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周易》天尊地卑赏析

天尊地卑,干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刚柔断矣。方以类聚,物以羣分,吉凶生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

天尊地卑1

(天尊地卑:天在上故为尊;地在下故为卑。)

,干坤定矣2

(干坤定矣:天为干、地为坤的性质就确定了。干:干卦。坤:坤卦。)

。卑高以陈3

(卑高以陈:地卑天尊的层次陈列形成。)

,贵贱位矣4

(贵贱位矣:卦爻由下至上的贵贱层次也就各安其位了。贵:上。贱:下。位:各安其位。)

。动静有常5

(动静有常:干动坤静,各有其常性规律。动:干、阳主动。静:坤、阴主静。常:常性和规律。)

,刚柔断矣6

(刚柔断矣:卦爻中阳爻的刚性和阴爻的柔性就区分清楚了。刚:阳爻为刚。柔:阴爻为柔。断:区分、区别。断,粤:[锻dyun3];普[duàn]。)

。方以类聚7

(方以类聚:各以品类相同而聚合。方:四面八方,引伸为各种之意。)

,物以羣分8

(物以羣分:各依物种不同而区别。分:区分、分辨。)

,吉凶生9

(吉凶生:吉和凶就发生了。吉:得为吉。凶:失为凶。)

矣。在天成象10

(象:天文,指天上日月星辰晦明等一切现象。)

,在地成形11

(形:地理,指地下山川草木鸟兽等一切形态。)

,变化见12

(变化见:变化呈现在卦爻之中。见:音义同现。)

矣。

天在上而尊贵,地在下而卑微,干卦象征天,坤卦象征地就由此决定了。天地间万事万物由卑下到高大,杂然并陈,就是卦中的六爻所象征的贵贱之位了。万物的运行,动静有常态,卦中阳刚之爻和阴柔之爻就判断出二者的截然不同了。宇宙万物性向不同而同类相聚,物各以其群而以类相分,同于君子同于善的事物则吉,同于小人同于恶的事类,则兇就产生了。在天成就日月星辰昼夜晦冥的现象,在地成就山川河岳动植高下诸般的形态,而人世间万事万物错综复杂的变化,也就显现出来了。

是故刚柔相摩,八卦相荡,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日月运行,一寒一暑,干道成男,坤道成女,干知大始,坤作成物。干以易知,坤以简能,易则易知,简则易从。

是故刚柔相摩13

(刚柔相摩:阳刚阴柔相互感应变化。摩:变化、转化之意。)

,八卦相荡14

(八卦相荡:八卦相推相叠。八卦:《周易》中的八种具有象征意义的基本图形,每个图形用三个分别代表阳的——(阳爻)和代表阴的——(阴爻)组成。名称是:干、坤、震、巽、坎、离、艮、兑。相传是伏羲所作。荡:叠加、互换。)

,鼓15

(鼓:鼓动,雷霆运行之貌。这里指由震雷、离电鼓动了万物的生机。)

之以雷霆,润16

(润:滋润。指巽风、坎雨滋润万物的生长。)

之以风雨。日月运行,一寒一暑,干道成男17

(干道成男:阳刚的干道,产生了阳性的生物。男:不单指男人,引伸为纯阳之体。)

,坤道成女18

(坤道成女:阴柔的坤道,产生了阴性的生物。女:不单指女人,引伸为纯阴之体。)

,干知大始19

(干知大始:干的智慧是生成万物的源头。干:六爻卦之干卦。知:智慧、智性。大:音义同太,一也。始:起也,源也。知,粤:[志zi3];普:[zhì]。大,粤:[太taai3];普:[tài]。)

,坤作成物20

(坤作成物:坤的作用在长育万物。坤:六爻卦之坤卦。成物:赐予其形质。)

。干以易知21

(干以易知:干阳的作用以平易为它的知性。易:平易。易,粤:[义ji6];普:[yì]。)

