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孟子》庄暴见孟子章赏析

庄暴见孟子曰︰暴见于王,王语暴以好乐,暴未有以对也。曰︰好乐何如﹖孟子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庄暴1

(庄暴:齐国大臣,即下文提及的庄子。)

见孟子曰:暴见于王2

(暴见于王:庄暴朝见齐王或被齐王召见。见,粤:[现jin6];普:[xiàn]。)

,王语3

(语:告诉,使知道。语,粤:[预jyu6];普:[yù]。)

暴以好乐4

(好乐:爱好音乐。好,粤:[耗hou3];普:[hào]。)

,暴未有以对5

(未有以对:没有话可以用来回答,即不知怎样应对。)

也。曰:好乐何如﹖孟子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6

(庶几:差不多。这里指差不多治理好了,有希望了。)

乎﹖

庄暴往见孟子,说:我被大王召见,大王告诉我自己爱好音乐,我不知怎样应对。接着又问:爱好音乐又怎么样呢?孟子说:大王非常爱好音乐的话,那么齐国就差不多治理好了。

他日,见于王曰︰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王变乎色曰︰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今之乐,由古之乐也。曰︰可得闻与﹖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人。曰︰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众。

他日,见于王曰:王尝7

(尝:曾经。)

语庄子以好乐,有诸8

(有诸:有这样的事吗?诸,之乎的合音,代词兼助语词。)

﹖王变乎色9

(变乎色:变了脸色。色,脸色。)

曰: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10

(先王之乐:古代贤王制作的音乐,即用以教化的雅乐。先王,一般特指尧、舜、禹、汤、文、武几个古代有名的帝王。)

也,直11

(直:不过、仅仅。)

好世俗之乐耳12

(耳:表示限制的语气词,相当于而已、罢了。)

。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今之乐,由13

(由:同犹,犹如,等同。)

古之乐也。曰:可得闻与14

(与:同欤,疑问语气助词,相当于吗。)

﹖曰:独乐乐15

(独乐乐:独自一人欣赏音乐快乐。前一个乐指欣赏音乐,名词。后一个乐,指快乐,作动词用。以下几句类似的句子意思相同。前一个乐 粤:[岳ngok9];普:[yuè]。后一个乐,粤:[落lok9];普:[lè]。)

,与人乐乐,孰乐16

(孰乐:哪一种更快乐?孰,哪个,代词,代指人或事物。)

﹖曰:不若与人。曰: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众。

几天后,孟子晋见齐王时说:大王曾经对庄子说爱好音乐,有这回事吗?齐王变了脸色,说:我并不是喜好古代贤王的雅乐,只不过是喜好当今世俗流行的音乐罢了。孟子说:大王如果很喜爱音乐,那么齐国就差不多治理好了。现今的世俗音乐,也等同古代的雅乐。齐王说:可以说给我听听吗?孟子说:独自一人欣赏音乐快乐,与其他人一起欣赏音乐也快乐,哪一种更快乐?齐王说:不如与其他人一起快乐。孟子说:与少数人欣赏音乐快乐,与众多人一起欣赏音乐也快乐,哪一种更快乐?齐王说:不如与众多人一起快乐。

臣请为王言乐︰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籥之音,举疾首蹙頞而相告,曰︰吾王之好鼓乐,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今王田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疾首蹙頞而相告曰︰吾王之好田猎,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此无他,不与民同乐也。

臣请为王言乐: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籥之音17

(钟鼓之声、管籥之音:这里泛指音乐。钟、鼓,古代礼乐的主要乐器。管、籥,两种管乐器,前者跟笛子相似,后者似是排箫的前身。籥,粤:[若joek9];普:[yuè]。)

,举18

(举:皆、都。)

疾首蹙頞19

(疾首蹙頞:形容心里非常怨恨和讨厌。疾首,头痛。蹙頞,皱眉头。頞,鼻梁。頞,粤:[压aat8];普:[è]。)

而相告,曰:吾王之好鼓乐,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20

(极也:极:极端,极致。)

﹖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今王田猎21

(田猎:在野外打猎。在春秋战国时代,这是一项带有军事训练性质的活动。)

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22

(羽旄:古代常以鸟羽和牦牛尾为旗饰,因此以羽旄为旌旗的代称。这里是指君主出猎时的仪仗旌旗。旄,粤:[毛mou4];普:[máo]。)

之美,举疾首蹙頞而相告曰:吾王之好田猎,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此无他,不与民同乐也。

