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罗贯中杨修之死赏析

操屯兵日久,欲要进兵,又被马超拒守;欲收兵回,又恐被蜀兵耻笑,心中犹豫不决。适庖官进鸡汤,操见碗中有鸡肋,因而有感于怀。正沈吟间,夏侯惇入帐,稟请夜间口号,操随口曰︰鸡肋,鸡肋。惇传令众官,都称鸡肋。

1

(操: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三国时代曹魏奠基者,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二十岁时,举孝廉为郎,后参与镇压黄巾军。其后董卓专权擅政,曹操与袁绍等人起兵讨伐。建安元年,迎献帝并迁都至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先后破吕布、袁术等地方割据势力,战袁绍于官渡,复远征乌桓,统一北方。建安十三年,曹操率军南下,于赤壁为孙刘联军所败。建安二十年,进爵封魏王,五年后病逝洛阳。)

屯兵日久2

(屯兵日久:曹操驻军斜谷之时甚久。建安二十四年,刘备麾下大将黄忠击杀曹军大将夏侯渊,夺取汉中。曹操亲率大军西征,然而屡次为刘备所败,一路退却,自阳平关退守至斜谷。)

,欲要进兵,又被马超3

(马超:字孟起,三国蜀汉大将。早年随父马腾征战。建安十六年,与韩遂等于凉州起兵反曹,战败而归。后为杨阜所逐,往汉中投奔张鲁。其时刘备率军入蜀(今四川地区),马超遂归顺其麾下,助其夺取益州。蜀汉建立后,累迁骠骑将军,领凉州牧,封斄乡侯。)

拒守;欲收兵回,又恐被蜀兵4

(蜀兵:指刘备的军队。时刘备占据荆、益二州,以成都为大本营。益州所在,即为蜀地。)

耻笑,心中犹豫不决。适庖官5

(庖官:掌管厨房,主理饮食的人员。庖:厨房。庖,粤:[咆paau4];普:[pɑ́o]。)

进鸡汤,操见碗中有鸡肋6

(鸡肋:鸡的肋骨。肋,粤:[勒lak9];普:[lèi]。)

,因而有感于怀。正沈吟7

(沈吟:低声自言自语,表示犹豫不决。)

间,夏侯惇8

(夏侯惇:曹操的麾下大将。东汉末年曹操起兵之时,夏侯惇便跟随左右。惇,粤:[敦deon1];普:[dūn]。)

入帐,稟请夜间口号9

(口号:军中通行之口令、口头暗号。)

,操随口曰:鸡肋,鸡肋。惇传令众官,都称鸡肋。

行军主簿杨修见传鸡肋二字,便教随行军士,各收拾行装,准备归程。有人报知夏侯惇,惇大惊,遂请杨修至帐中,问曰︰公何收拾行装?修曰︰以今夜号令,便知魏王不日将退兵归也。鸡肋者,食之无肉,弃之有味。今进不能胜,退恐人笑,在此无益,不如早归。来日魏王必班师矣,故先收拾行装,免得临时慌乱。夏侯惇曰︰公真知魏王肺腑也。遂亦收拾行装,于是寨中诸将,无不准备归计。

行军主簿10

(行军主簿:随军的主簿。主簿:主管文书事务的官员。)

杨修11

(杨修:字德祖,弘农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巿东)人,袁术外甥,太尉杨彪之子。为人好学有才,献帝建安年间举孝廉出身,后担任曹操的主簿。)

见传鸡肋二字,便教随行军士,各收拾行装,准备归程。有人报知夏侯惇,惇大惊,遂请杨修至帐中,问曰:公何收拾行装?修曰:以今夜号令,便知魏王不日将退兵归也。鸡肋者,食之无肉,弃之有味。今进不能胜,退恐人笑,在此无益,不如早归。来日魏王必班师矣,故先收拾行装,免得临时慌乱。夏侯惇曰:公真知魏王肺腑也12

(肺腑也:肺腑:比喻内心。)

。遂亦收拾行装,于是寨中诸将,无不准备归计。

当夜曹操心乱,不能稳睡,遂手提钢斧,遶寨私行。只见夏侯惇寨内军士,各准备行装。操大惊,急回帐召惇问其故。惇曰︰主簿杨德祖,先知大王欲归之意。操唤杨修问之,修以鸡肋之意对。操大怒曰︰汝怎敢造言乱我军心!喝刀斧手推出斩之,将首级号令于辕门外。

当夜曹操心乱,不能稳睡,遂手提钢斧,遶寨私行13

(遶寨私行:绕着营寨,独自悄然巡行。遶:同绕。)

