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苏轼Su Shi花影赏析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

重重叠叠1

(重重叠叠:指花影斑驳迭映。)

上瑶台2

(瑶台:传说中为神仙居住的地方,这里指建筑精美的楼台。)

,几度呼童扫不开3

(扫不开:扫不走。)

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

刚被太阳收拾4

(收拾:执拾、整理。)

去,却教明月送将5

(送将:送和将意思一样。)

来。

赏析

这首诗以幽默俏皮的口吻,表达一种独特的生活情趣。花影重重叠叠,映在华美的楼台上。诗人几次叫书童来打扫,却怎么也扫不去因为影像不是实物,是不会被扫去的。要等到太阳下山,才能把花影带走,但月亮一出,又把花影送回来了。

诗歌所咏的是花影,诗中的每句都紧扣花影二字,但是通篇却没有一个字提到花或影。首句写浓密的花影映在楼台上,花影清雅,楼台精美,互相映衬,立刻便能把人带进诗意的国度去。第二句运用反语,表面上看起来似乎诗人不喜欢花影,要叫童子把它扫去。实际上似嗔实爱,读起来饶有情趣。接着两句以拟人手法写太阳和月亮,一个把花影带走了,一个把花影送回来。这两句语气好像有些不耐烦似的,其实表现了诗人的幽默。诗中的太阳、明月、花影好像一群顽皮的孩子,与诗人玩着捉迷藏的游戏,而诗人的心也在这游戏中变得年轻而富有活力。诗人摆出一种很认真的姿态,像是很想把花影扫掉,但读者可以发现他赏花由白天看到夜晚,昼夜各得其趣,便知道他一点也不讨厌花影了。

这首诗写的是生活上的一件小事,但妙趣横生。全篇着墨不多,却有层层变化;语言自然,让读者彷彿听到诗人像个老顽童在装模作样戏谑花影,令人叫绝。这首诗充分反映了诗人观察事物的细腻,以及独特的艺术创造才华。

作者/出处

苏轼

苏轼,生于北宋仁宗景祐三年,卒于北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一〇三六──一一〇一)。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北宋仁宗嘉祐二年(一〇五七)进士。初任福昌主簿,历密州、徐州、湖州知州,后因乌台诗案,涉作诗讽刺朝政被贬黄州团练副使。北宋哲宗元祐七年(一〇九二),官至礼部尚书,其后屡遭贬谪,终任朝奉官。政治上,苏轼反对王安石的新法。任地方官时,关心百姓疾苦,有治绩。

苏轼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一生着述丰富,散文、诗、词、书画皆有卓越成就。其文纵横挥洒,其诗奔放豪迈,清新畅达,富于理趣,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突破了唐五代词绮艳柔靡的传统,开创豪放词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在我国文学史上影响深远。有明万历三十四年(一六〇六)吴兴茅维刊本《东坡全集》七十五卷和《四部丛刊》据南宋刊本影《经进东坡文集事略》六十卷传世。

创作背景

本站内容来源于网络,若无意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发送邮件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