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薛瑄游龙门记赏析

出河津县西郭门,西北三十里,抵龙门下;东西皆层峦危峯,横出天汉。大河自西北山峡中来,至是,山断河出,两壁俨立相望。神禹疏凿之劳,于此为大。繇东南麓,穴巖构木,浮虚驾水为栈道,盘曲而上。

出河津县西郭门1

(河津县西郭门:河津县:在山西省西南部,黄河以东,汾水北岸;后魏时叫龙门县,北宋时始改今名。郭门:外城门。《孟子‧公孙丑》篇: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外城叫郭。)

,西北三十里,抵龙门下;东西皆层峦危峯,横出天汉2

(天汉:即银河,典出《诗经‧小雅‧大东》的维天有汉,监亦有光之句。这里用以形容山峯之高。)

。大河3

(大河:即黄河。黄河在古时专称河,或称河水;后以河为大川之公称,乃称大河,又以其多沙而色黄,亦称黄河。源出青海,流经甘肃、宁夏、绥远、山西、陕西、河南、河北、山东等省入渤海,为我国第二大川。)

自西北山峡中来,至是,山断河出,两壁俨4

(俨:齐整貌;陶潜《桃花源记》有屋舍俨然之句。俨,粤:[染jim5];普:[yǎn]。)

立相望。神禹5

(神禹:即大禹,三代夏朝开国之君。他是古帝颛顼氏的孙儿,初封夏伯,亦称伯禹。尧时,天下有洪水,他的父亲鲧治水无功。舜时,他继承父业,水患乃平。后受舜禅为天子,即以初封之地夏为国号,史称夏禹。他定都安邑(今山西省的一县),南巡时死于会稽,在位八年,约当公元前二一九七年左右。因为他治水有功,后世尊奉为神,所以这里称为神禹。)

疏凿之劳,于此为大。繇6

(繇:同由。)

东南麓,穴巖构木,浮虚驾水为栈道7

(栈道:在绝险处傍山架木所成的路,叫做栈道。)

,盘曲而上。

出了河津县的西城门,向西北走三十里路,就到达龙门山下;东西两面都是重叠的冈峦和险峻的山峯,横亘着伸到天空。黄河从西北山峡中奔流出来,流到这里,山从中间断开,让河水通过,两岸峭壁齐整地相对而立。大禹疏河凿山的功劳,在这地方表现得最为伟大。从东南山麓起,巖石上凿了洞穴,架上木料,筑有一条高出水面的栈道,盘旋曲折地上去。

濒河有宽平地,可二三亩,多石少土。中有禹庙,宫曰明德,制极宏丽;进谒庭下,悚肃思德者久之。庭多青松奇木,根负土石,突走链接,枝叶疏密交荫,皮干苍劲偃蹇,形状毅然若壮夫离立,相持不相下。

濒河有宽平地,可二三亩,多石少土。中有禹庙,宫曰明德,制8

(制:形式、样子。)

极宏丽;进谒庭下,悚肃9

(悚肃:敬畏。悚,粤:[耸sung2];普:[sǒng]。)

思德者久之。庭多青松奇木,根负土石,突走链接,枝叶疏密交荫,皮干苍劲偃蹇10

(偃蹇:高貌。蹇,粤:[趼gin2];普:[jiǎn]。)

,形状毅然若壮夫离立11

(离立:对立。离,在这里作两解;《礼记‧曲礼》有离坐离立之句,注:离,两也。)

,相持不相下。

靠河有宽广平坦的一块地,大约二三亩,石头多,土很少。地中央有大禹的庙宇,叫做明德宫,形式极其宏壮富丽;走进院子里去看了看,心存敬畏地思念着大禹的功德,待了很久的时候。院子里很多青松和奇树,树根顶着土石,高出地面,纵横盘错地纠缠结连着,树上的枝叶有疏有密,交互成荫,树皮树干苍劲而高大,样子很坚挺,有些像大力士对敌,相持不下的神气。