。只见夏侯惇寨内军士,各准备行装。操大惊,急回帐召惇问其故。惇曰:主簿杨德祖,先知大王欲归之意。操唤杨修问之,修以鸡肋之意对。操大怒曰:汝怎敢造言乱我军心!喝刀斧手推出斩之,将首级号令于辕门外14

(号令于辕门外:号令:将犯人行刑以示众。辕门:领兵将帅的营门。古代行军时常以车辕相向交叉为门。)

原来杨修为人,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操尝造花园一所,造成,操往观之,不置褒贬,只取笔于门上书一活字而去,人皆不晓其意。修曰︰门内添活字,乃阔字也,丞相嫌园门阔耳。于是再筑墙围,改造停当,又请操观之。操大喜,问曰︰谁知吾意?左右曰︰杨修也。操虽称美,心甚忌之。

原来杨修为人,恃才放旷15

(恃才放旷:倚仗着自己的才能而不知约束检点。)

,数16

(数:屡次。数,粤:[朔sok8];普:[shuò]。)

犯曹操之忌。操尝造花园一所,造成,操往观之,不置褒贬,只取笔于门上书一活字而去,人皆不晓其意。修曰:门内添活字,乃阔字也,丞相嫌园门阔耳。于是再筑墙围,改造停当17

(停当:妥贴、妥当。)

,又请操观之。操大喜,问曰:谁知吾意?左右曰:杨修也。操虽称美,心甚忌之。

又一日,塞北送酥一盒至,操自写一合酥三字于盒上,置之案头。修入见之,竟取匙与众分食讫。操问其故,修答曰︰盒上明书一人一口酥,岂敢违丞相之命乎?操虽喜而笑,心恶之。

又一日,塞北送酥18

(塞北送酥:塞北:指长城以北,亦泛指我国北边地区。酥:即酪,用牛奶或羊奶制成的食物。)

一盒至,操自写一合酥三字于盒上,置之案头。修入见之,竟取匙与众分食讫19

(讫:完毕。)

。操问其故,修答曰:盒上明书一人一口酥,岂敢违丞相之命乎?操虽喜而笑,心恶之。

操恐人暗中谋害己身,常吩咐左右︰吾梦中好杀人,凡吾睡着,汝等切勿近前。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一近侍慌取覆盖,操跃起拔剑斩之,复上牀睡,半晌而起,佯惊问︰何人杀吾近侍?众以实对,操痛哭,命厚葬之。人皆以为操果梦中杀人,惟修知其意,临葬时指而歎曰︰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操闻而越恶之。

操恐人暗中谋害己身,常吩咐左右:吾梦中好杀人,凡吾睡着,汝等切勿近前。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一近侍慌取覆盖,操跃起拔剑斩之,复上牀睡,半晌20

(半晌:半天。晌,粤:[响hoenɡ2];普:[shɑ̌nɡ]。)

而起,佯21

(佯:假装。佯,粤:[羊joenɡ4];普:[yɑ́nɡ]。)

惊问:何人杀吾近侍?众以实对,操痛哭,命厚葬之。人皆以为操果梦中杀人,惟修知其意,临葬时指而歎曰: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操闻而越恶之。

操第三子曹植,爱修之才,常邀修谈论,终夜不息。操与众商议,欲立植为世子,曹丕知之,密请朝歌长吴质入内府商议。因恐有人知觉,乃用大簏藏吴质于中,只说是绢疋在内,载入府中。修知其事,逕来告操,操令人于丕府门伺察之。丕慌告吴质,质曰︰无忧也,明日用大簏装绢,再入以惑之。丕如其言,以大簏载绢入,使者搜看簏中,果绢也,回报曹操,操因疑修谮害曹丕,越恶之。

操第三子曹植22

(曹植:字子建。文采出众,早年颇得曹操欢心,曹操曾有意立其为太子。然而曹植为人率性,又常好酒误事,因而失宠。曹丕即帝位后,对曹植诸多提防,最终封于陈郡,四十一岁即郁郁而终,后人多称陈王。)

,爱修之才,常邀修谈论,终夜不息。操与众商议,欲立植为世子,曹丕23

(曹丕:字子桓。献帝延康元年,曹丕篡汉自立,为魏皇帝,改元黄初。他在诗、赋、文方面皆有成就,还着有文学评论《典论‧论文》,与曹操、曹植合称三曹。)

知之,密请朝歌长吴质入内府商议24

(密请朝歌长吴质入内府商议:秘密地请朝歌县长吴质来到府中商议。朝歌长:朝歌县县长。吴质:因文才而得曹丕器重,为其挚友。内府:王室府邸,此指曹丕府邸。朝,粤:[招ziu1];普:[zhɑ̄o]。)

