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李商隐Li Shangyin李贺小传赏析

京兆杜牧为《李长吉集序》,状长吉之奇甚尽,世传之。长吉姊嫁王氏者,语长吉之事尤备。

京兆杜牧为《李长吉集序》1

(京兆杜牧为《李长吉集序》:京兆:府名,唐时治今陕西长安县。万年:旧县名,今长安县附近。杜牧(公元八零三──八五二),字牧之,晚唐诗人,进士,历任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史馆修撰、司勋员名郎及黄、池、睦、湖诸州刺史,晚年仕至中书舍人。为人刚直有奇节,但风流浪漫;诗以冶艳着称,七言律绝最工,可与李白、王昌龄鼎足而三,有《樊川集》二十卷。《李长吉集序》:即杜牧为李贺的诗集写的序文。)

,状长吉之奇2

(状长吉之奇:指杜牧在序中形容李贺的作品之神奇,序中有云:云烟绵联,不足为其态也;水之迢迢,不足为其情也;春之盎盎,不足为其和也;秋之明洁,不足为其格也;风樯阵马,不足为其勇也;瓦棺篆鼎,不足为其古也;时花美女,不足为其色也;荒国陊殿,梗莽丘壠,不足为其恨怨悲愁也;鲸呿鼇掷,牛鬼蛇神,不足为其虚诞幻也。)

甚尽,世传之。长吉姊嫁王氏者,语长吉之事尤备。

京兆杜牧所作《李长吉集序》,描写长吉的神奇非常详尽,社会上都传诵它。长吉的姊姊,嫁给王姓的,所说长吉的事情更加完备。

长吉细瘦,通眉,长指爪。能苦吟,疾书。最先为昌黎韩越所知。所与游者,王参元、杨敬之、权璩、崔植为密。每旦日出,与诸公游,未尝得题,然后为诗,如他人思量牵合,以及程限为意。恒从小奚奴,骑距驴,背一古破锦囊;遇有所得,即书投囊中。及暮归,太夫人使婢受囊,出之,见所书多,辄曰﹕是儿要当呕出心始已耳!上灯与食,长吉从婢取书、研墨、叠纸,足成之,投他囊中。非大醉及弔丧日,率如此;过,亦不复省。王、杨辈时复来探取写去。长吉往往独骑往还京雒,所至或时有着,随弃之,故沈子明家所余,四卷而已。

长吉细瘦,通眉3

(通眉:两眉相连,中间不断。)

,长指爪。能苦吟4

(苦吟:不怕劳苦地倾全力作诗,为苦吟。李贺及其同时的孟郊(字东野,公元七五一──八一四)贾岛(字浪仙,公元七七九──八四一),后世都称他们为苦吟诗人。)

,疾书。最先为昌黎韩越5

(韩越:(七六八──八二四),字退之,先世为昌黎(河北今县)人,后迁南阳(今河南沁阳县附近),故人称他韩昌黎。进士,仕至吏部侍郎。他是中唐诗人,唐宋古文八大家的首席,有集五十卷。据辛文房《唐才子传》说:贺……七岁能辞章,名动京邑。韩越、皇甫湜览其作,奇之而朱信,曰:若是古人,吾曹或不知;是今人,岂有不识之理。遂相过其家,使赋诗,贺总角荷衣而出,欣然承命,旁若无人,援笔题曰:高轩过。二公大惊,以所乘马命联镳而还,亲为束发。《新唐书‧李贺传》亦载此事,惟所敍较略。《高轩过》一诗,今存。)

所知。所与游者,王参元、杨敬之、权璩、崔植6

(王参元、杨敬之、权璩、崔植:王参元:濮阳人,进士,柳宗元有《贺进士王参元失火书》。杨敬之:字茂孝,弘农人,进士,官至工部尚书、国子祭酒。权璩:字大奎,略阳人,进士,官至监察御史、中书舍人。崔植:字公修,长安人,长庆初年,累官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出为华州刺史。)

为密。每旦日出,与诸公游,未尝得题,然后为诗,如他人思量牵合7

(思量牵合:思量:构思。牵合:牵链接合;指文辞之结构布局。)

,以及程限8

(程限:规格限制;指一定之章法规律。)

