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柳永望海潮赏析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东南形胜1

(形胜:地理重要、风景优美的区域。)

,三吴都会2

(三吴都会:江吴都会: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位于钱塘江北岸,旧属吴国,隋唐时钱塘为杭州治所,五代时又是吴越首都,所以称江吴都会。都会,人口、货物集中的都市。江吴,一作三吴,古有吴郡、吴兴郡、会稽郡,皆属于吴国,故称三吴。)

,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3

(烟柳画桥:柳色如烟,彩桥似画。)

,风帘翠幕4

(风帘翠幕:挡风的帘子,翠色的帷幕。)

,参差十万人家5

(参差十万人家:这里形容亭台楼阁高低不齐的样子。)

。云树绕堤沙6

(云树绕堤沙:茂密如云的树木环绕着钱塘江边的防汛大堤。)

,怒涛卷霜雪7

(霜雪:这里比喻白色的浪花。)

,天堑8

(天堑:天然的险阻。这里指钱塘江。堑,壕沟。)

无涯。市列珠玑9

(珠玑:这里泛指珠宝之类的珍品。玑,不圆的珠子。)

,户盈罗绮10

(罗绮:罗,质地轻软、经纬组织显椒眼纹的丝织品。绮,彩色的丝绸。)

,竞豪奢11

(竞豪奢:比豪华,赌阔气。)

钱塘江畔的杭州,东南重镇,繁华的古都。座座小桥雕着彩画,成行的杨柳含烟惹雾。风儿吹拂着竹帘翠幕,居佳着人家十万户。江涛捲起雪白浪花,云树环绕江边沙路,钱塘天险,雄视天涯。街市上琳琅满目,家家户户竞比豪华。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重湖叠巘清嘉12

(重湖叠巘清嘉:重湖,西湖以白堤为界,分作外湖和里湖,因而称重湖。叠巘,重叠的山峰。清嘉,清秀佳丽。巘,粤:[縯jin5];普:[yǎn]。)

,有三秋桂子13

(三秋桂子:三秋,这里指秋季的第三个月,即农历九月。桂子,桂花。)

,十里荷花。羌管弄晴14

(羌管弄晴:晴天吹奏笛子。羌管,笛子,相传笛子最初产于羌地。弄,这里指吹奏。)

,菱歌泛夜15

(菱歌泛夜:采菱夜归的船上歌声飘荡。菱,即菱角,一种水生草木植物。泛,漂浮。)

,嬉嬉钓叟莲娃16

(嬉嬉钓叟莲娃:嬉嬉,玩乐尽兴的样子。钓叟,钓鱼的老翁。莲娃,采莲的少女。)

。千骑拥高牙17

(千骑拥高牙:千骑,宋代的州郡长官兼管军事,言其拥有千骑。牙,牙旗,竿上饰以象牙的旗帜,是将军的专用旗。)

,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18

(烟霞:指山水胜景。)

。异日图19

(图:描绘,作动词。)

将好景,归去凤池20

(凤池:凤凰池。本是皇帝禁苑中的池沼;中书省地处禁近,又掌握政治机要,因而以凤凰池作为它的代称。这里的凤池泛指朝廷。)

夸。

湖光山色翠绿中,深秋桂子飘香,仲夏十里荷花。乐曲在晴空回荡,老翁垂钓,姑娘采莲,夜泛菱舟意趣佳。旌旗簇拥着将军,乘醉吟赏山水烟霞。日后荣升进京城,请人画出杭州风光,向同僚们炫夸。

赏析

一、这首词描绘了钱塘胜地的秀丽风光和都市生活的繁荣景象,抒发了作者对自然、对人生的热爱之情。作品大笔开阖,舒卷自如,辞采繁丽,音律激越。它以词体反映都市生活,据罗大经《鹤林玉露》载:此词流播,金主亮闻歌,欣然有慕于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遂起投鞭渡江之志。事虽不一定可靠,却足见其在词史上地位及影响。

二、这首词的铺叙特点如下:

1. 概括与具体的结合。概括如对钱塘胜景的总叙,具体如对繁华市容、富庶生活、壮美江景、佳丽西湖的描绘。二者的结合,使得作品虚实相间而又重点突出。

2. 单句与偶句的结合。全篇以偶句为主,同时杂以单句。二者的结合,则使作品参差错落而又气脉连贯。

3. 写钱塘江时,用色彩浓烈、有气势的语言: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句子较短,音调急促,把潮水雷霆万钧不可阻挡之势表现出来。至描画西湖时,却又另用烟柳、荷花、莲娃等优美的词语,节奏舒缓和平,塑造出西湖美丽清幽的境界。

作者/出处

柳永

柳永,生卒年不详,约生活于宋太宗雍熙四年至宋仁宗皇祐五年(九八七?──一〇五三?)间。字耆卿。原名三变,崇安(今福建崇安)人。屡试不中,长期与乐工歌女交往,过其偎红倚翠风流自赏的生活。仁宗景祐元年(一〇三四)进士,任官陆州团练使推官,官至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晚景落魄,死后家无余财,由歌妓合资殓葬。

柳永是北宋著名词人,精音律之余,晓通俗文艺,创作了很多慢词长调。柳词题材广泛,而以抒写羁旅行役和男女爱情的作品为人所称赏,那些咏讚山河壮丽、描写都市风光的作品也受到推崇。柳词广受欢迎,当时有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的讚语。传世有《乐章集》。

创作背景

望海潮是词调名,首见于柳永的《乐章集》。

宋真宗咸平(九九八──一〇〇四)末至景德(一〇〇四──一〇〇八)初,柳永的布衣之交孙何出任两浙转运使。由于门禁森严,二人无法会见。传说柳永于中秋之夜,请歌妓楚楚在孙何面前演唱了自己的这首词,孙何听后亲迎柳永入内。

本站内容来源于网络,若无意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发送邮件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