魏晋陶潜Tao Qian咏荆轲赏析

燕丹善养士,志在报强嬴。招集百夫良,岁暮得荆卿。

燕丹善养士,志在报强嬴1

(报强嬴:向强大的秦国报仇。嬴:秦王嬴政。)

。招集百夫良2

(百夫良:上百个武夫中最雄俊的。)

,岁暮得荆卿。

燕国太子喜欢收养门客,目的是对秦国报仇雪恨。他到处招集有本领的人,这一年年底募得了荆卿。

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素骥鸣广陌,慷慨送我行。

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素骥鸣广陌3

(素骥鸣广陌:素骥:白马。广陌:大道。)

,慷慨送我行。

君子重义气为知己而死,荆轲仗剑就要辞别燕京。白色骏马在大路上鸣叫,众人意气激昂为他送行。

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饮饯易水上,四座列群英。

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4

(长缨:结冠的丝带。)

。饮饯易水上,四座列群英。

个个同仇敌忾怒发冲冠,勇猛之气似要冲断帽缨。易水边摆下盛大的别宴,在座的都是人中的精英。

渐离击悲筑,宋意唱高声。萧萧哀风逝,淡淡寒波生。

渐离击悲筑5

(筑:古代乐器。)

,宋意唱高声。萧萧哀风逝,淡淡寒波生。

高渐离击筑声慷慨悲壮,宋意唱歌歌声响遏行云。座席中吹过萧萧的哀风,水面上漾起淡淡的波纹。

商音更流涕,羽奏壮士惊。心知去不归,且有后世名。

商音更流涕6

(商音更流涕:商音:我国古代音乐的五声音阶分宫、商、角、征、羽五个音级,商音为五音之一。)

,羽7

(羽:五音中的羽音。)

奏壮士惊。心知去不归,且有后世名。

唱到商音听者无不流泪,奏到羽音荆轲格外惊心。他明知这一去不再回返,留下的姓名将万古长存。

登车何时顾,飞盖入秦庭。凌厉越万里,逶迤过千城。

登车何时顾,飞盖入秦庭8

(盖入秦庭:盖:车盖。)

。凌厉越万里,逶迤9

(逶迤:曲折婉转的样子。逶迤,粤:[威以wai1ji5/威而wai1yi4];普:[wēiyí]。)

过千城。

登车而去何曾有所眷顾,飞车直驰那秦国的官廷。勇往直前行程超过万里,曲折行进所经何止千城。

图穷事自至,豪主正怔营。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

图穷事自至,豪主正怔营10

(怔营:惶惧不安的样子。)

。惜哉剑术疏11

(疏:不精。)

,奇功遂不成。

翻完地图忽地现出匕首,秦王一见不由胆颤心惊。可惜呀!只可惜剑术欠佳,奇功伟绩终究未能完成。

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

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

荆轲其人虽然早已死去,他的精神永远激励后人。

赏析

鲁迅先生说:陶渊明除论客所佩服的悠然见南山之外,也还有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之类的金刚怒目式,在证明着他并非整天整夜的飘飘然(《题未定草七》,《鲁迅全集》第六卷)。《咏荆轲》就是陶渊明金刚怒目这一面的代表作。在陶渊明之前,西晋诗人左思的《咏史》八首其六也曾以荆轲刺秦的故事为题材,讚美他睥睨上层权贵的豪气,但写得比较简略。陶渊明这首诗则根据文献记载,较详细地歌咏荆轲刺秦的经过,但没有平均用力,而是着重突出了荆轲为了除暴慷慨赴死、义无反顾的英雄气概。全篇主要取易水送别的悲壮场面,辅以飞车入秦的过程交代,而刺秦失败几乎没有写,只是用两句惋惜奇功未成轻轻带过。所以从取材和结构就可以看出此诗的用意所在。

开头六句简洁交代荆轲刺秦的背景,着重突出荆轲壮举的正义性和豪侠意气:燕太子丹善于养士,这也是战国时期各国贵族公子共同的特点,但有些公子养士只是为了巩固自己的势力,有的公子甚至不懂得识别真正的士,所以陶渊明特别指出燕太子丹善于养士,是为了抵抗强大的秦国,挽救弱小的祖国,这就强调了他选拔豪杰的动机的正义性。然后再交代荆轲是从他招集的上百位壮士中挑选出来的。而荆轲也果然不负燕太子的期望,确是一位能为知己者死的豪士。而荆轲之所以可以称君子,也不是仅仅为了感激燕太子赏识的知遇之恩,而是因为燕太子丹真正懂得他愿为除掉暴君而牺牲生命的勇气,死知己三字既说明了荆轲的高尚品格,又点出这一壮举的悲剧下场的必然性,这就为以下的场面描写做好了铺垫。

