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苏轼Su Shi洞仙歌赏析

余七岁时,见眉山老尼,姓朱,忘其名,年九十余。自言︰尝随其师入蜀主孟昶宫中。一日大热,蜀主与花蕊夫人夜纳凉摩诃池上,作一词。朱具能记之。今四十年,朱已死久矣,人无知此词者,但记其首两句。暇日寻味,岂《洞仙歌令》乎?乃为足之云。

余七岁时,见眉山老尼,姓朱,忘其名,年九十余。自言:尝随其师入蜀主孟昶1

(孟昶:五代后蜀国主,在位三十一年(九三四──九六五),国亡降宋。《十国春秋》称其好学能文,亦工声曲。)

宫中。一日大热,蜀主与花蕊夫人2

(花蕊夫人:孟昶贵妃,徐姓,或云姓费,别号花蕊夫人,国亡,随昶入宋。吴曾《能改斋漫录》卷十六:徐匡璋纳女于孟昶,拜贵妃,别号花蕊夫人,意花不足拟其色,似花蕊之翾轻也。)

夜纳凉摩诃池3

(摩诃池:建于隋代,在成都。五代前蜀时,改名龙跃池、宣华池;其后浚广池水,于水边筑殿亭楼阁,改名宣华苑。今四川成都郊外昭觉寺,传是它的故址。摩诃,梵语,有大、多、美好等义。)

上,作一词。朱具能记之。今四十年,朱已死久矣,人无知此词者,但记其首两句。暇日寻味,岂《洞仙歌令》4

(《洞仙歌令》:据与东坡同时的杨绘《本事曲》载,原词为:冰肌玉骨清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满。帘开明月独窥人,攲枕钗横云鬓乱。起来琼户启无声(三更庭院悄无声),时见疏星度河汉。屈指西风几时来,只恐流年暗中换。依律实为《玉楼春》。可是,沈雄《古今词话》认为这首词是东京人士櫽括东坡《洞仙歌》为《玉楼春》,以记摩诃池上之事。看来孟词可能另有一首,未传下来。)

乎?乃为足之5

(乃为足之:谓在原作两句的基础上补写完毕。)

云。

我七岁的时候,遇见一位眉山老尼姑,姓朱,忘记了她的名字,年纪有九十多岁。她自称:曾经跟随她的师父进入蜀主孟昶的宫殿中。有一天天气很热,蜀主与花蕊夫人晚上在摩诃池上乘凉,作了一首词。朱姓女尼能全部记住内容。现在已过了四十年,朱姓女尼已去世很久了,再没有人知道这首词,我只记得词的开头两句。空闲的日子里再寻思品味,这岂不就是《洞仙歌令》吗?于是我补足全篇内容。

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满。绣帘开、一点明月窥人,人未寝,攲枕钗横鬓乱。   

冰肌玉骨6

(冰肌玉骨:形容肌骨像冰一样的清净,像玉一样的润泽。)

,自清凉无汗。水殿7

(水殿:建筑在水上的宫殿。)

风来暗香8

(暗香:此指荷花香味。徐陵《奉和简文帝山斋》:荷开水殿香。王昌龄《西宫夜怨》:芙蓉不及美人妆,水殿风来珠翠香。李白《口号吴王美人半醉》:风动荷花水殿香。)

满。绣帘开、一点明月窥人,人未寝,攲枕钗横鬓乱。   

冰一样的肌肤,玉一般的骨架,自然是遍体清凉没有汗水。水上宫殿清风徐来,弥漫着幽香。绣了花的帘门打开,一点明月光像在窥看佳人,人还未有入睡,斜倚着枕头钗鬟零落头发散乱。

起来携素手,庭户无声,时见疏星渡河汉。试问夜如何,夜已三更,金波淡、玉绳低转。但屈指西风几时来,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

起来携素手,庭户无声,时见疏星渡河汉9

(河汉:银河,天河。)

。试问夜如何10

(夜如何:夜有多深。《诗‧小雅‧庭燎》:夜如何其,夜未央。)

,夜已三更,金波11

(金波:指月光。《汉书‧礼乐志‧郊祀歌》:月穆穆以金波。形容月光如泛金的波流。)

淡、玉绳低转12

(玉绳低转:表示夜深。玉绳,两星名,在北斗第五星玉衡的北面。低转,位置低落了些。)

