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鲍照拟行路难(其六)赏析

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

对案1

(案:古时摆放食器的小几。)

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

面对食物不能下咽,拔剑击柱长声歎息。

丈夫生世会几时,安能蹀躞垂羽翼?

丈夫生世会2

(会:能。)

几时,安能蹀躞垂羽翼3

(安能蹀躞垂羽翼:蹀躞,小步行走。以上二句是说,大丈夫处于人世间,哪能谨小慎微、窝窝囊囊地了此一生。蹀躞,粤:[蝶摄dip6 sip3];普:[diéxiè]。)

人生世上能有多少青春,怎能谨小慎微不敢迈步向前?怎能俯首垂翼委曲苟活人间?

弃置罢官去,还家自休息。

弃置罢官去,还家自休息。

不如免去官职,回家好好休息。

朝出与亲辞,暮还在亲侧。

朝出与亲辞,暮还在亲侧。

早上跟亲人辞别,晚上回来陪伴在亲人身边。

弄儿牀前戏,看妇机中织。

弄儿牀前戏,看妇机中织。

牀前逗小孩嬉戏,看妻子在织布机前辛勤。

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

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4

(孤且直:孤,孤寒,指家世微寒。直,正直。)

自古以来圣贤都免不了贫寒微贱,何况我等又孤高耿直不肯妥协。

赏析

一、鲍照才华抱负卓异,但出身寒微,无门第爵位可凭袭。在他二十六岁的时候,以其文才被刘义庆擢为国侍郎。刘义庆死后,又至刘泄府中担任同样的职务。国侍郎是刘宋藩王幕府中地位很低的闲职,在供职期间,鲍照不能实现自己早年的远大抱负,而常常感到受压抑的苦闷。这首诗主要表现诗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愤慨之情。不刻意雕琢锻炼,而是任凭感情所至来驱遣才力,自然成咏是本诗的主要艺术特色。这种特色,对唐代诗人尤其是李白的乐府歌行,有很深的影响。

二、本诗在艺术上的突出之处是感情率真强烈,富于变化。诗人的情绪,时而抑郁不平,时而奔放洒脱,一任自然,毫无拘束和造作之迹,表现了抗言吐怀(沈德潜语),慷慨任气(刘熙载语)的鲜明特色。诗歌采取五、七言并用的杂言句法,音节错落有致,适应于表现起伏变化的情感。

作者/出处

鲍照

鲍照(约四一四──四六六),字明远,东海(今山东郯城一带)人。家世比较贫贱。曾任宋临海王刘子顼的前军参军,世称饱参军。后为乱兵所杀。他是南朝宋代最杰出的文学家,作品常常表现建功立业的愿望和对门阀社会的怨愤、抨击,艺术风格俊逸豪放,七言歌行到他手里有显着的发展。有《鲍参军集》。

创作背景

《行路难》原为汉代歌谣,属乐府杂曲。《乐府诗集》引《乐府解题》云:《行路难》,备言世路艰难及离别悲伤之意。晋人袁山松改变其音调,制造新词,流行一时。今古辞和袁山松之辞都不存,所存者,以鲍照《拟行路难》十八首为最早。这十八首诗,非写于一时,内容也包括很多方面。

本站内容来源于网络,若无意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发送邮件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