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韩愈杂说四赏析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世有伯乐1

(伯乐:本是星名,相传是天上的掌马星,后来借指擅长相马的人。春秋秦穆公时,有一个叫孙阳的人,善于相马,因此也被称为伯乐。伯乐相马的故事见《战国策‧楚策四》。)

,然后有千里马2

(千里马:一天能走一千里的好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3

(名马:好马。)

,祇辱4

(辱:受到屈辱。)

于奴隶人5

(奴隶人:地位低贱的佣人,这里指马伕。)

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6

(骈死于槽枥之间:指千里马和普通的马混在一起,一同死在马棚里。槽,餵牲畜饲料的器具。枥,马棚。槽,粤:[曹tsou4];普:[cáo]。枥,粤:[砾lik7];普:[lì]。)

,不以千里称也7

(不以千里称也:不以千里称:不因为能够日行千里而出名啊。)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8

(一食:吃一顿。)

或尽粟一石9

(或尽粟一石:有时要吃一石小米。或:有时。粟:小米,这里泛指餵马的饲料。古时重量单位,这里不是实指。石,粤:[担dаam3];普:[dàn]。)

。食马者10

(食马者:餵马的人。食,同饲,作动词用,餵养。与下文而食也及食之不能尽其材的食同。食,粤:[饲zi6];普:[sì]。)

,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11

(是马:这匹马。)

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12

(才美:指才能和好处。)

不外见13

(不外见:不在外表上显露出来。见,同现。见,粤:[现jin6];普:[xiàn]。)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14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要和一般的马相等尚且办不到。)

,安15

(安:怎能。)

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6

(策:马鞭。这里作动词用,泛指驾驭、役使。)

之不以其道17

(不以其道:不用驾驭千里马的方法。)

,食之不能尽其材18

(不能尽其材:不能按千里马的食量供给饲料。)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19

(不能通其意:不明白千里马嘶叫所表达的意思。)

,执策20

(执策:拿着马鞭。)

而临之21

(临之:面对着千里马。)

,曰:天下无马。呜呼!其22

(其:通岂,难道。)

真无马邪23

(邪:语气词,表示疑问。邪,粤:[耶je4];普:[yé]。)

?其真不知24

(不知:不识。)

马也!

赏析

唐代的读书人,虽有机会借科举晋身仕途,但不少人屡考不上,即使考上了还是受到种种限制,不一定能施展自己的抱负,韩越自己就经历过这种遭遇。本文借马与伯乐喻指在位者未能知人善任。通过千里马不能遇到伯乐,说明许多具有才能的人,往往不能被赏识和任用,以致潦倒终身,默默无闻。

世上有伯乐这种善于相马的人,然后才有日行千里的名马。千里马常有,但伯乐不常有。因而虽有名马,若交在不懂马的马伕手里饲养,只能跟一般的马匹无异,不能展露日行千里的本领,最终老死在马棚之中。

千里马有时一顿要吃一石小米,餵马的人不懂得根据它的需要去餵养,这样即使它本可日行千里,但吃不饱,力气不足,它超凡的才能就不能表现出来,甚至连普通的马也不如,又怎能要求它走千里路呢?

策马时不能用正确的驾驭方法,餵养又不能满足它的食量,马嘶叫时又不明它要表达的意思。拿着马鞭面对着千里马,却慨歎天下无好马。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其实是人们不懂相马而已!

这篇文章逻辑严谨,说理有力。全文分三个自然段,第一段指出千里马不遇伯乐,就会被埋没、糟蹋,说明伯乐的可贵之处在于识马。第二段说明千里马离开了应有的饲养环境,就不能施展它的才能,进一步论证识马的重要性。第三段描述了那种不识千里马而空喊天下无马的庸人,与开头提出识马的重要性遥相呼应。全篇紧紧围绕中心主线,层层深入地进行论证,给人警策的启示。

文章论述的是识别人才的问题,而通篇却没有一句提到人才。作者巧妙地设喻,把千里马比喻为人才,把伯乐比喻为慧眼识英才的人,寓深刻的哲理于具体的形象之中。作者运用了这种托物寓意的表现手法,给读者的印象便格外深刻。

这篇文章的最大特点是简炼、灵活。全文只有约二百字,可是我们读了,觉得内容并不贫乏、不单调,这是因为行文不平板,变化多。例如文章一开始就采用开门见山的笔法,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两句,点明全篇主旨;接着笔锋一转,指出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这是意思方面的变化。又如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一节,文句有长有短,语气有陈述有感歎,这是句法方面的变化。文章最后的一部分,用了策之……、食之……及鸣之……一组排比句,再用反问正答作结,更显出句法使用的多姿多采。

本篇体现出韩越文章的一贯特色,文笔矫健,遒劲有力,条理畅达,语言精炼。本文篇幅虽短,道理却说得很透彻,是一篇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优秀杂文。

作者/出处

韩越

韩越,生于唐代宗大历三年,卒于唐穆宗长庆四年(七六八──八二四)。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因昌黎(今河北省昌黎县)有韩氏望族,故世称韩昌黎。父仲卿,早卒。韩越幼年孤苦,勤奋力学。唐德宗贞元八年(七九二)举进士,初任宣武节度使推官,后调四门博士。德宗贞元十九年(八〇三)转任监察御史时,因上书抨宫市之弊,被贬为阳山(今广东阳山)令。唐宪宗元和十四年(八一九)任刑部侍郎,因谏迎怫骨,贬为潮州(今广东丰顺、潮阳一带)刺史。元和十五年(八二〇),穆宗召为国子祭酒,转任京兆尹兼御史大夫,终任吏部侍郎。谥文,世称韩文公。

韩越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推尊儒学,力排佛老;倡文以载道,反对六朝以来的骈偶文风,推崇两汉古文。韩越的古文,各体兼长,字句精炼,苏轼誉为文起八代之衰。韩越的诗,气势壮阔,力求新奇,开以文为诗的风气,对宋诗影响深远。韩越着述丰富,较通行的版本有明万历(一五七三──一六一九)中徐氏东雅堂刊本《昌黎先生集》四十卷、《外集》十卷、《遗文》一卷、《昌黎先生集传》一卷,另有近人马其昶《韩昌黎文集校注》。

创作背景

杂说是文艺性较强的短篇论说文,不拘一格,类似现代的随笔、杂感,以至报刊上的专栏杂文。韩越有《杂说》四篇,是一组短论,皆托物寄意之作,这里选的是第四篇。因所写的是马,所以后世也有把题目改为《马说》的。

本站内容来源于网络,若无意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发送邮件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