为意。恒从小奚奴9

(小奚奴:书僮。古时罪人子女从坐没入官为奴,其中年轻而有才智者为奚,见《同礼‧天官》序官注;后世即混称僕人为奚奴。)

,骑距驴10

(距驴:兽名,在他书一作距虚或駏驉,似骡而小,一说为牝骡牡马相配而生,一说就是驴。《唐书‧李贺传》作弱马。驉,粤:[虚heoi1];普:[xū]。)

,背一古破锦囊11

(锦囊:绣花丝袋。)

;遇有所得,即书投囊中。及暮归,太夫人使婢受囊,出之,见所书多,辄曰﹕是儿要当呕出心始已耳!上灯与食,长吉从婢取书、研墨、叠纸,足成之,投他囊中。非大醉及弔丧日,率如此;过,亦不复省。王、杨辈时复来探取写去。长吉往往独骑往还京雒12

(京雒:京:唐都长安。雒:即洛字,唐以洛阳为东都。)

,所至或时有着,随弃之,故沈子明13

(沈子明:李贺的朋友,官集贤殿学士,他曾给杜牧写信说:吾亡友李贺,元和中,义爱甚厚,日夕相与起居饮食。贺且死,尝授我平生所着歌诗,杂为四编,凡千首数。见杜牧为李贺诗集所作序文。)

家所余,四卷而已。

长吉人长细瘦,两眉相连,指甲很长,能不怕辛苦地倾全力来吟诗,写得非常之快。最早赏识他的是昌黎韩越,和他交游的,以王参元、杨敬之、权璩、崔植这几个人最为密切。每天同他们出游,并不是先想到题目,然后才做诗,像别人注意构思布局,和严守甚么规律限制那样的。常常带着书僮,骑着小马,背着一个又旧又破的綵丝织的袋子;遇到有佳句,就写下投到袋子里。等晚上回来,老太太叫侍婢接过袋子,把诗句倒出来,一见他所写的多,就说:这孩子是一定要把心呕出来才不写了啦!点上灯叫他吃饭,长吉从侍婢那里拿过所写的诗句、研墨、垒纸,整理成诗,投到另一个袋子里。不是大醉和弔丧的日子,大都这样;做过的诗,也不再想。王、杨等人常常是再来找到写了去。长吉往往自己骑马,往来长安洛阳之间,所到的地方或者有时也做诗,可是随着就扔掉,所以沈子明家里所存他的余稿,只有四卷罢了。

长吉将死时,忽昼见一绯衣人,驾赤虬,持一版书若太古篆,或霹雳石文者,云当召长吉。长吉了不能读,歘下榻叩头言︰阿㜷老且病,贺不愿去。绯衣人笑曰﹕帝成白玉楼,立召君为记。天上差乐,不苦也。长吉独泣,边人尽见之。少之,长吉气绝。尝所居窗中,勃勃有烟气;闻行车嘒管之声。太夫人急止人哭,待之;如炊五斗黍许时,长吉竟死。王氏姊非能造作谓长吉者,实所见如此。

长吉将死时,忽昼见一绯14

(绯:粤:[非fei1];普:[fēi],红色。)

衣人,驾赤虬15

(虬:粤:[求kau4];普:[qiú],有角的幼龙。)

,持一版16

(版:同板,即竹或木削成片者。)

书若太古篆17

(太古篆:上古时候的篆文,或即指最早的象形文字。)

,或霹雳石文者18

(霹雳石文者:或即指先秦时代刻在石鼓上的文字,世称石鼓文。按鼓,古称雷鼓;石鼓乃刻石象鼓形;或即因此称霹雳石文。)

,云当召长吉。长吉了不能读,歘19

(歘:粤:[忽fat7];普:[hū],忽然。)

下榻叩头言:阿㜷20

(阿㜷:李贺才学语时称呼他的母亲为阿㜷。㜷,粤:[nai5];普:[mí]。)

老且病,贺不愿去。绯衣人笑曰﹕帝成白玉楼,立召君为记。天上差乐21

(差乐:比较快乐。)

,不苦也。长吉独泣,边人尽见之。少之,长吉气绝。尝所居窗中,勃勃22

(勃勃:盛貌。)

有烟气;闻行车嘒管23

(嘒管:箫管乐声。嘒,粤:[喂wai3];普:[huì]。)

