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南北朝乐府敕勒歌赏析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敕勒川1

(敕勒川:川,平川、平原。南北朝时期,敕勒族聚居的地方,在现在的甘肃、内蒙一带。敕,粤:[斥tsik7];普:[chì]。)

,阴山2

(阴山:在内蒙古自治区的北部,现在叫大青山。)

下。天似穹庐3

(穹庐:圆顶毡帐,是游牧民族住的帐房,俗称蒙古包。穹,粤:[穷kung4];普:[qióng]。)

,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4

(见:同现。)

牛羊。

在敕勒川以及阴山的下方,天空就像是一个大大的帷帐,笼罩了四面的原野。天空如此高远,仅见一片青蓝色的苍茫,辽阔的平野看不到边际。大风吹过,长草暂时低垂,一群群的牛羊从原野中出现。

赏析

《敕勒歌》为北方民歌代表作,雄浑自然,短短数句描绘出北方壮丽的景致,如在眼前;无际的平野彷彿以天为帐,一眼望去,天地但感辽阔苍茫。末句是神来之笔:由于长草太过茂盛,竟然掩盖了低头吃草的牛羊,等大风吹过瞬间才惊见无数身影,吹、低、见三字,互为因果,带出了北人的豪迈之气,和一幅生动传神的游牧图!原野和大地本是游牧民族赖以为生的资产,土壤丰饶,便能使健儿们活力充沛。本诗虽然简朴,却有雄壮之气,并充满一股真挚的情感。

作者/出处

南北朝乐府

南北朝乐府包括魏晋南北朝时期南北两地的民间歌谣。南朝乐府民歌指由南朝乐府官署采集并保存下来的歌诗,流行于长江中游和下游一带。这些民歌大部分收入宋朝郭茂倩所编《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中,原作者不详。北朝乐府民歌则是北魏以后(三八六年后)北方民族用汉语写成的作品,以描写大漠的风光和少数民族的生活为主。收于《乐府诗集‧杂歌谣辞》。

内容方面,由于南北地理、气候和民风各异,因此两地民歌自闢蹊径。大抵北朝民歌声调高亢粗豪,南朝民歌轻柔细緻;北朝民歌风格激昂奔放,南朝民歌风格幽怨含蓄,歌辞清丽婉转。

创作背景

《敕勒歌》选自《乐府诗集》卷八十六,是北朝敕勒族的一首民歌。敕勒,又名铁勒,种族名,为匈奴族的后裔,北齐时居于朔丹(今山西北部)一带。这首民歌描绘了辽阔的草原景象和北方民族的游牧生活,文字简朴,格调沉雄。

本站内容来源于网络,若无意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发送邮件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