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韩愈师说赏析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1

(传道、受业、解惑:师以学理传授于徒为传道;徒受学业于师为受业;徒有疑难问于师,师为之解答为解惑。清曾国藩云:传道,谓修己治人之道;授业,谓古文六艺之业;解惑,谓解此二者。韩公一生学道好文,二者兼答,故往往并言之。)

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古时候那些研究学问的人,必定得有老师。当老师的,就是为了要把修己治人的道理传授给学生,使学生从他那里领受到六经古文的知识,并负责解答学生向他提出来的疑难问题。人都不是一生下来就能够知道这些事的,谁能没有疑惑?有疑惑却不去请教老师,那么,他的疑惑便永远得不到解决了。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2

(庸:这里作岂字解。)

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3

(无长、无少:长:年长。少:年幼。)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年纪比我大的,他得到学问的时候一定比我早,我当然要请他做我的老师;年纪比我小的,他得到学问的时候,如果也比我早的话,我也要请他做我的老师。我所要学的是学问,哪里还计较什么老师的年纪比我大比我小呢?因此,不必管他地位贵贱,也不必管他年纪大小,只要他有学问在身,那么,他就可以做我的老师。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唉唉!师道早已不传了!人们想解决疑惑也不容易了!古时候的圣人,高出平常人的地方太远了,有了疑惑的时候,尚且向老师请教;如今一般平常人,不及圣人的地方也太远了,却不肯向老师学习,认为向老师学习是件羞耻的事;因此,圣的越发圣,愚的越发愚,圣人所以能成为圣人,愚人所以终究是愚人,原因还不都是出在这里的吗?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惑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4

(句读:凡文字组成一完全独立之语意者为句;语意未断处而点分之以便诵读者为读。读,粤:[豆dau6];普:[dòu]。)

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惑师焉,或不5

(不:通否。)

焉,小学而大遗6

(小学而大遗:小学:指上文使童子从师习句读而言。大遗:指上文于自身之惑不知解,于道无所闻而言。)

,吾未见其明也。

人都疼爱他的儿子,选聘了老师来教导儿子,可是在他本身呢,却又害臊向老师请教,这就是糊涂了!那做童子的老师的,只是给童子书本叫他按照句读唸唸的,并非我所说把修己治人的道理传授给学生、解答学生提出来的疑难问题的。不懂得句读,便肯请上老师学习;解释不开疑难问题,却又不肯老师请教,小的地方知道去学,大的地方却舍弃不顾,我真看不出他的聪明在那里。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羣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7

(巫:为人祈祷者为巫。)

、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8

(士大夫:指读书做官的人。)

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羣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9

(谀:(阳平):阿谀、谄媚。)

那些为人祈祷的神巫,为人看病的医生,教授音乐歌唱的乐师,以及从事各种行业的工作的人,全部不以跟着老师学习为羞耻;但是到了读书做官的士大夫阶层,只要谁说起老师、说起学生这类话来,大家就聚到一块讥笑人家。问他们为什么笑,就说:他和他年纪差不多呀,学问也相似的呀。还有些人以为着地位卑下的人来学习是可耻的,而跟着官职显赫的人来学习,就又近乎谄媚。

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10

(不齿:羞与为伍的意思;典出《礼记:王制》:屏之远方,终身不齿。注:齿,犹录也。疏:古者谓年曰龄,齿亦龄也,以年相次是录其长幼,故云齿犹录也。)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唉唉!从这些地方看看,就可以知道师道是没法再恢复的了。那些为人祈祷的神巫,为人医病的医师,教授音乐歌唱的乐师,以及从事各种行业工作的人,是有道德学问的君子所瞧不起的,可是如今一般人的聪明倒反跟不上他们,能不算是怪事吗?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11

(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阳平)子:郯,春秋时小国名,故城在今山东郯城县西南境,周封少昊之后于此。郯子,即郯国之君,他曾朝鲁,孔子从而问官;事见《左传:昭公十七年》及《孔子家语》。苌(上声)弘:周敬王时大夫,孔子适周,曾访乐于苌弘;事见《孔子家语》。师襄:鲁国的乐官,善鼓琴,孔子曾学琴于师襄;事见《孔子家语》。老聃(阴平):即老子,孔子适周,尝就老子问礼;事见《史记:孔子世家》及《老子列传》。)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12

(三人行,则必有我师:引自《论语:述而》篇,原文无则字,但师下有焉字。)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13

(攻:治学问。)

,如是而已。

圣人没有一定的老师,孔子曾跟着郯子、苌弘、师襄、老聃这些人做过学生的。其实郯子这些人,他们的学问哪里会跟得上孔子。孔子说过:只有三人在一起,其中就必定有一个人可以做我的老师。所以做学生的不一定跟不上老师,做老师的也不一定比学生高明;只是他们得到学问的时候有先后的不同,他们所研究的学问有专门和不专门的分别,不过这个样子罢了。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李氏子蟠14

(李氏子蟠:姓李名蟠(阳平),唐贞元十九年进士。)

,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15

(六艺经传:指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而言;《史记:伯夷列传》:夫学者载籍极博,犹考信于六艺。经传:圣人的着作叫经;贤人解释文的着作叫传,如《春秋》有《左传》《公羊传》《穀梁传》,故俗称《圣经贤传》。)

,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16

(贻:赠给。)

之。

李蟠这个学生,年纪只十七岁,喜爱古文,六经都学过;他没有习染上时下这种坏风气,跟着我来研究。我喜欢他能行古时候的师道,便做了这篇师说赠给他。

赏析

儒家是我国传统主流思想。除了先秦时代的孔孟,历代儒家的捍卫者中,最有名的要数唐代的韩越。韩越是个很有原则、坚守自己信念的人,也可说是个不识时务的硬汉,曾因为捍卫信仰而屡遭打击和贬谪。韩越当的官并不大,但他对后世的影响很深远,苏轼就曾称许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也列他为唐宋古文八大家之首。

