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辛弃疾Xin Qiji贺新郎赏析

邑中园亭,僕皆为赋此词。一日,独坐停云,水声山色,竞来相娱。意溪山欲援例者。遂作数语,庶几彷彿渊明思亲友之意云。

邑中1

(邑中:辛弃疾晚年被迫投闲置散,侨居江西上饶,后再迁到铅山(今属江西),这里应指铅山县。)

园亭,僕皆为赋此词。一日,独坐停云2

(停云:辛弃疾当时在铅山瓢泉旁筑了新居,其中有停云堂,是取陶渊明《停云》诗意。)

,水声山色,竞来相娱。意溪山欲援例3

(援例:引用或比照过去的例子。)

者。遂作数语,庶几彷彿渊明思亲友之意4

(渊明思亲友之意:晋陶渊明有《停云》诗四首,自序云:停云,思亲友也。)

云。

甚矣吾衰矣!怅平生、交游零落,只今余几?白发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间万事。问何物能令公喜?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

甚矣吾衰矣5

(甚矣吾衰矣:自歎衰老,出自《论语‧述而篇》: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

!怅平生、交游零落,只今余几?白发空垂三千丈6

(白发空垂三千丈:用李白《秋浦歌》典故:白发三千丈,缘愁似箇长。夸张的说法,隐含愁多。)

,一笑人间万事。问何物能令公喜?我见青山多妩媚7

(妩媚:本指女子姿态娇美,这里用作形容景致优美动人。)

,料青山、见我应如是8

(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新唐书‧魏征传》载唐太宗语:人言征举动疏慢,我但见其妩媚耳。魏征是唐太宗时的名臣,敢于直谏。这里作者说自己妩媚,隐以魏征自比。)

。情与貌,略相似。

多糟呀,我已经老迈了。生平交接过从的友人纷纷去世,如今还剩下多少知己,叫我如何不伤感?徒然留下三千白发,可笑的人间万事。试问有甚么事能令你高兴的?我见青山觉得它妩媚可爱,想青山见我,也应如此才对。因为我与它们,从内心到外表都相似呀!

一尊搔首东窗里,想渊明、停云诗就,此时风味。江左沉酣求名者,岂识浊醪妙理?回首叫云飞风起。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知我者,二三子。

一尊搔首东窗里9

(一尊搔首东窗里:尊,同樽。搔首,用手搔发,形容心有所思的样子。陶渊明《停云》诗:静寄东轩,春醪独抚。良朋悠邈,搔首延伫。搔,粤:[苏sou1];普:[sāo]。)

,想渊明、停云诗就10

(想渊明、停云诗就:想像陶渊明写好《停云》诗时。就,完成。)

,此时风味。江左沉酣求名者11

(江左沉酣求名者:江左,约当今江浙一带,指当时偏安南方的朝廷。沉酣求名者,醉心功名利禄的人。)

,岂识浊醪妙理12

(岂识浊醪妙理:醪,浊酒。怎懂得喝酒的妙处。杜甫《晦日寻崔戢李封》:浊醪有妙理,庶用慰沉浮。醪,粤:[卢lou4];普:[láo]。)

?回首叫云飞风起。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13

(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典出《南史‧张融传》:融常歎曰:不恨我不见古人,所恨古人不见我。)

。知我者,二三子14

(知我者,二三子:典出《论语.述而》:二三子以我为隐乎?)

想从前陶渊明对着东窗搔首期待,举杯独饮,写作思念亲友的《停云》诗时的感受,大概就跟我此时一样。不过东晋同时期那些沉醉酒乡却又追求名利的俗子,又哪知道渊明酣饮浊酒的妙理!回头叫风云飞起来,我不恨自己见不到陶渊明般的古人,只恨古人见不到我的清狂豁达。了解我的,只是几位知心朋友。

赏析

辛弃疾充满爱国热忱,二十多岁时带领义军投奔南宋,以为可尽忠报国,光复中原,可惜终其一生都不能完成北伐志愿。他文武双全,英雄既无用武之地,在投闲置散之时,就寄情写作。除了写报国的志愿,他的词有很多不同的内容和风格,如田园风光、日常生活、人情世态、生活感受、爱情故事,甚么都可以写。辛弃疾写闲居生活的作品,虽没有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逼人气势,却另有一种趣味。《贺新郎》(甚矣吾衰矣)就是这类作品。