。因恐有人知觉,乃用大簏25

(簏:用竹编成的箱子。簏,粤:[碌luk7];普:[lù]。)

藏吴质于中,只说是绢疋在内,载入府中。修知其事,逕26

(逕:直接。)

来告操,操令人于丕府门伺察之。丕慌告吴质,质曰:无忧也,明日用大簏装绢,再入以惑之。丕如其言,以大簏载绢入,使者搜看簏中,果绢也,回报曹操,操因疑修谮害27

(谮害:进谗言伤害。谮,粤:[浸zam3];普:[zèn]。)

曹丕,越恶之。

操欲试曹丕、曹植之才干,一日令各出邺城门,却密使人吩咐门吏,令勿放出。曹丕先至,门吏阻之,丕只得退回。植闻之,问计于修,修曰︰君奉王命而出,如有阻当者,竟斩之可也。植然其言。及至门,门吏阻住。植叱曰︰吾奉王命,谁敢阻当!立斩之。于是曹操以植为能。后有人告操曰︰此乃杨修之所教也。操大怒,因此亦不喜植。

操欲试曹丕、曹植之才干,一日令各出邺28

(邺:地名,故城约在今河北省临漳县境内。曹操曾获封于此,魏国建立后,以邺城为五都之一。邺,粤[业jip9];普:[yè]。)

城门,却密使人吩咐门吏,令勿放出。曹丕先至,门吏阻之,丕只得退回。植闻之,问计于修,修曰:君奉王命而出,如有阻当者,竟29

(竟:全。)

斩之可也。植然其言30

(植然其言:曹植赞同他的话。然:赞同,作动词用。)

。及至门,门吏阻住。植叱曰:吾奉王命,谁敢阻当!立斩之。于是曹操以植为能31

(于是曹操以植为能:于是曹操认为曹植有才能。)

。后有人告操曰:此乃杨修之所教也。操大怒,因此亦不喜植。

修又尝为曹植作答教十余条,但操有问,植即依条答之。操每以军国之事问植,植对答如流,操心中甚疑。后曹丕暗买植左右,偷答教来告操,操见了,大怒曰︰匹夫安敢欺我耶!此时已有杀修之心,今乃借惑乱军心之罪杀之。

修又尝为曹植作答教32

(答教:预先准备用来回答问题的答案。)

十余条,但33

(但:只要。)

操有问,植即依条答之。操每以军国之事问植,植对答如流,操心中甚疑。后曹丕暗买植左右,偷答教来告操,操见了,大怒曰:匹夫安敢欺我耶!此时已有杀修之心,今乃借惑乱军心之罪杀之。

赏析

本文首先以鸡肋事件写杨修被曹操处死,然后倒敍造花园、一合酥、梦中杀人、藏吴质、试才和答教六件事,说明杨修被杀的因由。原来杨修为人虽然聪明过人,但恃才放旷,锋芒太露,于是令曹操不悦并心生顾忌,因而最终被杀。

开首三段先记述鸡肋事件,制造悬疑。曹操屯兵斜谷,进退两难而有意撤军,夜间有感而发,乃以鸡肋为暗号。行军主簿杨修由此猜中他的心意,于是教军士预先收拾行装,曹操知道后即以惑乱军心为由,下令把他推出营寨斩首,并将其首级悬挂于辕门外示众。在第四段开始,作者通过倒敍,道出杨修被斩的前因。文中点出原来杨修为人,恃才放旷,屡次触怒曹操,因而种下被杀的祸根。作者通过以下六件事,一步步讲述杨修如何使曹操心生杀意:造花园一事,杨修猜中曹操在门上写上活字的意思,曹操心甚忌之;一合酥一事,曹操心恶之;到梦中杀人事件,杨修揭穿他假装梦中杀其近侍,再加上藏吴质一事,曹操怀疑杨修进谗言中伤曹丕而越恶之;到试才时,杨修授曹植出城门之计,其后又为曹植准备答教,预先教他如何回答曹操的问题,曹操得悉后都大怒。这六件事,虽无明确的发生时间,却是相关连的。从解谜小事,到立储之争,曹操对杨修的憎恶情绪越来越强烈,故事情节层层递进,由小及大,引人入胜。末段此时已有杀修之心一句,更明言答教一事之后,曹操已有杀杨修之意。