请让我给大王讲讲快乐这回事:假如现在大王在这里奏乐,百姓听到大王鸣钟击鼓、吹箫奏笛的音乐声,都愁眉苦脸地互相诉苦説:我们大王喜好音乐,但为甚么要使我们陷入这种困境呢?父亲和儿子不能相见,兄弟和妻儿分离流散。假如现在大王在这里围猎,百姓听到大王车马的喧嚣声音,看到华丽的仪仗旌旗,都愁眉苦脸地互相诉苦説:我们大王喜好围猎,为甚么要使我们陷入这种困境呢,父亲和儿子不能相见,兄弟和妻儿分离流散。这没有别的缘故,是由于没有与民众共同快乐。

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籥之音,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今王田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田猎也﹖此无他,与民同乐也。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

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籥之音,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今王田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田猎也﹖此无他,与民同乐也。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23

(王:称王,作动词用,指统治者以仁德统治天下。王,粤:[旺wong6];普:[wàng]。)

矣。

假如现在大王在这里奏乐,百姓听到大王鸣钟击鼓、吹箫奏笛的音乐声,都高兴地眉开眼笑互相转告:我们大王大概没有疾病吧,要不怎么能奏乐呢?假如现在大王在这里围猎,百姓听到大王车马的喧嚣声音,看到华丽的仪仗旌旗,都高兴地眉开眼笑互相转告:我们大王大概没有疾病吧,要不怎么能围猎呢?这没有别的缘故,是由于与民众共同快乐。现在大王能够与百姓同乐,就可以称王统治天下了。

赏析

孟子是孔子之后的儒家思想主要发扬者。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但后世只能在《论语》的片言只语记录中看到一些端倪。孟子留下的《孟子》七篇则较有系统地具体谈到如何在自身的修养和政治上发扬仁的思想。孟子除着重自身的修养,更希望在政治上推行儒家的主张,使天下大治。孟子曾周游列国去宣扬仁政、王道,是他学说中的核心思想。他到过齐、宋、鲁、滕、梁等国,见过梁惠王、齐宣王等君主。当时各国诸侯忙于富国强兵和攻城略地,虽然对孟子十分礼遇,却都认为他的主张迂阔而不切实际,纷纷拒绝了他。

《庄暴见孟子章》节选自《孟子‧梁惠王章句下》,集中谈治国之道,其中提出了与民同乐就是仁政的一种表现。

篇章开头写了一段庄暴与孟子的对话,可以说是一个引子。庄暴是齐国的大臣,他告诉孟子,有一天他晋见齐王时,齐王告诉他自己喜欢音乐,当时他不懂得怎样回答。他就问孟子:齐王喜欢音乐,那又怎样呢?孟子就说:如果齐王真的很喜欢音乐,那齐国就差不多了。这个差不多的意思,是指齐国差不多可以治理好了。不过孟子在这里没有再解释齐王好乐和齐国大治有甚么关系。

笔锋一转,进入第二部分,写孟子自己晋见齐王,与齐王的一场对话。这场对话有三层的发展。最初孟子问齐王:听说您告诉庄暴自己喜欢音乐,有这样的事吗?这里写了齐王一个很有趣的反应:王变乎色,曰︰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他对孟子说,自己喜欢的不是先王的典雅之乐,只是世俗的流行乐曲吧了。齐王为甚么脸色也变了?有人认为他为自己只喜欢世俗之乐感到尴尬,也有人认为他是懊恼庄暴把自己好乐之事告诉孟子;总之齐王并不想孟子以好乐作话题。我们先看看先王之乐是甚么。《礼记‧乐记》说: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是故先王慎所以感之者。又说:是故先王之制礼乐,⋯⋯礼节民心,乐和民声,政以行之,刑以防之。礼乐刑政,四达而不悖,则王道备矣。古代君主认为音乐既发自人的内心所感,能陶冶人的性情,因此加以重视。先王制订礼、乐,是作为道德教化的工具;与刑、政一样,都是管治的不同手法。在此先王之乐代表了孟子所宣扬的先王之道,也就是行仁政、王道。

齐王明知孟子一直宣扬的是仁政,自己的取向是与他不同的,因此先阻挡他的游说之路,说自己喜欢的并不是先王之乐。齐王心中早已对孟子的伟大理论有了戒心,如果孟子在此时向齐王论说一番先王之乐怎样比世俗之乐好,再引申到先王之道,齐王必定听不入耳。这里孟子有很聪明的做法。他能把握齐王的心理,避免直接推销先王之道,只是顺应齐王所提的好乐,以音乐爱好与治理国家扣连起来。他告诉齐王,只要他真的喜欢音乐,齐国就可治理好了,这不在乎他喜欢甚么音乐,现今的音乐和古代的音乐都是一样的。他这番话果然消除了齐王的戒心,更引起了他的兴趣,主动说出:可得闻与?由此转入第二层的引导式对答。