之声。太夫人急止人哭,待之;如炊五斗黍许时24

(炊五斗黍许时:煮熟一大锅饭的时候。)

,长吉竟死。王氏姊非能造作25

(造作:故意编造谎言。)

谓长吉者,实所见如此。

长吉临死的时候,忽然白天里看见一个穿红衣的人,骑着红龙,拿着木板,上面写的字像是太古时候的篆文,或者就是所谓霹雳石文的,那人说他来是要召长吉走。长吉知道他不认那木板上的字,忽然下牀叩头说:阿母年老,还有病,贺不愿意去。穿红衣的人笑道:上帝盖的白玉楼才落成,立刻要召你去做一篇记敍的文章。天上比较快乐的多,并不苦呢。长吉自己哭泣起来,旁边的人都看到的。侍了一会,长吉就停止了呼吸。在他住的那窗子里面,看见有些浓密的烟气;也听到有行车和箫管的声音。老太太赶快叫人止住哭,等着;约莫煮熟一大锅米饭的功夫,长吉竟然死去。他那嫁给王姓的姊姊,并不是能故意编造谎言夸说长吉神奇的那路人,实在是她亲眼看见这事的。

呜呼!天苍苍而高也,上果有帝耶?果有苑囿宫室观阁之玩耶?苟信然,则天之高邈,帝之尊严,亦宜有人物文采越此世者,何独眷眷于长吉,而使其不寿耶?噫!又岂世所谓才而奇者,不独地上少,即天上亦不多耶?长吉生二十四年,位不过奉礼太常,当世人亦多排摈毁斥之;又岂才而奇者,帝独重之,而人反不重耶?又岂人见会胜帝耶?

呜呼!天苍苍26

(苍苍:深青色,用指天色。)

而高也,上果有帝耶?果有苑囿宫室观阁之玩27

(苑囿宫室观阁之玩:苑囿:养禽兽花木的园林。观阁:楼台殿阁。玩:游乐。)

耶?苟信然,则天之高邈,帝之尊严,亦宜有人物文采越此世者,何独眷眷28

(眷眷:顾念、垂青。)

于长吉,而使其不寿耶?噫!又岂世所谓才而奇者,不独地上少,即天上亦不多耶?长吉生二十四年29

(长吉生二十四年:按李贺卒年,杜牧《李长吉集序》说是二十七,《新唐书》从之;此处与《旧唐书》皆为二十四,后世考证以前者为是。)

,位不过奉礼太常30

(奉礼太常:按李贺曾任奉礼郎后升协律郎,两职皆属太常寺,前者为从九品上,后者为正八品上,官级都很低微。太常寺,是掌宗庙礼仪的机关。)

,当世人亦多排摈毁斥之31

(当世人亦多排摈毁斥之:按指元稹等忌其才,倡嫌名之说,阻其举进士事。韩越《讳辨》:越与李贺书,劝贺举进士。贺举进士有名,与贺争名者毁之曰:贺父名晋肃,贺不举进士为是,劝之举者为非。听者不察也,和而倡之,同然一辞。)

;又岂才而奇者,帝独重之,而人反不重耶?又岂人见会胜帝耶?

唉唉!天是那样青虚那样高远呀!上面果真有上帝吗?果真有园林宫殿楼阁台榭可以游乐吗?若是真的,那么就凭天那样高远,上帝那样尊严,也应该有比这人世上更高明的文人才士才对呀,却又为甚么单单看上了长吉,而叫他短命呢?唉!不然的话,那么难道人世上所说的奇才,不仅地上少有,就在天上也不多吗?长吉只活了二十四岁,职位也不过是太常寺的奉礼郎,当世人也很多排挤他、诋毁他的;难道有奇才的人,只有上帝才看重他,人却反而不看重他吗?难道人的见解会比上帝还高明吗?