宫门西南一石峯,危出半流。步石磴,登绝顶,顶有临思阁,以风高不可木,甃甓为之。倚阁门俯视,大河奔湍,三面触激,石峯疑若摇振;北顾巨峡,丹崖翠壁,生云走雾,开阖晦明,倏忽万变;

宫门西南一石峯,危出半流。步石磴,登绝顶,顶有临思阁,以风高不可木,甃甓12

(甃甓:用砖石堆砌。甃甓,粤:[咒僻zau3pik7];普:[zhòupì]。)

为之。倚阁门俯视,大河奔湍13

(湍:急流。湍,粤:[teon1];普:[tuān]。)

,三面触激,石峯疑若摇振;北顾巨峡,丹崖翠壁,生云走雾,开阖晦明,倏忽万变;

宫门西南有一石峯,伸到河心的上空,形势极险。踏着盘路的石磴,登上石峯的绝顶,顶上有座临思阁,因为山高风大,不能用木料建筑,才完全用砖石堆砌的。倚着阁门望望下面,黄河里奔腾着的急流,向三面冲击,这石峯都彷彿给震动得摇晃起来;北面看看那巨大的山峡,赤红的悬崖,翠绿的峭壁,冒出了岫云,飘动着迷雾,忽而散开,忽而聚拢,忽而明亮,忽而昏暗,转瞬之间,就有千万次的变化;

西侧连山宛宛而去;东视大山,巍然与天浮;南望洪涛漫流,石洲沙渚,高原缺岸,烟村雾树,风帆浪舸,渺茫出没,太华、潼关、雍、豫诸山,彷佛见之;盖天下之奇观也。

西侧连山宛宛14

(宛宛:宛延曲折地。《史记‧司马相如传》有宛宛黄龙句,注:宛宛,屈伸也。)

而去;东视大山15

(大山:指太行山,主峯在山西省晋城县南。)

,巍然与天浮16

(巍然与天浮:巍然:形容高的样子。与天浮:等于说与天相接。)

;南望洪涛漫流,石洲沙渚,高原缺岸,烟村雾树,风帆浪舸,渺茫出没,太华、潼关、雍、豫17

(太华、潼关、雍、豫:太华:即华山,在陕西省华阴县南,为五岳中之西岳。潼关:关名,今为县,关城雄峙,即今县城,在山西、河南、陕西三省交界,地属陕西,自古为军事要隘,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概。雍:古州名,地当今陕西省。豫:古州名,地当今河南省。)

诸山,彷佛见之;盖天下之奇观也。

西面看看那些连緜的山峦,宛延曲折地一路远下去;东面看看太行山那么高,都和天接连起来了;南面看看那惊险的洪涛,漫长的巨流,水里的石洲和沙渚,陆上的高原和弯曲的河岸,荒村的炊烟,野林的尘雾,张起风帆在浪涛里颠簸着的船只,渺渺茫茫地一会儿出现一会儿又没了,太华、潼关,以及陕西河南境内的那些山,都也影影绰绰地看得到;这真是天下的奇观了。

下磴道石峯,东穿石崖,横竖施木,凭空为楼;楼心穴板,上置井牀、辘轳,悬繘汲河。凭栏槛,凉风飘潇,若列御寇驭气在空中立也。复自水楼北道,出宫后百余步,至右谷;下视窈然。东距山,西临河谷,南北涯相去寻尺,上横老槎为桥,蹐步以渡。

下磴道石峯,东穿石崖,横竖施木,凭空为楼;楼心穴板,上置井牀18

(井牀:井口周围的木栏。)

、辘轳,悬繘19

(繘:汲水用的大绳索。繘,粤:[核wat9];普:[yù]。)

汲河。凭栏槛,凉风飘潇,若列御寇驭气在空中立也20

(列御寇驭气在空中立也:列御寇:战国时哲学家,郑(今河南省地)人,其学术本于黄帝老子。驭:同御;气,在这里作风解。驭气,即乘风的意思。旧时传说列子能乘着风在空中行走,见《庄子‧逍遥游》篇: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驭,粤:[预jyu6];普:[yù]。)