。但屈指西风几时来,又不道13

(不道:不觉。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卷四:不道,犹云不知也;不觉也;不期也。)

流年,暗中偷换。

起来携着她素白的手,庭院四处没有声音,随时看到疏落的星宿穿过银河。试问夜有多深?夜已过了三更,月光暗淡,玉绳星向下转落。但屈指计算,西风几时会再来,不知不觉之间,流年逝去,岁月在暗中变换。

赏析

这阕词在词序中虽从童年记忆说起,但词的内容却不是稚幼东坡当日的经验事况,着墨书写的反倒是今日东坡的诠释观点与态度。词序中的时间叙述有点复杂:四十七岁的东坡,想起四十年前,自己七岁时在家乡认识的一位九十多岁的朱尼,听她说早年曾跟随师傅进入后蜀孟昶宫中,听过蜀主与其爱妃花蕊夫人夏日纳凉摩诃池所赋的词,并且熟记在心,不曾稍忘,经过蜀亡降宋,多年以后,老迈的她还能完整的唸给年幼的东坡听。四十年后,东坡贬谪黄州,为何想起这件事?为甚么对那阕词的首两句留下那么深刻的印象?对离家在外的游子来说,越有时空流转之感,通常都会有深切的思乡愁绪,而童年往事就是一种情感依托。宫廷掌故,贵妃情事,而且出自一老尼之口,在幼年的东坡世界里应该充满着奇幻的色彩,令人遐想?而明明是夏夜纳凉,花蕊夫人却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更是令人难以想像──这真是当年朱尼口述的词句,还是东坡日后修改的记忆图像?将童年点染如梦幻的色泽,也许可成为保有青春不变的一种方式。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东坡已把存放在心里的美女形象虚幻化,彷彿遥不可及的仙灵一般,象征曾经有过的纯真岁月,而《洞仙歌令》词调中洞仙一语暗暗贴合东坡的想像,遂据以填词,这是不难理解的。想像中花蕊夫人那高贵的形貌,如冰似玉的躯体,与凡俗远隔的心灵,何尝不是现实生活里充满挫折感的东坡,咸自矜持,意欲对抗凡尘俗世价值颠倒的情况下,在内在世界所塑造的一种孤高形象?以心灵之洁癖保住人格精神之不坠,这是传统诗人自我重新肯定的一种方式,像屈原(《离骚》)、陶渊明(《闲情赋》)作品中的美人意象,就都寓有此意。然而在这自我肯定的意识中,东坡对生命本质的体认却仍有着深沉的悲感,那就是一直以来的时间推移的焦虑──东坡此时赋予花蕊夫人的内在精神,已融合了个人的生命体验。

东坡作《洞仙歌》,具现了当时未尼所述花蕊夫人夏夜纳凉的情景,且聚焦在花蕊夫人的体貌特质,进而写出她的内在意蕴──一种对时间无情消逝的深幽寂寞之感。东坡用现在的心情来诠释这个故事,赋予回忆以现在意义。整首词的情调气氛,就从东坡犹能记忆的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两句推衍铺染,奠定一种高格响调,展现了出尘脱俗的姿态。暑热逼人,方需纳凉,而写此纳凉之夜,东坡却奇特出笔,不染半点腻人热气,直接就说美人的肌骨清净润泽,如冰似玉,本来就不会出汗。这有点像《庄子‧逍遥游》所塑造的神人形貌:藐姑射之山,有神人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这样的女子在水殿风来暗香满的环境中更凸显她绰约之态──她住在种满荷花的摩诃池上的宫殿里,她的地位不正像摆落群芳的花中仙子一般?这无形中也解释了所谓花蕊夫人此一名号的高贵特质。盈盈荷花,淡淡香气,既写出了花之多,也写出了风之细,充溢着富丽却不失清雅的情调,带出了后面夫妻携手出外的浪漫情节,也呼应了纳凉的故事主题。东坡词针线细密处,可见一斑。词中写花蕊夫人出场,更是用笔灵妙:绣帘开,一点明月窥人,人未寝,攲枕钗横鬓乱。不直接描写她的样貌,而是采取如电影运镜一般,从高处倾斜的角度慢慢推进,再聚焦在美人身上。帘幕轻掀,月光照进室内,彷彿摄影时精心打灯,柔美的光线正映照着尚未就寝的女子。在这里,东坡以拟人的手法,用一窥字,彷彿连美丽的明月(月中仙子)也想来偷看这人间女子的美貌。随着明月,东坡带引我们一起窥见的是一位有着欲待人来、惹人怜爱的慵懒之姿的美人──人未寝,攲枕钗横鬓乱。月光下映入读者眼中的不是锦衣华服、正襟危坐的贵妇人,而是斜靠枕头、鬓发头饰有点凌乱的女子──这是东坡一向欣赏的美,有着自然朴素、不假修饰的本质的美,正呼应冰肌玉骨,摆落凡俗美豔之特质。

