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周邦彦苏幕遮・般涉赏析

燎沈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燎沈香1

(燎沈香:燎,烧、焚。沈香,又名沈水香,一种浓香扑鼻的香料。燎,粤:[聊liu4];普:[liáo]。)

,消溽暑2

(溽暑:潮湿而闷热的暑气。溽,粤:[欲juk9];普:[rù]。)

。鸟雀呼晴3

(鸟雀呼晴:呼晴,呼唤天晴。传说鸟鸣可占晴雨。)

,侵晓窥檐语4

(侵晓窥檐语:侵晓,天刚亮时。窥檐语,形容雀鸟在屋檐边张望、鸣叫的神态。檐,粤:[严jim4];普:[yán]。)

。叶上初阳干宿雨5

(宿雨:昨夜的雨。)

、水面清圆6

(清圆:指浮在水面、清润而圆的荷叶。)

,一一风荷举。 

点燃沈香,消解闷热潮湿的暑气。天刚拂晓,鸟雀就在屋檐边探头探脑,欢呼着雨住天晴。刚升起的太阳,晒干了叶上残留的雨滴。水面上荷叶清润宽圆,一朵朵的荷花在晨风吹拂下,亭亭玉立。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7

(家住吴门:吴门,苏州(今江苏吴县)的别称。作者为浙江钱塘人,钱塘原属吴郡,故称家住吴门。)

,久作长安旅8

(久作长安旅:长安,今陕西西安,汉、唐京城,这里借指北宋京城汴京。旅,客。)

。五月渔郎9

(渔郎:指少时与作者一起打渔的伙伴。)

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10

(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楫,即船桨。芙蓉浦,即荷花塘。二句谓作者梦回故乡,划船进入荷花盛放的湖塘。楫,粤:[接dzip8];普:[jí]。)

故乡遥远,甚么时候才能够回去呢?家本在江南钱塘,却长期羁留在京师汴梁。仲夏五月一起游湖的渔郎啊!还记得我吗?我总是在梦中摇着小船,驶近开满荷花的池塘。

赏析

一、这首词写雨后初晴的仲夏景色与久客异乡的思乡情绪。是作者在京中生活,回想家乡景物的作品。内容从眼前的荷花,说到梦见故乡的荷花,使前后段很自然地联系起来。描写荷花,把它放在初升的太阳下,又正经过宿雨的清洗,并写出它在风中飘举,用字极精鍊。全词因情生景,由景而生情,最后再以远景作结。构思精巧,针线严密,情绪切挚而无伤感之气,具有一种明快的格调。

二、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三句把荷叶翠绿,圆圆分布水面,晨风吹拂下,荷花挺立,摇曳生姿的景象描写得清新脱俗,不落俗套。且这三句并不是脱离全词而独立的。宿雨两字与上文的鸟雀呼晴相配合,暗示时间不断过去,这不再是侵晓的时分了。这三句描写荷花的句语亦与下文的乡愁有关。这荷塘的景象跟作者印象中的家乡十分类似。故教作者想起从前的友人来,而梦入芙蓉浦一句亦由此三句引伸。

作者/出处

周邦彦

周邦彦,生于宋仁宗嘉祐元年,卒于宋徽宗宣和三年(一〇五六──一一二一)。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博学多才,精通音律。宋神宗元丰(一〇七八──一〇八五)中,因献《汴都赋》而被擢拔为太学正,历任溧水知县、校书郎,宗正少卿兼议礼局检讨。宋徽宗时置大晟府,被召为大提举,其后任顺昌知府,徙处州。

周邦彦是北宋词学的集大成者,其词格律严密,开南宋姜夔、张炎一派词风,对后世词学影响深远。周邦彦长于长调,语句工丽,风格典雅,内容以抒发羁旅和相思之情为主。有《片玉集》。

创作背景

周邦彦《苏幕遮・般涉》选自《全宋词》。

《苏幕遮》,词牌名,本为唐玄宗时教坊曲名,来自西域。《新唐书‧宋务光传》载吕元泰上唐中宗书曰:比见坊邑相率为浑脱队,骏马胡服,名曰苏莫遮。浑脱是舞名,浑脱队即歌舞队,可见《苏幕遮》原是胡人舞曲,而此曲早在玄宗前已流传我国,后衍为长短句。敦煌曲子词中有《苏莫遮》,双调六十二字,宋人即沿用此体。周邦彦填此词时,已久居京师,当大晟乐正。本词写作者眼见夏日景物,勾起思乡之情,随又忆起故交,梦游荷塘。全词格调清新,构思巧妙,是词林佳作。

本站内容来源于网络,若无意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发送邮件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