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陈子昂Chen Zi-ang登幽州台歌Song on Ascending the Youzhou Tower赏析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前不见古人1

(古人:指古代的圣贤。)

,后不见来者2

(来者:指后世的贤人。)

前不见古代的圣君豪杰,后不见来世的明主贤人。Ahead, I see no ancient sages,Nor behind, those sages yet unborn.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念天地之悠悠3

(悠悠:长久、绵远无期。)

,独怆然4

(怆然:悲伤悽凉的样子。怆,粤:[创tsong3];普:[chuàng]。)

而涕下!

登楼远眺宇宙苍苍茫茫,孤独的我止不住流泪悲伤。While, on and on, heaven and earth shall roll,Alone I stand, tears a-falling, forlorn.

赏析

这是一曲感情深沉、震撼心灵的慷慨悲歌。它抒发了作者怀才不遇的悲愤,也唱出了帝制时代遭受压抑的济世之士的共同心声。

它以时间上的千秋万代、空间上的大地高天,构成无限辽阔、古今茫茫的意境,目尽浩渺宇宙,思接过去未来。人们只要把这种意境和作者写作此诗时的特定地点、特定处境稍作联系,即足以想像出作者本人以及古往今来万千不遇者的悲剧,从而生无限感慨。

这首诗的一二两句天空地阔,茫茫无际。三四两句写的却是诗人自己那徘徊伤感、怆然涕下的孤独、渺小形象。这种强烈的对比,显示出宇宙的永恒,岁月的不息和人生的短暂,以及不能利用这短暂人生有所作为的悲哀。

|

作者/出处

陈子昂

陈子昂,生于唐高宗显庆元年,卒于唐武后天册万岁元年(六五六──六九五)。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射洪)人。子昂出身于富豪之家,少尚气节,喜纵横、神仙之术。后闭门读书,遍览经史百家。高宗开耀二年(六八二)中进士,历任麟台正字令、右拾遗,世称陈拾遗。陈子昂直言敢谏,所论多切中时弊。两度从军塞上,曾随武攸宜征契丹,对边防军事,颇多见解。后解职归里,为段简所害,冤死狱中。子昂论诗,推崇汉、魏风骨,批评齐、梁诗彩丽竞繁,兴寄都绝的弊病。其《感遇》三十八首、《登幽州台歌》等篇,意气激昂,风格高峻,开盛唐诗坛的新气象。有《陈子昂集》十卷。

创作背景

《登幽州台歌》选自《全唐诗》卷八十三。幽州台即蓟北楼,故址在今北京德胜门西北。这首诗是陈子昂在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六九六),随军北征契丹时于幽州所作。当时北征大军的前锋战败,主将武攸宜不仅不听从陈子昂退敌之策,并且把他降职。子昂感慨万分,发为吟咏,写下了这首悲壮苍凉的诗篇。

本站内容来源于网络,若无意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发送邮件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