,坤以简能22

(坤以简能:坤阴的作用以简易为它化成万物的功能。)

,易则易知23

(易则易知:由于平易故容易为人所了解。两个易音义都与平易之易一样。知:了解。)

,简则易从24

(简则易从:由于简易才容易为人所遵从。)

所以阳刚和阴柔相互排斥吸引,八卦所代表的八种天地间的基本物象,不停地相互推荡,由是产生了宇宙各种复杂现象。以雷霆之气,鼓动万物的生机,以风雨疏散润泽万物的气机,日月的运行就构成了人间的昼夜寒暑,代表天的干,构成男性的象征,代表地的坤,构成女性的象征。干为天,代表时间,故知天地之大始;坤为地代表空间,故能作成万物。干为天昭然运行于上而昼夜攸分,是容易让人了解的,坤为地浑然化为万物,是以简易为其功能的。容易则易于知解,简易则容易遵从。

易知则有亲,易从则有功,有亲则可久,有功则可大。可久则贤人之德可大则贤人之业。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

易知则有亲25

(易知则有亲:容易为人所知,彼此才会亲和融洽。亲:亲和、融洽。)

,易从则有功26

(易从则有功:容易为人所遵从,做事才会有功效。功:功效、成果。)

,有亲则可久27

(可久:可以持久。)

,有功则可大28

(可大:可以发展远大。)

。可久则贤人之德29

(贤人之德:贤德人的美德。)

可大则贤人之业30

(业:志业,事业。)

。易简而天下之理31

(天下之理:天下万物的事理法则。)

得矣,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32

(成位乎其中:造化成就于天地之中。其:指天地。)

矣。

容易使人了解则有人亲附,容易遵从,则行之有功。有人亲附则可以长久,有能成功则可以创造伟大的事业。可以长久的,是贤人的德泽;可以成为伟大的,是贤人的功业。《易经》的道理即是如此简易,而能包含天下的道理,能知天下的道理,则能领悟天下万物的变化之道,那么人就能在天地宇宙间确立其地位了。

赏析

《天尊地卑》作为《系辞传》上篇的第一章自有其重要意义,主要言明了天地和万物的矛盾对立、运动变化,都可用八卦以象之。而天道平常、地道简易,贤人之德在于适应天道之规律,贤人之业在于利用地道之功能。

全文可分成三段,由天尊地卑至变化见矣为第一段。主要说明宇宙之中,天的位置至高无上、地的位置最为低下,干、坤二卦就是根据天高地低的模型建构起来的。干坤既定,于是动静、刚柔、吉凶等事理亦由此产生。干坤之定,使天形成日月星辰昼夜晦冥等现象,在地形成山川河岳动植高下等各种形态,人世万事万物错综复杂之变化也因以呈现。第二段从是故刚柔相摩至坤作成物。讲述了宇宙间,由于阴阳二性不停地切摩变化,以及八卦所代表的天地间的八个基本物象不断地鼓动变化,因而产生了宇宙万有。第三段由干以易知至文末。言明天之运行及昼夜变化等容易令人了解,地化万物则以简易为其功能。故天之容易令人理解就有人亲附,地简易让人遵从故行之有功;有人亲附则长久,行之有功则可以缔造伟大事业。贤人之德业均系于此等《易经》的道理,故《易》理简易,包含天下道理,则知此理则可以成就不朽了。

约言之,《天尊地卑》一文提出及论证了《系辞传》的对于宇宙世界、社会、人生、价值、道德、动静等观念,说明了作易的缘起,干道、坤道、干知、坤作、易知、简能、易从、有亲、有功、可久、可大、贤德、贤业等原则和相互关系,建立了以干、坤二卦为基础的《易》学卦象思维的总纲,说明社会秩序的合理性。这可见出作者所处时代的高水平哲学思想。