孟子接着用了两个对比情况来询问齐王:到底独自欣赏音乐快乐,还是与人一起欣赏音乐快乐?和少数人欣赏音乐快乐,还是与众多人一起欣赏音乐快乐?齐王同意独乐不如与人同乐,与少数人同乐不如与众同乐。孟子在这里做了一个诱导式铺垫,令齐王先自行说出与众同乐是好事,便更易接受他以下要说的道理了。

对话第三层以臣请为王言乐一句开始。这里孟子用了很多篇幅去解说,但他并没有以讲道理的方式去谈,甚至所说的并不是音乐的本身。他描绘了几个情境,指出在不同情况下,齐王的音乐和畋猎活动在老百姓心中可能引起的不同感受。第一个情况是:百姓看到国君作乐,全都头痛皱眉地埋怨他只顾自己享乐,百姓却在痛苦之中,骨肉离散。孟子的解释是:此无他,不与民同乐也。第二个情况是:百姓看到国君作乐,全都面有喜色地互相转告,为国君身体健康而高兴。孟子的解释是:此无他,与民同乐也。最后孟子回应前面并作结论: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指齐王既然愿意与百姓同乐,就可以治理好天下了。

孟子要齐王实行的与民同乐,当然不是与百姓一同欣赏音乐这么简单,而是要实行使百姓安居乐业的措施,也就是他一直推销的仁政。孟子在这里没有讲枯燥的大道理,而是先诱导齐王自己说出与众同乐是好事,再以两幅形象生动而又截然不同的画面作对比,揭示是否与民同乐的不同政治效果。这样的论说,使齐王易于明白,也更容易接受。孟子在游说各国君主的过程中,经常使用这种因势利导的技巧,使被游说的一方不经意的自行引出他要说的道理,从而达至成功游说的效果。虽然后来大多数国君都因眼前利害关系,认为孟子的仁政理论不切实际而不予采纳,但孟子论辩技巧的高明是无容置疑的。

除了因势利导,孟子常用对比来阐述自己的观点,使道理更明确。孟子问齐王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就运用了对比。后面描绘齐王作乐时百姓有不同反应,也用了两个对比的情境。这两个截然不同的情况,却用了很相似的句式来写,甚至有很多重复的地方,说明国君进行相同的享乐活动,但引起百姓截然不同的反应,关键只在于能否与民同乐。这种写法可使主题更容易凸显。

孟子散文的生动语言也很值得欣赏。篇章虽是语录体,但描写人物的反应时十分生动,像写齐王听到孟子问自己是不是喜欢音乐时变乎色,写百姓的反应疾首蹙頞和欣欣然有喜色等,都是很生动的描写。我们看到战国时代的哲理散文比春秋时代有很大的发展,无论是篇章结构、推理手法和语句修辞,都更多姿多采。孟子的文章更是这个时代的表表者,成为后世写作说理散文的楷模。

作者/出处

《孟子》

《孟子》一书,有以为是孟子自撰,有以为是其门人所记,《汉书‧艺文志》列入儒家类,今存七篇。宋以后列于经部,朱熹将它与《论语》、《礼记》的〈大学〉和〈中庸〉篇合成《四书》,为之作注,从此成儒家经典。

孟子,生于周烈王四年,卒于周赫王二十六年(公元前三七二──二八九)。名轲,邹(今山东邹县)人,战国时代大思想家。孟子受业于子思的门人,是继孔子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孟子身处战乱的时代,提倡民贵君轻,主张推行王道,可是不被诸侯所采纳,于是退而讲学着述。

《孟子》的文章,长于辩论,善用譬喻,气势磅礴,感情奔放,对后世散文有很大影响。通行注本有东汉赵歧《孟子章句》、宋孙奭《孟子注疏》、朱熹《四书集注》和清焦循《孟子正义》。

创作背景

《孟子》一书共有七篇十四卷。本篇选自其中的《梁惠王章句下》,题目为后人所起。

孟子是孔子之后的儒家思想主要发扬者,除着重自身的修养,更希望在政治上推行儒家的主张,使天下大治。孟子曾周游列国去宣扬仁政、王道,是他学说中的核心思想。他到过齐、宋、鲁、滕、梁等国,见过梁惠王、齐宣王等君主。本篇集中谈治国之道,其中提出了与民同乐就是仁政的一种表现。

本站内容来源于网络,若无意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发送邮件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