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苏轼Su Shi惠崇春江晚景赏析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竹外1

(竹外:竹林之外。)

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蒌蒿2

(蒌蒿: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名白莴,初生时其茎可食。蒌蒿,粤:[留好的阴平声lau4hou1];普:[lóuhāo]。)

满地芦芽3

(芦芽:芦苇的嫩芽,可食用。)

短,正是河豚4

(河豚:一种海鱼,肉味鲜美,但肝脏、生殖腺和血液有剧毒,要很小心处理才可食用。)

欲上5

(上:春天,河豚由海入江产卵,随湖水逆江而上。)

时。

赏析

一首好的题画诗,能通过语言的形式再现画面的形象、意境,但又不是对画面简单的描述,同时还要表现出诗人所独有的思想、感情,苏轼的这首诗便具备了这些特点。

首先诗人展示了惠崇这幅画的画面的布局:几枝桃花处于竹丛之外,江中几只戏水的鸭子为画面的主体。近岸处还有满地蒌蒿和新出嫩芽的芦苇。诗人想起河豚喜食蒌蒿、芦芽,因而联想到在这春天的时候,河豚大抵也准备由海入江了。

诗的前三句写了六样景物:竹子和竹外开放的桃花、江水和水上浮游的鸭子、布满地面的蒌蒿和新出嫩芽的芦苇。这些应当都是画中所有。分别来看,第一句写的是地面景;第二句写的是江上景;第三句写的是岸边景。从这三句诗,大致可以想见这幅画的取景和布局。诗人精要地再现了画面的形象,但他并没有被原画所囿,还表现了画笔所难以表达的感觉和事物。诗人在欣赏惠崇这幅画时所以产生水暖鸭先知的想像,是因为画面本来有水有鸭,更从桃花开,芦苇生所显示的季节而想到江水的温度和鸭子的感知。至于诗人之写河豚欲上,则是靠经验和判断才能预言。诗人知道河豚食蒿、芦便会长得肥美、初生的蒿、芦又可作鱼羹的材料,这是通过诗人的想像和联想得之于视觉之外、得之于画面之外的。

题画诗是题在画上的,应当做到诗与画两相辉映,成为珠联璧合的整体;同时,作为一篇文学作品,它又应当离开了画仍不失其独立的艺术生命。今天,尽管人们早已看不到惠崇的这幅画了,而苏轼的这首诗却依然是众口传诵的名篇。不必看画,只从这首诗所再现的景物美、所创造的意境美,从诗人所表露对生活的感受,读者自会被深深吸引,受到感染。

作者/出处

苏轼

苏轼,生于北宋仁宗景祐三年,卒于北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一〇三六──一一〇一)。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北宋仁宗嘉祐二年(一〇五七)进士。初任福昌主簿,历密州、徐州、湖州知州,后因乌台诗案,涉作诗讽刺朝政被贬黄州团练副使。北宋哲宗元祐七年(一〇九二),官至礼部尚书,其后屡遭贬谪,终任朝奉官。政治上,苏轼反对王安石的新法。任地方官时,关心百姓疾苦,有治绩。

苏轼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一生着述丰富,散文、诗、词、书画皆有卓越成就。其文纵横挥洒,其诗奔放豪迈,清新畅达,富于理趣,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突破了唐五代词绮艳柔靡的传统,开创豪放词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在我国文学史上影响深远。有明万历三十四年(一六〇六)吴兴茅维刊本《东坡全集》七十五卷和《四部丛刊》据南宋刊本影《经进东坡文集事略》六十卷传世。

创作背景

这是苏轼在神宗元丰八年(公元1085)在汴京(今河南省开封市)写的一首题画诗。他所题的,是宋初名画家惠崇的一幅画。惠崇是一位僧人,工画水禽,特别擅长绘画水乡景色,点缀鹅雁、鹭鸶等,人称惠崇小景。这首诗所提的画,是一幅以春天景物为背景的鸭戏图。《惠崇春江晚景》共二首,这里选的是第一首。此诗又题作《惠崇春江晓景》或《书衮仪所藏惠崇画》。

本站内容来源于网络,若无意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发送邮件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