就艺术角度言之,此文颇有特色。论证方法方面,用了分层呼应论证法,干以易知,坤以简能说明干、坤的总体特点,接着易则易知呼应干以易知句,简则易从呼应坤以简能句,解释易、简的特色。继而易知则有亲呼应易则易知,易从则有功呼应简则易从,说明易知、易从的好处。有亲则可久呼应易知则有亲,有功则可大呼应易从则有功,续说有亲、有功的好处。可久则贤人之德呼应有亲则可久句,可大则贤人之业呼应有功则可大,言明可久、可大是贤人之德业。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两句则呼应最前干以易知,坤以简能之纲目。如此分层呼应论证,结构明晰谨严。本文又用了举例论证法,如是故刚柔相摩至坤作成物一段,是故刚柔相摩,八卦相荡是分论点,然后鼓之以雷霆以下至坤作成物都是举例论证,以雷霆、风雨之产生,寒暑四季的变换,干道坤道化生相关属性的事物,最后归结干知大始,坤作成物,说明万物由刚柔切摩、八卦激荡所衍生。

本文也用了对偶句法。如方以类聚,物以羣分、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干以易知,坤以简能等都属对偶句。还用了较有特色的扇对法,如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刚柔断矣四句就是扇对,卑高以陈对动静有常,贵贱位矣对刚柔断矣。对偶的使用使文章字句整饬工整,富于文采,耐人寻味,而《系辞传》此等对偶的使用,对后世汉赋、骈文的形式产生影响。

综观全文,言简意赅,意义深远,可称得上言近旨远。而全文章以四言为主,使文章短小精悍、富于节奏感。凡此俱是《天尊地卑》一文不可多得的艺术特色,对后世散文、诗歌俱有深远影响。

作者/出处

《周易》

《周易》是我国古代重要典籍之一,与《诗》、《书》、《礼》、《乐》及《春秋》合称六经。《周易》此名称从狭义的角度是《易经》一书,自广义来看除指《易经》外,还包括解释《易经》的《易传》。《易经》和《易传》出现于不同时代,两者性质也并不相同。有人认为,《易经》是先由伏羲氏作八卦,然后周文王将八卦重为六十四卦,并系上卦爻辞,也有人说卦爻辞是周公所作。叶福翔《〈周易〉思想综合分析——兼论〈周易〉成书年代及作者》(《周易研究》1995年第4期)一文则认为《易经》非周公所作,也非出自孔子,而认为︰《易经》草创于殷商、渐成于西周、编定于孔子。

《天尊地卑》节录自《周易.系辞上》第一章,系辞属于《易传》的内容。《易传》是注释和阐发《周易》的着作之通称。《易传》共包括七种十篇,即《彖传》上下篇、《象传》上下篇、《文言传》、《系辞传》上下篇、《说卦传》、《序卦传》和《杂卦传》。自汉代起,这七种十篇被称为十翼。翼是辅助的意思,表示它们是帮助理解《易经》的。司马迁《史记》认为《易传》是春秋末年孔子所作,后来遭到北宋欧阳修及清、近代学者的质疑。1973年底长沙马王堆出土帛书《周易》却记载了孔子晚年研究《易》的情况及孔子后世之士疑丘者,或以《易》乎?等话,证明了孔子对《周易》有所撰述,故学者认为孔子对《周易》有所撰述,并由其弟子笔录、整理,不断补充发展,成为《易传》之内容。由于经过其弟子等整理、发展,故《易传》十篇最后形成的年代并不一致,有些内容形成于战国中期,有些是战国末年,甚至有些是汉代初期。

创作背景

《天尊地卑》出自《易传》的《系辞传》上篇第一章。《易传》中的《系辞传》上下篇是总论《周易》和占筮之法大义的,又称为《易大传》,在各传中是最受重视。《系辞传》主要依据卦爻辞来通论《周易》大义,因而得名。有学者认为《系辞传》之编定当在汉初,但其主体内容应该在战国后期已出现。

本站内容来源于网络,若无意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发送邮件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