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中庸》在上位不陵下赏析

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徼幸。子曰︰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鹄,反求诸其身。

在上位,不陵1

(陵:同凌。凌虐,欺压。)

下;在下位,不援2

(援:攀附,巴结。)

上,正己3

(正己:使自己行为端正。)

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4

(尤:责怪,归咎。)

人,故君子居易5

(居易:居心平正坦荡。一说安心处于自己的位置上。本文易与险相对,易谓心安理得,险谓立心不良。)

以俟命6

(俟命:等待天命的安排。等待。俟,粤:[自dzi6];普:[sì]。)

,小人行险7

(行险:行事立心不良。)

以徼幸8

(徼幸:即侥倖,祈求意外地获得成功或免除不幸。徼,粤:[嚣hiu1];普:[jiăo]。)

。子曰: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鹄9

(失诸正鹄:没有射中靶子。失:这里指没有射中。箭靶子。鹄,粤:[谷guk7];普:[gŭ]。)

,反求诸其身10

(反求诸其身:反过来从自己身上寻找原因。求:寻找。其:自己。)

自己在高的地位,不欺侮下面的人;自己在低的地位,不攀附上面的人。只求自己的行为得正,不去要求别人,就可以无所怨咎;上面不怨咎天,下面也不怨咎人。所以有德者自己居于平易之地以等待命运之发展;无德者则作冒险的事以求偶然的幸运。孔子说:射箭的规矩近乎君子之道;射不着箭靶和靶中的红心,就回头要求自己改进。

赏析

这节文字表达了君子应正己而不求于人、反求其身的思想。这种思想直到今天对我们为人处世仍有积极的意义。

君子高居上位,不会去欺压在下位的人。君子居于下位,也不会去巴结在上位的人。自己力求行为端正而不去乞求别人,这样就没有怨恨。上不怨天命,下不怪罪别人,所以,君子心胸坦荡,在自己的位置上能安身立命,而小人则心怀叵测妄求非分的利益。孔子认为射箭的道理与君子做人的道理有相似之处。比如没有射中靶子,应该自我检讨失败的原因,而不是归咎于种种外在因素,这正是现代人所说的体育精神。

人非圣贤,谁能无过。事实上,媚上欺下与怨天尤人这两种缺点,在我们普通人身上或多或少会有一点影儿。《中庸》一文的高妙之处,在于它不是细枝末节地探讨如何避免这些缺点,而是从根本上指出问题的癥结:欺下媚上、怨天尤人都在于没有树立正己而不求于人的精神。如果事事依靠自己,相信自己,严格地要求自己,就不会通过巴结权贵来巩固自己的地位,也不会通过欺压弱小来显示自己的权威。君子有困难首先会自己寻求解决方法,而不是依赖别人;出了问题勇于自我反省,而不是怪罪别人。因此他们无论处于顺境还是逆境,都能平和应付;而小人则只会铤而走险,心存侥倖。

文中用了几组对偶的句子,将事理清楚的显示在读者面前。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上不怨天,下不尤人,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徼幸,在在说明君子处世之道。文章后来引用孔子的一个比喻,进一步阐述正己而不求于人的道理:如果人们射箭没有射中靶子,自然不能怪靶子不正,而只能怪自己箭术不精。做人的道理也是如此,一旦有了问题,难道不应该首先从自己身上去找原因吗?至此,文章已从各个角度,深刻而又透彻的阐述了儒家严于律己、自强自立的人生哲学。

这一节文字虽然只有短短几句,但却落实到做人处世的根本,说理通透,发人深省。文中提出的不媚上、不欺下、不怨天、不尤人、不求于人、反求诸自身等见解,已成为我国传统的做人准则,激励一代又一代的我国人自强自立。

作者/出处

《中庸》

《中庸》原是《礼记》中的一篇文章,相传是战国时孔子的孙子子思所作。宋朝学者朱熹将它和《大学》一起从《礼记》中抽出,与《论语》、《孟子》相配,合称四书,成为我国读书人的必读书。

《中庸》一书,首先从自我道德修养谈起,中间广泛地谈到世上万事万物演化的道理,最后又归结到自我修养上来,是儒家人生哲学的名着。

创作背景

这里所节选的,是《中庸》第十四章中的一部分。

本站内容来源于网络,若无意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发送邮件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