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杜牧Du Mu赤壁Red Cliff赏析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折戟1

(折戟:折断的戟。)

沉沙铁未销,自将2

(将:拿起。)

磨洗认前朝3

(认前朝:辨认出是前朝的遗物。)

尚未腐蚀的铁戟在沙中沉埋,仔细擦洗认出出自前朝年代。Sunken in sand a snapped halberd, its blade of iron remains;I scrape, I scour to find it made in the warring Tri-Kingdom reigns.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4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这两句是慨叹周瑜的侥倖成功。意谓假如不是东南风给了他方便,则战争不一定能够取得胜利,说不定连二乔都要成为铜雀台中的俘虏。东风,指赤壁火攻事。汉献帝建安十三年(二〇八),曹操攻进束吴。因北方兵士不习水战,便用铁链把战船联结成一体,使不至摇晃动荡。东吴都督周瑜用部将黄盖计,以轻便战船几十艘,载着浸透油脂的枯柴,外盖帷幕,诈称降曹。等接近曹军战船时,出其不意地放起火来。恰巧这天东南风大起,向西北延烧,曹军大败。事见《周瑜传》及裴松之注引《江表传》。周郎,即周瑜。《三国志‧吴志‧周瑜传》:瑜时年二十四,吴中皆呼为周即。铜雀,台名。建安十五年(二一〇)曹操建于邺城(在今河北省临漳县西),以楼顶铸有大铜雀而得名。二乔,即大桥、小桥姐妹。分嫁孙策与周瑜。《三国志‧吴书‧周瑜传》:(孙)策欲取荆州,以瑜为中护军,领江夏大守,从攻院,拔之。时得桥公二女,皆国色也。策自纳大桥,瑜纳小桥。桥,后人通作乔,称为二乔。)

如果不是东南风帮助了周瑜,二乔美女早已被深锁铜雀台。Had the East Winds not risen, that Spring, to lend Zhou Yu a hand,His wife Er-Qiao would have gone to Bronze Bird Tower in chains.

赏析

一、赤壁在今湖北蒲圻县西北的长江南岸,三国时孙权、周瑜用火攻大破曹操于此。作品以著名的赤壁之战为题材发议论,一反众人歌颂周瑜的旧套,而提出火烧赤壁的成功,只不过是得之于天意与偶然的时机而已。同时还从反面假想了周瑜失败后的情景。立论精闢新颖,别出心裁。

二、杜牧在这里只不过是借着翻历史旧案来表现自己的才干与愤郁而已,意思和阮籍登广武望刘邦项羽的古战场说时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一样。真正说起来,周瑜的历史功勋又是谁能动摇得了的呢!

作者/出处

杜牧

杜牧,生于唐德宗贞元十九年,卒于唐宣宗大中六年(八〇三──八五二),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孙,文宗太和二年(八二八)进士,举贤良方正科。初任江西团练判官,历任监察御史、黄州、池州及睦州刺史,官至中书舍人,杜牧性格疏野放荡,常寄情声色,然处事秉性刚且不阿,敢论列时事,指陈利病,有济世救国抱负。

杜牧工诗、赋、古文,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杜牧擅长抒情写景的绝句和借古讽今的咏史诗,风格豪爽清丽。他也好谈兵法,曾注《孙子》。有清嘉庆六年(一八〇一)德裕堂刊本清冯集梧注《樊川诗集》二十四卷、《外集》、《别集》各一卷、《诗补遗》一卷及《本传》一卷传世。

创作背景

《赤壁》一诗是杜牧官黄州刺史时(八四二──八四四)所作。赤壁,即赤壁山,在今湖北省蒲圻县西北长江南岸,北临大江,对岸即乌林,汉末周瑜破曹操处。黄州城外有赤鼻矶,并非三国时孙、曹大战的赤壁,诗人不过借以抒发自己的感慨而已。

本站内容来源于网络,若无意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发送邮件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