这首词是辛弃疾第二次被贬后,在江西铅山居所中停云堂所写。词的起头即发出慨歎:甚矣吾衰矣!说自己已年迈力衰,回顾一生,与自己相知相交的人很少,如今只剩几个?辛弃疾一向看不惯官场上的苟安风气,知交寥寥可数。他写这首词时已五十九岁,又谪居多年,故交零落,因此发出这样的慨歎。再回想自己年少时铁马渡江,转眼已成衰翁,事业无成,能不令人惆怅?下面引李白诗:白发三千丈,加入空垂二字,表示自己磋砣岁月,一事无成,更加无奈,对人间万事只能付之一笑了。这一笑似淡淡道来,稍作开解,却包含了无限苍凉和怨愤。问何物能令公喜一句再作设问,似乎人间事已没有甚么值得辛弃疾喜悦的了。他却把焦点一转,投到眼前的山水景色上。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是备受讚赏的名句。辛弃疾在人世找不到知交,便只好以眼前青山暂代,互相观赏,相交相知。史书载唐太宗曾称讚魏征妩媚,辛弃疾是以魏征自比,但只有青山知道他的抱负了。我国古代文人常在失意之时寄情山水,聊以慰借心灵。辛弃疾在此之上又另有特别的角度,除了自己看山,又想像青山也在看自己,认为自己一样妩媚,可说是重新肯定自己,对自己的一种勉励。

词的下阕先由饮酒着笔,辛弃疾写自己对酒思友,就与陶渊明当日写《停云》诗的心情相仿。这里化用了《停云》的诗句:静寄东轩,春醪独抚。良朋悠邈,搔首延伫融为下阕第一句,既表示自己思友之情,也有以陶渊明自况之意。东晋时期朝廷偏安江左,朝政腐败,陶渊明宁愿弃官归隐。南宋局势也有相似之处,辛弃疾在词中写江左沉酣求名者,岂识浊醪妙理,既承上指东晋时官场中沉醉名利的人,根本不了解陶渊明宁在乡间饮浊酒的心态;也暗指南宋朝廷中人也是利欲薰心,与自己志向不同。不过他仍是未能完全放弃恢复国土的壮志,接着一句回首叫云飞风起,可见他仍盼有东山再起的一天。下面两句又用了一个特别的角度去肯定自己: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一般读书人都会仰慕一些古人,常作吾生也晚之歎,辛弃疾却另闢蹊径,不恨见不到古人,只恨古人看不到自己的狂放。这两句与上阕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的心态相似,但更多了一份愤慨,宁自许为狂,有我行我素之意。最后以只有二三知己便已满足作结。

辛弃疾的词,除了有广泛的内容,在写法上也有很大的发展。苏轼的词扩大了宋词的境界,他以诗为词,题材多样化。辛弃疾再进一步,被指以散文的写法来写词,甚至日常对话都可写进词里。他又喜欢用典,像这首《贺新郎》便引用多个典故,包括陶渊明、李白、杜甫的诗句。再者,辛词所引不单有前人诗赋,更会有经、史、子中的散文语句。到他手里,词的语言可谓变化多端。像这首《贺新郎》第一句甚矣吾衰矣就像散文句多于诗句。这句出自《论语.述而》: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词的最后两句知我者,二三子其实也出自《论语.述而》:二三子以我为隐乎?既隐含古人之志,又有如日常用语,不懂典故也不会影响理解词意。这又是辛词高明之处。

作者/出处

辛弃疾

辛弃疾,生于宋高宗绍兴十年,卒于宋宁宗开禧三年(一一四〇──一二〇七),字幼安,号稼轩居士,山东历城(今山东济南)人。生于金人占领的北方,二十二岁率两千余众,起兵抗金,任天平节度使耿京掌书记,其后南下归宋。历任滁州(今安徽滁县)知州、转运副使、绍兴知府兼浙东安抚使、隆兴知府兼江西安抚使、龙图阁待制。辛弃疾慷慨有大略,力主恢复中原,因此遭主和派排斥,晚年不得志,愤郁而终。

辛弃疾是南宋豪放派著名词人,以悲壮激烈的情感和不寻常的经历开拓了词的领域,与苏轼齐名,人称苏、辛。有元大德元年(一二九七)广信书院刊十二卷本《稼轩长短句》传世。

创作背景

《贺新郎》是词牌名,又名《金缕曲》、《乳燕飞》等。此调最早见于《东坡乐府》所收苏轼词,原名《贺新凉》,后来将凉字误作郎字。

据邓广铭《稼轩词编年笺注》考证 ,此词约作于宋宁宗庆元四年(一一九八)左右。辛弃疾投奔南宋后,最初虽得到宋主赏识,但因南宋君主的苟安心态,他在二十年间只做过些地方小官,到四十岁左右更因被弹劾而闲居乡间,此后在江西过了近二十年的隐居生活。这首词就是他第二次被贬后,在江西铅山居所中停云堂所写。这首词前有序,说此词庶几彷彿渊明思亲友之意云。东晋陶渊明有《停云诗》,说是思亲友也,辛弃疾在序中说明此词有类似陶诗的用意。这首词与其说是怀念亲友,不如说是借慨歎知交零落,抒发自己失意于政治,寄情山水的情怀。

本站内容来源于网络,若无意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发送邮件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