韩越一直致力提倡古文,指出要文以载道、唯陈言之务去,更在自己的文章中实践出来。《师说》是韩文中较浅白的一篇,是一篇赠序,送给一位跟韩越学习的年轻人李蟠,谈论求师之道;虽然篇幅很短,却是一篇结构完整的论说文。全篇布局严谨,从正反立论,有破有立,又有事例、语例作有力的论证。

谈尊师重道,在今天看起来没有甚么特别,但细看韩越当时所处的环境,就知道他谈师道殊不简单。自魏晋以后,豪门贵族以身分自矜,看不起其他阶级的人,耻于向别人求学,也不尊重老师。这种风气延续到唐代,有以老师身分指导后学的,经常被人嘲笑。与韩越同时的柳宗元,曾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描述这种情况,又说韩越不顾时俗,冒着人们的嘲笑侮辱,收召学生,写作《师说》,要严正地当老师,并因这种言论被众人指骂,被视为狂人。

《师说》开头两段是立论,明确说明自己心目中的师道是怎样的。韩越首先指出自古以来人必有师,而老师的责任是传道、受业、解惑。他把传道放在首位,这个道就是儒家之道。要把正确的道理传给学生,是老师最重要的责任。受业指老师要传授知识给学生,这包括古文六艺之业。解惑是指老师不单是传授,还要协助学生解决疑难。人并不是一出生就有知识,怎会没有疑惑?如果有疑惑却不向老师求教,就永远不能解决疑惑了。然后他点出所谓师,不必比自己年长,或比自己显赫。其实我们所师的是道,只要有道,就无所谓贵、贱、长、少,都可以成为别人的老师。

韩越在说明何谓师道之后慨叹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他慨歎师道之不存,并不是说当时的人不再聘用老师,而是他们误解了求师的意义和态度。他用了三个对比,论证今人对求师的错误观念。第一个对比是古之圣人……从师而问而今之众人……耻学于师。古代圣人能力比一般人好,尚且从师而问;今人比不上圣人,反而耻学于师,怪不得今人越来越愚蠢了。

第二个对比是人们会为自己的孩子找老师,自己却不去求师。很多人请老师来教自己的孩子读书识字,但只限于字面的理解,而不是传其道、解其惑。人们不懂句读,愿意请老师教授,有疑惑不解,却不去求教老师,就是只重小学而放弃重要的大道理。这完全不是聪明的作为。

第三个对比是社会上较低阶层的人,例如巫、医、乐师、工匠等,不会觉得互相学习是羞耻的事,而士大夫却讥笑互称老师弟子的人,对求师诸多顾忌。读书人常看不起这些低阶层的人,可是他们的智力却比不上这些人,实在是奇怪。

这几个对比都是从实际的事例去分析。接着再以有力的人物支持自己的说法,他举出儒家最伟大的圣人孔子。孔子曾向多位身分地位不同的人求教,所谓圣人无常师。有些人德行才智都比不上孔子,但孔子一样以他们为师。然后他再引孔子的一句话:三人行,必有我师。来加强说服力。

文章最后提出结论,重申他的求师之道: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结论以后再说他写这篇序的缘由,是欣赏李蟠不拘于时、能行古道,其实也是重申一种正确的态度。韩越常给人道学先生的形象,但他对师道的见解并不古板,绝非后来只懂八股的腐儒可比。他说的师道,今天为师者、为学生者,甚至一般的人都可细味反思。

韩越文章中融注了自己的感情,虽是议论文,但有很多像嗟乎呜呼的抒情字眼,也有很多语气词,使人感到不是在看一堆硬绷绷的理论,而是看到一个古道热肠的人,在苦口婆心地说出肺腑之言。他的论说方式,与法家以夺人声势取胜自是不同。

作者/出处

韩越

韩越,生于唐代宗大历三年,卒于唐穆宗长庆四年(七六八──八二四)。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因昌黎(今河北省昌黎县)有韩氏望族,故世称韩昌黎。父仲卿,早卒。韩越幼年孤苦,勤奋力学。唐德宗贞元八年(七九二)举进士,初任宣武节度使推官,后调四门博士。德宗贞元十九年(八〇三)转任监察御史时,因上书抨宫市之弊,被贬为阳山(今广东阳山)令。唐宪宗元和十四年(八一九)任刑部侍郎,因谏迎怫骨,贬为潮州(今广东丰顺、潮阳一带)刺史。元和十五年(八二〇),穆宗召为国子祭酒,转任京兆尹兼御史大夫,终任吏部侍郎。谥文,世称韩文公。

韩越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推尊儒学,力排佛老;倡文以载道,反对六朝以来的骈偶文风,推崇两汉古文。韩越的古文,各体兼长,字句精炼,苏轼誉为文起八代之衰。韩越的诗,气势壮阔,力求新奇,开以文为诗的风气,对宋诗影响深远。韩越着述丰富,较通行的版本有明万历(一五七三──一六一九)中徐氏东雅堂刊本《昌黎先生集》四十卷、《外集》十卷、《遗文》一卷、《昌黎先生集传》一卷,另有近人马其昶《韩昌黎文集校注》。

创作背景

作者在当时,有不少的人向他学古文,他也好为人师,所以他最讲究师道。本文是他慨歎当时师道之不讲,提倡学人必须从师;并特为赠给他的爱徒李蟠而作。选自作者文集。

本站内容来源于网络,若无意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发送邮件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