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杨万里小池赏析

泉眼无声惜细流,

泉眼1

(泉眼:流出泉水的窟窿。)

无声惜2

(惜:怜爱。)

细流3

(细流:细细流着的泉水。)

树阴照水爱晴柔。

树阴4

(树阴:树木枝叶在日光下所形成的阴影,也作树荫。)

照水爱晴柔5

(晴柔:明净柔美。)

小荷才露尖尖角,

小荷才露尖尖角6

(尖尖角:刚露出水面的嫩荷叶,包捲着还没有展开,尚是尖尖的角状。)

早有蜻蜓立上头。

早有蜻蜓立上头7

(上头:在上面。上,粤:[尚soeng6];普:[shɑ̀nɡ]。)

赏析

杨万里善于写生,他的诗犹如摄影机,能迅速捕捉自然景物、人物活动的瞬间动静,准确地表现出来。这首小诗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诗人运用非常灵活轻快的笔调,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机、异常有趣的画面:这是一个有着源头活水的小池,泉眼让水悄悄地缓缓流出,像是舍不得泉水流走似的。池边的树木,把自己枝繁叶茂的树荫投影在清澈的池面上,彷彿依恋着那晴光下柔和的水波。刚长出来的荷叶,叶面捲着,未及舒展,好像一个尖尖的小角,调皮的蜻蜓已急不及待地站立在上面歇息。

诗的第一、二句,把读者带进了一个清新自在、情味盎然的境界。第一句的泉眼、细流,本是小池常见的自然景象,但诗人用了一个惜字,便巧妙地写出二者的亲密关系,并且赋与人的情感:泉眼默默地将涓涓细流注入小池之中,是多么的依依不舍。第二句写树阴、池水,诗人又用了一个爱字,好像绿树以池水作镜子,展现它的绰约丰姿。惜、爱二字运用了拟人手法,不仅为画面增添趣味,而且还渗透着作者静观自得的心情。

诗的第三、四句写池中景物,小与尖尖两个形容词极为普通,但用在这里却精妙非常,使得荷叶和蜻蜓显得小巧玲珑,天真可爱,亦与诗题的小池非常配合。一个才露,活现了刚刚从水中探出头来的嫩绿荷叶的状态;一个早……立,使画面静中有动,蜻蜓的出现,为小池带来了活力和生气。这两句把小小蜻蜓立于尖角荷叶上这一和谐的情景,形容尽致,由此亦可见诗人的观察入微。

这首诗所描绘的泉水、树影、小荷、蜻蜓均是人们常见的景物,但诗人却巧妙地用清新灵活的笔调,捕捉那富于大自然宁静之美的画面,构成了这篇气韵生动、情趣盎然的佳作。

作者/出处

杨万里

杨万里(公元一一二七——一二〇六)字廷秀,号诚斋,南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省)人。绍兴二十四年(公元一一五四)进士,官至秘书监。他的性格刚直,不畏权贵,常受权奸排挤;晚年誓不出仕。他曾作诗二万余首,今存四千二百多首,是我国文学史上写诗最多的作家。他善于摄取自然景物的特征,写得新奇风趣,语言亦自然活泼、生动巧妙,终自成一家,时称诚斋体。

创作背景

本站内容来源于网络,若无意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发送邮件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