下片接着写纳凉的故事。起来携素手,作者没多谈孟昶,只间接用他来做引渡,牵起花蕊夫人白净的手,从室内带到室外去。面对的是庭户无声,时见疏星渡河汉的情景──门庭内外一片寂静,悄然无声的世界似乎也终止了周遭的变动,此刻携手的幸福彷彿可以长长久久,然而举首望向夜空──时见疏星渡河汉,不时总有一颗两颗星星滑过天际,掠过银河的一端,也划开了静止不动的氛围──空间的变动,相对的便谕示了时间的推移。原来一切都在无声中变动着,之前东坡《阳关曲》说:银汉无声转玉盘。也是此意。时间被意识后,下文即从花蕊夫人的探问,写出了她心中的忧虑──试问夜如何,夜已三更,金波淡,玉绳低转。夜有多深呢?她看到月色慢慢黯淡、玉绳星低转到某个角度的时候,就推知大概已三更了。东坡的月夜作品,很喜欢写三更之时。三更是晚上十一时至凌晨一时,正是一天要结束另一天将开始的阶段,可借此暗示生命意识的转折。从一天即将过去,再将时间推想到更远一点,屈指西风几时来?现在是夏天,屈指一算,还有多少天会吹起秋风?如果秋天到,风来了,暑气不就可消褪?人活在难熬的日子,当然想快点结束,预约一份美好的期待,似可解今日之苦。但这期待本身是有代价的,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当我们屈指计算多少天后就到秋天时,时间就在不知不觉中偷偷已经变化了,我们根本掌握不了确切的时间,它就如流水一样的溜过我们的指缝,抓也抓不牢。这是花蕊夫人的体悟,还是东坡最后的按语?其实已混为一体。整首词关心的显然不是花蕊夫人浪漫的故事,也不是作者童年及家乡的种种,而是时间本身。

透过《洞仙歌》一词,可体察东坡如何以当下的时空意识唤起童年往事,并赋予回忆以现在意义。《洞仙歌》以清徐的笔调抒惆怅之怀,是因流年无情、暗中偷换所引起的感伤,是另一种凄凉的弔古情怀。从《永遇乐》到《洞仙歌》,东坡词已导向人与历史对照的命题。透过对往事的追忆,思索人生的定位与去向,体认生命意义的真实与虚妄。这样的时空意识所形成的伤感基调,与之后《念奴娇》、《赤壁赋》等一系列的创作,可以说是一脉相连。

作者/出处

苏轼

苏轼,生于北宋仁宗景祐三年,卒于北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一〇三六──一一〇一)。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北宋仁宗嘉祐二年(一〇五七)进士。初任福昌主簿,历密州、徐州、湖州知州,后因乌台诗案,涉作诗讽刺朝政被贬黄州团练副使。北宋哲宗元祐七年(一〇九二),官至礼部尚书,其后屡遭贬谪,终任朝奉官。政治上,苏轼反对王安石的新法。任地方官时,关心百姓疾苦,有治绩。

苏轼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一生着述丰富,散文、诗、词、书画皆有卓越成就。其文纵横挥洒,其诗奔放豪迈,清新畅达,富于理趣,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突破了唐五代词绮艳柔靡的传统,开创豪放词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在我国文学史上影响深远。有明万历三十四年(一六〇六)吴兴茅维刊本《东坡全集》七十五卷和《四部丛刊》据南宋刊本影《经进东坡文集事略》六十卷传世。

创作背景

元丰五年(一〇八三)夏日,东坡想起四十年前在家乡眉州的童年旧事,作《洞仙歌》一首。整首词所关心的仍是时间的主题:但屈指西风几时来,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写后蜀花蕊夫人纳凉情景,百年往事,依稀目前,细细回味中,时间不曾停歇。东坡借事述怀,流露出韶光暗逝的哀叹。

本站内容来源于网络,若无意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发送邮件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