全诗的场面描写以易水送别为主,飞车入秦为辅,采用正写和侧写两种手法突出荆轲的英雄气概。正面描写荆轲如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两句点出他明知赴死,而毫不畏惧的勇气;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两句以特写镜头着重夸张他怒发冲冠的猛气,按史记的描写,发尽上指冠原指送别的士,但诗人将它移到荆轲身上,便进一步渲染出荆轲面对死别的悲壮场面,誓死除暴的激烈壮怀;登车何时顾,飞盖入秦庭两句写他登车后不再回头,飞车直奔秦国,紧接着凌厉越万里,逶迤过千城两句,在史传就车而去,终已不顾的描写基础上,设想他入秦途中的情景,夸大了荆轲的车马飞越千城万里的遥远路途,如劲箭般直指秦庭的凌厉气势,都写得慷慨激昂、豪情万丈,将荆轲为完成壮举而义无反顾的气势渲染到极致。

以上的正面描写之所以特别感人,不仅仅在于对荆轲豪气的层层渲染,更在于侧面描写的成功。诗人突出了荆轲刺秦必死的结局,并使这种必然性充分体现在送别的场面描写中:如排列在大道上送别的群英都骑着白马,他们的慷慨意气伴随着白马的悲鸣,烘托出如同葬礼般的肃穆气氛;再加上高渐离击筑、宋意高歌的激烈,商音的悽楚和羽音的高昂,激发着壮士赴死义不容辞的悲壮情怀。而在史书记载中的《易水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在这首诗里则化为萧萧哀风和淡淡寒波的景物描写,不仅以其凄寒的景色烘托着人们悲凉的心境,更预示着壮士的生命将如这寒风逝水一般不再复返的结局,所有这些都从各个侧面烘托出荆轲的视死如归。因此在易水送别和飞车入秦的两个场面描写中插入心知去不归,且有后世名两句,便成为全诗的点睛之句。这两句在重复前面壮士死知己这层意思的基础上,又进一步点出荆轲和送行者们都很明白刺秦的后果:将以其生命取得后世不朽的英名。而这也正是陶渊明咏荆轲的立意所在。

在英雄飞车入秦的气势笼盖下,最后交代荆轲刺秦失败的结局,仅以惋惜其剑术不精两句简单带过,而突出了图穷匕首见时秦王被震慑的惊慌神态。这就使全诗的气势像一支强有力的飞箭,直到最后,仍然有穿透豪主惊魂的余劲。最后两句表达陶渊明对荆轲的嚮往,这千载之下犹能激发诗人壮怀的余情是甚么呢?正是前面两次提及的君子死知己心知去不归,且有后世名。联系陶渊明一生的思想来看,他年轻时也曾有过猛志逸四海的壮怀,后来不得已隐居,毕生所追求的仍然是不赖固穷节,百世当谁传,也就是说,无论是以建功立业,还是以君子固穷的节操留名后世,都是在追求人生永恒的精神价值。因此采菊东篱的静穆和荆轲的怒目金刚式的猛气在陶渊明的内心是一致的。而荆轲之所以令陶渊明特别嚮往,还在于他追求的奇功不是为了个人的立身扬名,而是为了替天下人刬除暴君的统治。由此可以看出陶渊明对除暴复仇的节义和壮志特别推崇。所以在这首诗里,荆轲的精神几乎化成了陶渊明自己的激情,全诗有一股一往无前的凌厉气势贯穿全篇,虽然有很多工整的对偶句,但因节奏紧迫、音调高亢,情绪激越,读来一泻如注,似乎能见到诗人自己的一腔热血喷涌而出。

作者/出处

陶潜

陶潜,生于东晋哀帝兴宁三年,卒于南朝宋文帝元嘉四年(三六五──四二七)。字渊明,一说名渊明,字元亮,晋亡(四一九)后更名潜,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曾祖陶侃是东晋大司马,曾平定苏峻之乱。其后家道中落,父亲早逝,家境贫困。陶潜早年有济世之志,曾先后出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建威参军和彭泽令。陶潜个性孤高,任彭泽令时,因不愿为五斗米向郡督邮折腰,决心辞官归隐、躬耕自给,终身不仕。死后友人私谥为靖节。

陶潜在我国文学史上有重要的地位。他的诗歌朴素自然、平淡超脱,一洗当时诗坛华而不实、雕饰堆砌的习气。他善于描写农事野趣和恬静闲适的生活,是后世田园诗人的楷模。他的辞赋也有很高的成就,欧阳修说: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辞》一篇而已,可谓推崇备至。有清陶树集注《靖节先生集》行世。

创作背景

荆轲是战国时卫国人。到燕国去,燕人称他为荆卿。燕太子丹在秦国作人质,逃回燕国,召募勇士要刺杀秦王。荆轲被荐。后选定时机,带燕国地图奉献秦王,图中暗藏匕首,以便行刺。临行时,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之上,既祖(祭祀路神)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征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羽声慷慨,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就车而去,终已不顾。荆轲至秦,因图穷而匕首见,未刺中秦王,被杀。(见《史记・刺客列传》)

本站内容来源于网络,若无意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发送邮件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