。复自水楼北道,出宫后百余步,至右谷;下视窈然21

(窈然:幽深的样子。)

。东距山,西临河谷,南北涯相去寻尺,上横老槎22

(槎:树的枝干。槎,粤:[茶caa4];普:[chá]。)

为桥,蹐步23

(蹐步:小步。蹐,粤:[炙zik8];普:[jí]。)

以渡。

踏着盘路的石磴走下石峯,向东穿过石崖,那里有一座用木头一横一竖凭空搭盖的楼;楼的中央是中空的木板,上面装置了井牀和辘轳,緜了绳索以汲取河里的水。倚着围栏,凉风飘然吹来,觉得好像列御寇乘风在空中立着一样。再从水楼向北走,离开宫后有一百多步光景,便到达一个石谷,望望下面很幽深。东边靠着山,西边挨着河,这石谷的南北岸相隔有八尺,上面横着一根枯树的枝干当桥,用小步可以渡过去。

谷北二百举武,有小祠扁曰后土;北山陡起,下与河际。遂穷祠东,有石龛窿然若大屋,悬石参差,若人形,若鸟翼,若兽吻,若肝肺,若疣赘,若悬鼎,若编磬,若璞未凿,若矿未炉︰其状莫穷。悬泉滴石上,锵然有声。

谷北二百举武24

(武:半步。)

,有小祠扁曰后土25

(扁曰后土:扁:同匾。后土:土神名;《礼记‧月令》:中央土,其日戊己,其神后土。)

;北山陡起,下与河际。遂穷祠东,有石龛窿然26

(石龛窿然:石龛:中空的大石。窿然:高大隆起的样子。龛,粤:[kān];普:[tà]。窿,粤:[龙lung4];普:[lóng]。)

若大屋,悬石参差,若人形,若鸟翼,若兽吻,若肝肺,若疣赘,若悬鼎,若编磬27

(编磬:古乐器名,《三礼图》载:股广三寸,长尺三寸半,十六板同一笋虡者,谓之编磬。)

,若璞未凿,若矿未炉28

(炉:这里用作动词,即冶鍊的意思。)

:其状莫穷。悬泉滴石上,锵然29

(锵然:摹声词。锵,粤:[枪coeng1];普:[qiāng]。)

有声。

从石谷向北走上百步,有一座小祠堂,匾上题着后土;北面的山又高又陡,山脚就是河岸。于是便从后土祠折向东边走去,有一隆起的石龛,像一座大屋,上面挂着许多不规则的石头,有的像人,有的像鸟翅膀,有的像兽嘴,有的像肝肺,有的像赘瘤,有的像悬鼎,有的像编磬,有的像没有修琢的璞玉,有的像没有冶鍊的矿物,它们那些奇形怪状,简直没法说得完。从上头流下来的泉水,滴落在石头上,发出锵然的响声。

龛下石纵横罗列︰偃者,侧者,立者;若牀,若几,若屏;可席,可凭,可倚。气阴阴,虽甚暑,不知烦燠;但凄神寒肌,不可久处。复自槎桥道由明德宫左,历石梯上。

龛下石纵横罗列:偃30

(偃:仰卧。)

者,侧者,立者;若牀,若几,若屏;可席,可凭,可倚。气阴阴,虽甚暑,不知烦燠31

(燠:很热。燠,粤:[郁juk7];普:[yù]。)

;但凄神寒肌,不可久处。复自槎桥道由明德宫左,历石梯上。

石龛下面也纵横罗列着很多石头:仰卧着的,侧着身子的,挺立着的;有些像牀,有些像茶几,有些像屏风;有些可以坐着的,有些可以扶着的,有些可以倚着的。空气阴凉,虽然大暑天,也不觉得烦热;但是待久了,心身都有点冷,所以还得离开。又从那个枯树枝干当桥的地方渡回去,经过明德宫的左边,登上石梯,