赏析

本文记敍李贺的特异事迹,表扬他的才华和悼惜他的短命。

全文极简劲有力,但又写得颇为传神,将李贺的为人、生活,和他临死时的异象,突出地呈显了出来,予人以深刻的印象。这比把李贺的生平事迹从小敍到死的正传,更能使读者明了李贺是怎样的一个人。通篇所敍,只是一个奇字。

这个奇字,在首段已先揭出,更说明:一、杜序与本文的区别──杜牧《状长吉之奇》的序,是写李贺的诗文之奇,本文却是写李贺的事迹之奇;二、本文材料来源的可靠──得自李姊的口述。首段只有五句,含藴的意思极丰富。

第二段主要在写李贺为人之奇,和他日常生活之奇。关于李贺的为人,记了五项;细瘦而有长指甲,正活画出一个文弱书生的风貌;苦吟和疾书,又写出一个神经质的、有才华的诗人,也给下文即书投囊中要当呕出心预先埋下了伏笔;而五项中最奇的是通眉,两眉连接在一起而不间断,你我恐怕都没有见过这样的相貌的人吧?所写李贺的生活,那就更奇;他甚么也不做,只是作诗,好像人生下来就是单单为了作诗似的。而他的作诗,也与人不同,奇得特别。他并不是先寻得题目,然后照题目构思觅句,使其合乎诗的一切规律;正相反,他先寻得诗句,寻得了先写下,然后再寻,到晚上把这一天所寻得的诗句,加以整理排比,拼揍成诗。而他寻诗句时是出游,不是在室中苦思,写下时是在马背上,也不是危坐伏案。此外,李贺的作诗也只为了作诗而已,别无动机和目的,所以他写过就不再想,有时也不保留,这才真称得起是一个纯粹为艺术而艺术的人。这样的人,自是少见,少见就是奇。

第三段写他死时的奇。这件事情,很难令人相信,因为它太荒唐无稽了。但作者言之凿凿,说是李姊亲眼看见的,而李姊也不是能故意编造谎言的人。这事可以理解的是,大概出于李贺在神志恍惚时的一种幻觉。他因一生不得志,还受人排挤,自不免厌弃尘世,而想望可以寄托心身的另一个世界。从他所作仙人神仙曲梦天天上谣上乐等诗看来,他是早在幻想着天上的乐园。由于平日的想慕仙境,病危时可能就有此下意识的作用。绯衣人当是他自己所见而说出来的,别人不会看见;在他气绝以后的所谓烟气和行车嘒管之声,是别人在李贺下榻叩头说话和哭泣这些不寻常的动作中,已经受到一种自然的催眠作用。作者把这事写下来,除了仍在写李贺的奇以外,还在引起后一段的慨歎。

最后一段是作者对于李贺才华的推崇和对于李贺短命的悼惜。他一律用些疑问语气,一层一层像剥茧般表示出两点意思:一、像李贺的才而奇,天上都要争取;二、像李贺的才而奇,只有天帝才有眼力认识而重视争取,世人正相反,更排挤诋毁他,作者借此也代李贺吐出了不平之气。

作者/出处

李商隐

李商隐,生于唐宪宗元和八年,卒于唐宣宗大中十二年(八一三──八五八),字义山,号玉谿生、樊南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从天平节度使令狐楚习今体章奏。文宗开成二年(八三七)举进士,初任祕书省校书郎,调为宏农尉。历任泾阳节度使王茂元和桂林总官观察使郑亚的总书记。因受政坛上牛李党争的牵连而受到排挤,困顿失意。官至盐铁推官,后死于荥阳。

李商隐是晚唐诗坛巨擘,其诗构思缜密,想像丰富,词藻优美,音韵和谐,尤擅长七律和七绝。李商隐也工于骈文,号三十六体。有清干隆四十五年(一七〇八)桐乡冯氏德聚堂重校本清冯浩注《玉谿生详注》三卷《年谱》一卷《樊南文集详注》八卷行世。

创作背景

李贺(公元七九零──八一六),字长吉,唐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县北)人,在昌谷(今河南宜阳县西)生长。他是一个贵族子弟,乃唐宗室郑王李元懿之孙。生有夙慧,十余岁就和当时的名诗人李益齐名,韩越、皇甫湜都很赏识他。因为父名李晋肃,元稹等倡嫌名之说,以晋进回音,阻其参与进士的考试,韩越曾作《讳辨》一文为之辩护,终于没有成功。后官奉礼郎、协律郎等职,卒年仅二十七,是个短命诗人。他的诗以幽豔险怪见称,后世有人称他鬼才,为晚唐讲求诗的形式美的诗人所宗。所着今存《昌谷集》四卷,外集一卷,有四部丛刊本。小传,是传记之一种,因所记比较简略,故名小传。

本站内容来源于网络,若无意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发送邮件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