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唐寅画鸡赏析

头上红冠不用裁,

头上红冠不用裁1

(裁:剪裁,缝制。)

满身雪白走将来。

满身雪白走将来2

(走将来:走过来。将:语助词,表示动作的开始。)

平生不敢轻言语,

平生不敢轻言语3

(轻言语:轻易说话。这里指鸡的啼叫。)

一叫千门万户开。

一叫千门万户开。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画面本是静态的,诗中呈现的却是生动的生活场景:远远的有一只雄纠纠的大公鸡正昂首阔步地走过来。头顶着大红鸡冠,全身的羽毛洁白光亮,显得格外神气。它不肯轻易开口,因为只要它引吭啼叫,便要惊动千家万户了。

诗的前半部写雄鸡的外表形象,它有鲜红的鸡冠,雪白的羽毛,红与白的色彩照应,简单而明亮,给人以精神饱满,气宇轩昂的感觉。走将来三字,将它昂首阔步的形态生动地摹写出来。后半部写雄鸡的内在品质,以欲显先藏的手法传写它的声音,最后一句更点出它真正不平凡之处。雄鸡只在早晨特定的时间报晓,其他时间不会胡乱啼叫,所以它平生不敢轻言语;它一啼叫,便是东方吐白,新的一天来临;千万人家给唤醒了,开始这一天的生活。俗谚有云:雄鸡一鸣天下白,自古以来鸡就代表除旧布新、送走黑暗、迎接黎明的吉祥象征。鸡鸣即光明至,以光明胜黑暗,以正义胜邪恶,民间每以鸡来做为辟邪之物。古人更有风雨如晦,鸡鸣不已之说,以比喻君子之不畏邪恶。那么,诗中、画中的雄鸡,很可能也就是诗人的自况。

一叫千门万户开,不但写出了雄鸡一鸣天下白这一事实,同时也带有神话的色彩。在《玄中记》中说,东南有一座桃都山,山上有一棵大树,名叫桃都。树上有一只天鸡。它在日出之时就会鸣叫,之后全部的鸡都会随之而鸣。诗中气派不凡的雄鸡是不是《玄中记》的天鸡呢?这就由读者自己去想像了。

这首诗的语言通俗易懂,明白流畅,读者可单就字面去理解诗的内容,亦可结合我国的文化及诗人的经历去深入探讨诗的含意,为读者提供了不同的欣赏层次。

作者/出处

唐寅

唐寅(公元一四七〇——一五二三)(寅,粤:[仁jan4];普:[yín]。),字伯虎,吴县(今属江苏省)人。明代画家、文学家。他年少而有才名,为人风流倜傥;廿九岁时中乡试第一,故人称解元,后因牵涉科场舞弊案,彻底失去做官的机会。唐寅此后以卖画为生,山水、人物、花鸟他都擅长,工笔、写意俱佳,兼善书法,亦能诗文。

创作背景

本站内容来源于网络,若无意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发送邮件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