作者善于塑造人物,明写杨修,实写曹操。本文标题为杨修之死,作者通过鸡肋、造花园、一合酥、梦中杀人、藏吴质、试才和答教七件事塑造出杨修恃才放旷的形象,同时也借杨修反映出曹操对身边的人的顾忌。作者所选材料,事事皆与曹操相关,事事皆谈曹操反应,尤其是梦中杀人一事,根本是以描写曹操为主。故本篇是借杨修的言行,从侧面描写曹操。无论如何,本文不论是对杨修为人的塑造,还是对曹操性格的描写,都十分立体,尤其是两个人物在情节上互为影响,更能凸显作者塑造人物的纯熟手腕。

本文工于剪裁史料,并能将众多事情巧妙贯通。作者所记述的七件事,历史中有明确记载的,仅有鸡肋一事,且杨修亦非因此事被杀。但将这七件事放在杨修身上,却合情合理。造花园与一合酥二事,近似文字游戏,作者让杨修成为解谜者,以凸显其才智。事实上,杨修确有才华,早年亦曾令曹操歎服。《世说新语‧捷悟》曾记载杨修破解黄绢幼妇,外孙齑臼的谜题,故安排杨修解谜的情节,并无不合适之处。梦中杀人一事以曹操为主角,呈现其多疑而残忍的本性。藏吴质、试才和答教三件事,反映出曹丕与曹植争夺储君之位的过程。其时杨修为曹植亲信,为之出谋策划,争宠于曹操。根据史实,无论是曹丕或是曹植一派,均有不择手段之举,作者独写杨修如何行事败露,如此剪裁,一是衔接杨修之死,记其触怒曹操的经过;二是预示杨修与曹植以失败告终之必然性。

本文以人物对话主导情节,人物个性活灵活现。所记七件事,几乎都以对话为主。如梦中杀人一事,杨修所言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语带双关,暗示曹操非在梦中,实有意为之,堪称点睛之笔。又如杨修解释鸡肋之意,在《三国志》中,裴松之注引晋司马彪《九州春秋》:夫鸡肋,弃之如可惜,食之无所得,以比汉中,知王欲还也。作者则改写为:以今夜号令,便知魏王不日将退兵归也。鸡肋者,食之无肉,弃之有味。今进不能胜,退恐人笑,在此无益,不如早归。来日魏王必班师矣,故先收拾行装,免得临时慌乱。作者的改写,比史书所载,更能点破曹操恐为人笑的心理,塑造出其个性,同时语言亦更浅白,符合小说的特性。

总括而言,本文虽为《三国演义》其中一回之节录,但情节丰富,结构完整。当中章法伏笔的安排、人物性格的描绘、语言对话的运用等,都精妙绝伦。

作者/出处

罗贯中

罗贯中,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太原(今山西太原)人,一说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生当元末乱世,确年不详。为人性情孤介,平生事蹟传说甚多:一说他遭时多故,南北飘流,不知其所终;一说他曾入义军张士诚幕;又有人说他是有志图王者。有关罗贯中的生平资料,保存下来的很少。从他的创作中,可看出他对当时社会及政治状况的不满,因而主张施仁政、行王道,嚮往一种以纲常名教为支柱的统一、安定局面。着作除《三国志演义》最为有名外,尚有《残唐五代史演义》、《平妖传》等小说,杂剧则有《龙虎风云会》。

创作背景

《三国演义》属于明清流行的章回体小说。此类小说是由宋元时期市井艺人的讲史话本演变而来。当时习惯将一大段历史故事拆分为若干部分,分别讲述,每一回讲述均承上啓下。后来将说话转换成文字,便成了章回体小说。如今我们仍能在一些章回体小说中看见话说一词,这正是市井艺人讲述历史故事时的常用语,足见其中之继承关系。在格式上,章回体小说每一回皆有一回目,且对仗工整,像本文的回目诸葛亮智取汉中曹阿瞒兵退斜谷。

罗贯中参考晋陈寿《三国志》与南朝宋裴松《三国志》注解,以及各种汉末三国史料、民间传说等,将之融会贯通,造就虚实结合的故事情节,故清代史学家章学诚曾云:《三国演义》乃七实三虚,惑乱观者。七分实而三分虚,也成为了我们今天对《三国演义》真实性的大致评价。

《三国演义》共一百二十回,约六十四万字,最早于明嘉靖元年刊刻,该本称作嘉靖本。至清康熙时,毛纶、毛宗岗父子对嘉靖本的回目、文辞和诗文等处作了修改,而成毛本。在内容上,两个版本相距不大。全书自第一回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到第一百二十回荐杜预老将献新谋降孙皓三分归一统,讲述了汉末黄巾之乱到三国归晋,将近一百年的历史故事,出场人物超过千人。本文截取自第七十二回诸葛亮智取汉中曹阿瞒兵退斜谷。

本站内容来源于网络,若无意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发送邮件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