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张继Zhang Ji枫桥夜泊Moored for the Night by the Maple Bridge赏析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父对愁眠。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1

(江枫:江边的枫树。)

渔父对愁眠。

月儿西沉乌鸦啼唤,白霜满天。渔火照耀着江岸枫树,我思绪万千难以入眠。The moon is down, ravens caw, a frostiness fills the sky;By the riverside maples and fishing lights, sad, insomnious I lie.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姑苏2

(姑苏:苏州的别称,因苏州西南有姑苏山而得名。)

城外寒山寺3

(寒山寺:在枫桥镇,始建于南朝梁时,原名妙利普明塔院。相传唐初诗僧寒山、拾得在此居住,因而得名。)

,夜半钟声到客船4

(夜半钟声到客船:夜半钟声,其时寺院有夜半敲钟的习惯。客船,指作者所乘之船。)

苏州城外,著名的寒山寺院里,半夜悠扬的钟声惊破夜空,传到我这艘游子的船上来。Beyond the walls of Gusu City, where Hanshan Temple stands,Bong goes the bell at midnight to touch the boat of the passerby.

赏析

一个秋天的夜晚,诗人泊舟苏州城外的枫桥。江南水乡秋夜幽美的景色,吸引着这位怀着旅愁的客子,使他领略到一种情味隽永的诗意美,写下了这首意境清远的小诗。

诗的前幅布景密度很大,十四个字写了六种景象,后幅却特别疏朗,两句诗只写了一件事:卧闻山寺夜钟。这是因爲,诗人在枫桥夜泊中所得到的最鲜明深刻、最具诗意美的感觉印象,就是这寒山寺的夜半钟声。月落乌啼、霜天寒夜、江枫渔火、孤舟客子等景象,固然已从各方面显示出枫桥夜泊的特征,但还不足以尽传它的神韵。在暗夜中,人的听觉升居爲对外界事物景象感受的首位。而静夜钟声,给予人的印象又特别强烈。这样,夜半钟声就不但衬托出了夜的静谧,而且揭示了夜的深永和清寥,而诗人卧听疏钟时的种种难以言传的感受也就尽在不言中了。

这首诗生动地描写了深秋季节冷落的自然景观和江南水乡幽静的地理环境,含蓄地抒发了诗人夜泊小舟时的孤愁情怀。诗的最后一句不但衬托了夜的的静谧,而且揭示了夜的深永,富有哲理。它既是写景,更是抒情,将诗人因愁绪而深夜不眠的情景表现了出来。由于这首诗意境清远,韵味无穷,人们广为传诵,以致使寻常无奇的苏州城西的枫桥和寒山寺成了名闻中外的游览胜地。

|

作者/出处

张继

张继,盛唐时代人(生卒年不详),字懿孙,襄州(今湖北襄阳)人。早有文名,博览有识。唐玄宗天宝十二年(七五三)进士。曾任洪州盐铁判官兼检校祠部员外郎。

张继流传下来的诗不多,除描写景物外,也有反映民生之作。张诗不假雕饰,却情致清远。有清光绪十九年(一八九三)武进费氏影宋刊本《中兴间气集》本《张继集》一卷行世。

创作背景

《枫桥夜泊》选自《全唐诗》卷二百四十二,一作夜泊枫江。枫桥,亦名封桥,在今江苏苏州市枫桥镇。这首诗写羁旅中的客愁。诗人善于以景物烘托情绪,无论远观、近观、一景、一声,都充分表露出客旅的愁怀。此诗一出,千古传诵。

本站内容来源于网络,若无意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发送邮件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