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杜牧Du Mu泊秦淮Moored on River Qinhuai赏析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烟笼寒水月笼沙1

(烟笼寒水月笼沙:指烟雾和月色笼罩着江面和沙洲。)

,夜泊秦淮近酒家。

轻柔的烟雾和月色笼罩着寒水岸沙,夜间把船停泊在秦淮河边靠近酒家。Mist-clad, the coldish water! Moon-filled, the riverside sand!I moor for the night on the Qinhuai, where wining houses stand.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商女2

(商女:指以演唱歌曲为生的歌伎。)

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3

(隔江犹唱后庭花:江,即指秦淮河。后庭花,指《玉树后庭花》。南朝陈后主生活荒淫,编制《玉树后庭花》舞曲,整天与妃嫔饮酒作乐,不问政事,终于亡国。《旧唐书‧音乐志》称《玉树后庭花》为亡国之音。秦淮河两岸是繁华的游乐处所,酒家甚多,歌女在这里卖唱。这两句说,歌女不知亡国的历史,还在歌唱《玉树后庭花》。因歌声是从岸上传来,所以说隔江。)

欢乐场中的歌女不知道亡国的憾恨,隔着江水还在那里高唱《玉树后庭花》。O simple song-girls know not, the shame of a kingdom demised,Still sing from o’er the river, that song by the merry king’s hand.

赏析

流经古都金陵的秦淮河一带,六朝以来一直是纸醉金迷之地。这首诗写夜间停泊时的所见所感,除了前两句描绘出清寒迷茫的自然景色外,主要用后两句来突出隔江的酒家歌女仍在演唱被称为亡国之音的《玉树后庭花》。诗人这时听到这歌声的感受,正如唐太宗所讲的话:将亡之政,其人心苦然;苦心相感,故闻之则悲耳。唐代不可避免的衰亡,已在诗中隐隐地出现了。

作者/出处

杜牧

杜牧,生于唐德宗贞元十九年,卒于唐宣宗大中六年(八〇三──八五二),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孙,文宗太和二年(八二八)进士,举贤良方正科。初任江西团练判官,历任监察御史、黄州、池州及睦州刺史,官至中书舍人,杜牧性格疏野放荡,常寄情声色,然处事秉性刚且不阿,敢论列时事,指陈利病,有济世救国抱负。

杜牧工诗、赋、古文,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杜牧擅长抒情写景的绝句和借古讽今的咏史诗,风格豪爽清丽。他也好谈兵法,曾注《孙子》。有清嘉庆六年(一八〇一)德裕堂刊本清冯集梧注《樊川诗集》二十四卷、《外集》、《别集》各一卷、《诗补遗》一卷及《本传》一卷传世。

创作背景

《泊秦淮》选自《全唐诗》卷五百二十三。泊,船只停泊。秦淮,河名,穿金陵城(今江苏南京)而入长江。这是一首即景抒怀诗,作者在诗中除了描写秦淮河的夜色外,又借着商女的歌声慨歎沉沦的国运。

本站内容来源于网络,若无意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发送邮件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