东南山腹有道院,地势与临思阁相高下,亦可以眺望河山之胜。遂自石梯下栈道,临流观渡,并东山而归。

东南山腹有道院32

(道院:道士修道的地方。)

,地势与临思阁相高下,亦可以眺望河山之胜。遂自石梯下栈道,临流观渡,并33

(并:沿着。)

东山而归。

便到达建筑在东南山腰的道院,地势和临思阁差不多高,也可以跳望河山的风景。于是从石梯走下栈道,在河上看看渡船,然后沿着东山回来。

时宣德元年丙午,夏五月某日。同游者杨景端也。

时宣德元年34

(宣德元年:宣德:明宣宗(朱瞻基)年号,元年为公元一四二六年。)

丙午,夏五月某日。同游者杨景端35

(杨景端:人名。)

也。

这次游龙门,是在宣德元年丙午,夏天五月某日。同游的伴侣是杨景端。

赏析

游记一类的文章,虽然记敍体裁,但却不重敍事,而在描写风景。本文记叙游历龙门山的胜景,并附带表扬大禹流河凿山的功绩;对于龙门山名胜的描摹刻画,极具功力,是一篇堪作模范的游记。

龙门山既是凿山开河的地方,其形势的奇、险,是可以想见的。所以作者就在奇、险二字上着力,极写龙门山之奇、之险。首段开头指出龙门山的地点,接着便按着游踪依次顺写下去。大河自西北山峡中来,至是,山断河出,两壁俨立相望,这是一奇。穴巖构木,浮虚驾水为栈道,盘曲而上,这是一险。庭多青松奇木……相持不相下,又是一奇。宫门西南一石峯……石峯疑若摇振,又是一险。在绝顶上向东、西、南、北四方远眺,看到许多地方,无一不奇,便在首段殿以盖天下之奇观也一句,正式点明龙门山的奇险。

次段仍继续写龙门山的奇、险:凭空为楼奇,驭气在空中立险;老槎为桥奇,蹐步以渡险;以下描画其状莫穷的那些石头,又无一不奇;在石龛下凄神寒肌,不可久处,再渡槎桥,上石梯,下栈道,又无一不险。

从本文的描写中,我们如果说龙门山的特点可以奇险二字包括,大致是不会错的。

末段记游历的时间及同游的伴侣,是游记中不可少的一笔。

作者/出处

薛瑄

薛瑄(公元一三九二——一四六四),字德温,号敬轩,明河津(今山西省的一县)人。永乐十九年进士,擢御史,因忤宦官王振,下狱论死,旋得释放。景帝(朱祁钰)嗣位,召起大理寺丞。英宗(朱祁镇)复辟,拜礼部右侍郎,兼翰林院学士,入阁参预机务。晚年致仕,卒后谥文清。明初理学,以他和曹端(月川)为最醇正,他治学一本程朱,以复性为主。尝说:圣贤之道自朱子后已大明,用不着再着作,只要躬行就可以了。他又是永乐以后的文学家,诗文沖澹高秀,吐言清拔,和一般理学家的作品不同。着有《读书录》《从政名言》《薛文清集》等书。

创作背景

龙门,山名;介于今山西河津县西北与陕西韩城县东北之间,有东山及西山,分跨黄河的两岸,形如门阙。相传大禹治水时,把黄河疏导到这里,为此山所阻,便凿以通流。《书经‧禹贡》有导河积石,至于龙门之句,注云:韩城县北有安国岭(按即龙门西山)。禹凿龙门,起于唐东受降城之东,自北而南,至此山尽。两岸石壁峭立,大河盘束于山峡间,至此山开峯阔,豁然奔放,声如万雷。此外,《水经‧河水注》及《魏土地记》均有关于龙门之记载。本文为作者与友人游龙门所记,选自《明文在》。

本站内容来源于网络,若无意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发送邮件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