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黄庭坚鹧鸪天赏析

黄菊枝头生晓寒,人生莫放酒杯干。风前横笛斜吹雨,醉里簪花倒着冠。

黄菊枝头生晓寒,人生莫放酒杯干。风前横笛斜吹雨,醉里簪花倒着冠1

(簪花倒着冠:戴上花,倒戴着帽。)

枝头绽放的黄菊,给秋晨带来了些许微寒。要得到人生的乐趣,就不要让酒杯常干。秋风秋雨中吹起长笛,乘醉给帽上插朵黄菊,反戴着帽儿也无妨。

身健在,且加餐。舞裙歌板尽清欢。黄花白发相牵挽,付与时人冷眼看。

身健在,且加餐。舞裙歌板2

(舞裙歌板:指唱歌跳舞。)

尽清欢。黄花白发相牵挽3

(黄花白发相牵挽:白头发上挽黄菊。白发,指老年人,是作者自喻。)

,付与时人冷眼看。

幸喜老身依旧健朗,就应该努力加餐饭。听听音乐,看看跳舞,照样可得到欣欢。白头发上挽黄菊,让庸人尽情冷眼相看。

赏析

一、这首词是作者因坐元祐党籍,被贬放西南荒僻之地时所作。词中作者塑造了一个狂士的形象。这形象是作者自己及其朋友史应之的形象,同时也是他们这类人物的形象,他们原本性格旷达,极有才学,但因不满庸俗社会的污浊与政坛的黑暗倾轧,只好摆脱世俗,故作狂态,以渲泄抑郁之情,或许有失消极颓废,但也刻画了另一种宁与菊花为伴,不愿同流合污的高洁形象。

二、开头黄菊二句,点明了时节,同时,说出自己的心情。重阳时节,本是饮酒赏菊的时日,但在作者看来,那黄色菊花的枝头却已露出一丝寒意,他便顿时联想到人生这一问题,人生易老,一去不返,作者似乎也感到人生的寒意。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曹操《短歌行》)于是,词人便要抓住这易逝的时光,及时行乐:千万别放过那杯中的美酒,定要让它樽樽皆干,点滴不剩。风前二句,极写出一幅狂士形象。在狂风四起斜吹雨的时候,迎风而立,吹响横笛;在醉态朦胧中,头插黄花,倒戴头冠。俨然是个放浪形骸,不畏风雨,骇世惊俗的人物。

三、黄花二句是说,在时人眼中,我们这种醉里簪花倒着冠的狂放行为,可能被视为行为无检或疯子,但是,我还是要让这美丽高洁的黄花与我这斑白的头发互相牵挽,让那些时人去侧目而视,冷眼相看。白发上插黄花,在时人眼中自然觉得有失大雅,因而侧目而视,甚至斥之为癫狂。但作者偏以相牵挽这样多情的字眼,让白发与黄花紧密相连,不舍不弃。为甚么?因为作者正是要在这白发戴黄花的独特形象中,显示出他绝不迎合时俗的精神。而且,从另一方面看,那金黄色的菊花,岂不是美丽、高洁的象征吗?那白发插黄花,岂不表明作者为求高洁而头发如霜终不悔,至今仍不愿迎合污浊的流俗吗?故而,词人不畏世俗的讥笑嘲讽,坚持要让黄花与白发相牵挽,并以依然故我之态,交给时人任他们去冷眼相看。真有点遗世独立的味道。

作者/出处

黄庭坚

黄庭坚,生于宋仁宗庆历五年,卒于宋徽宗崇宁四年(一〇四五──一一〇五)。字鲁直,号山谷,又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幼聪颖,博闻强记。宋英宗治平四年(一〇六七)进士。初任叶县尉,历任四京学官、国史编修官,因直言遭贬谪为涪州别驾,徽宗即位,任太平州知州,赵挺之执政时,被谗受拘禁于宜州(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宜山县),后死于此。

黄庭坚是江西诗派的创始人,作诗取法杜甫,强调用字要有来历,注重音调句法的变化。提倡夺胎转骨、点铁成金的诗法,黄庭坚与张耒、晁补之、秦观称苏门四学士,又与苏轼并称苏、黄。有宋干道(一一六五──一一七三)间刊本《豫章黄先生文集》三十卷传世。

创作背景

一、这首词根据其原题座中有眉山隐客史应之,和前韵,即席答之,知道是作者与史应之互相酬唱的作品。史应之,眉山人,落魄无检,题中称隐客,可见是个甘居山野,不求功名的人。

二、这首词是作者因坐元祐党籍,被贬放西南荒僻之地时所作。词中作者塑造了一个狂士的形象。

本站内容来源于网络,若无意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发送邮件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