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苏轼Su Shi永遇乐 并序赏析

夜宿燕子楼,梦盼盼,因作此词。

夜宿燕子楼,梦盼盼,因作此词。

夜里留宿在燕子楼,梦见关盼盼,因而作这首词。

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曲港跳鱼,圆荷泻露,寂寞无人见。紞如三鼓,铿然一叶,黯黯梦云惊断。夜茫茫,重寻无处,觉来小园行徧。 

明月如霜1

(明月如霜:言月光明亮。)

,好风如水2

(好风如水:好风清凉如水。)

,清景无限。曲港3

(曲港:指燕子楼下面曲折的港湾。)

跳鱼,圆荷泻露,寂寞无人见。紞如三鼓4

(紞如三鼓:紞,形容鼓声。句指三更鼓敲响了。紞,粤:[胆dam2];普:[dǎn]。)

,铿然一叶5

(铿然一叶:铿然,形容金石、琴瑟之声。极言境界清寂,一片树叶落地都会觉得铿然而响。铿,粤:[亨hang1];普:[kēng]。)

,黯黯6

(黯黯:恍惚不清之貌。)

梦云惊断。夜茫茫,重寻无处,觉来小园行徧7

(夜茫茫,重寻无处,觉来小园行徧:觉来,醒来。三句写醒后只有茫茫夜色,只好在小园寻觅梦中的景致。)

。 

月光明亮像给大地铺上霜雪,好风如清水般清凉,一片无限清幽的景象。曲折的港湾里鱼儿跳出水面,圆圆的荷叶上倾泻露珠,这美好清景寂寞地存在,无人看见。三更鼓声敲响,一片树叶落下,发出铿然响声,把我恍惚不清的梦惊醒中断。夜色茫茫,无处可重寻梦境,醒来就在小园里到处走走。

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异时对、黄楼夜景,为余浩歎!

天涯倦客8

(天涯倦客:指作者。言厌倦宦游生活。)

,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9

(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三句言人去楼空,古今盛衰的感慨。)

!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10

(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三句言古往今来,原是一场梦。世人今人只有悲欢离合之情,却无梦醒之时。)

。异时对、黄楼11

(黄楼:在铜山东门城楼,苏轼知徐州时所建。)

夜景,为余浩歎!

我宦游天涯早已觉得困倦,看着山中的归路,心里渴想着遥远的故园。燕子楼空空荡荡,佳人盼盼已经不在,楼中只空关着梁上飞燕。古往今来就像一场梦,有几人能从梦中醒觉?世人只记挂着旧欢新怨。后世再有人对着这黄楼夜景,定会为我深深歎息。

赏析

这阕词开头三个句组,都是四言对句+一个单句。对句是二、二的句式,节奏舒缓,再以一单句收结,则有说明、总结段意的作用。明月如霜,好风如水,一写月色,一写秋风,用霜、水比拟,既呈现了月色之银白与秋风缓缓吹拂的舒徐,也予人清冷的感受。于是乃有清景无限一句,综合明月与好风,说眼前一片无限清幽的景象。曲港跳鱼,圆荷泻露,寂寞无人见,曲曲折折的港湾,时有鱼儿自水面跃出,扑通一声又落回水中,一圈圈的涟漪便兀自散开;而圆圆的荷叶上凝结了露珠,夜风拂过,荷叶轻翻,露珠自叶上滑下,咚的一声落入水中,于是,涟漪再度缓缓荡开……荷叶圆,港湾曲折,远近的构图错落有致;而鱼儿与露珠一上一下间,此起彼落,水纹荡开的画面不断扩散。这首词的世界,彷彿就从一点开始,逐渐扩大、加深我们的时空感受。五句写来尽是寂寞之境,而所谓无人见,是说从未有人见过?还是如此夜色如此园景却空无一人,纵然是作者的身影亦不在其中?东坡似乎是让景物自然呈现,而不让人为动作、人为意识进入景中(如同今日摄影之空景)──若非绝对的自然的宁静,我们是不容易看到、听到这样的景致的。就在如此静谧的环境里,突然,紞如三鼓,铿然一叶,远近传来轻重不一的声响,打破了此间沉寂。紞如二字语音略沉,有着撞击、敲破前面清幽之景的效果;铿然一叶,则以金属之音写一片梧桐叶落下的清脆声响,生动的强化了梦云惊断的感受!从幽逝梦境中惊醒,意识犹自迷惘,而环绕身边的是茫茫夜色。东坡在这里故意用了重语、叠字(黯黯、茫茫),增加了一种蒙昧不清、醒后茫然迷惑的感觉。觉来小园行徧,醒来后再也无法重新入睡的词人走遍了整座园子,寻寻觅觅,却又重寻无处,怎么找都再也找不着了。他寻找的是甚么?失落的梦境?而梦境又是甚么?是刚才明月如霜,好风如水的景象吗?还是,他现在醒来走遍小园,所看到的才是前述清幽之景,而遍寻不着的是另一个迷濛、模糊、连自己也分不清的梦境?然则,最初六句所写是梦是真,一时之间,我们竟也分不清了……东坡于此似乎制造了模稜两可的状态,把人生如梦的感觉隐隐呈现。梦如真,真如梦,但是一觉醒来,转瞬之间,方才如真的世界皆成过往,无论再怎样的努力,也都回不去了!

由露水凝结、掉落的夜间几刻钟,到夜之将尽、新的一天即将开始的三更时分,再到叶落知秋的岁时更迭,时间不断扩散、拉长,词之下片更进而推到了生离、死别情状下的十余年、过百年,乃至是过去、现在、未来的时间长流,并归纳在古今如梦的概念里。

梦醒了,谁能重回梦境?所谓重寻无处,寻不回的何止是梦境?离家之后,同样是再也不易回到往日的时空。远在天涯的倦客面对遥远的归乡之路,恐怕只能望断故园心眼──不论是举目欲见或内心思盼,那故园已经是想看也看不到、盼也盼不得了──这是生离之叹。更进一步想,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空荡荡的燕子楼,当年曾是盼盼的居所,而今呢?美人深情,却也终究难敌岁月悠悠。到头来,燕子楼留不住佳人,留不住一代风华,徒然只剩年年来去的燕子、无人见的寂寞。而燕子年年归来,却更对照出了人去楼空的悲凉。这是死别之叹。

无论天涯倦客之离家千里,佳人之死后多年,不论生离或死别,都一样无法克服时空之差距,离家的无法重返故园,离世的再难回到人世。最后东坡点出了人生的宿命:古往今来,如同一场大梦,谁能从梦中真箇醒来?我们困在生离死别之中,困在欢喜悲怨之中,但有旧欢新怨,永远纠缠在相对的情绪之中,终身不得安宁!而古往今来,我们不断循环着梦中的情节,东坡说:现在我来到燕子楼凭弔盼盼,想起她的爱情故事,不胜感慨;多年以后,人们若登上徐州黄楼,面对此间夜景,忆起我今日的功业,那么,,为余浩歎,应该也会为我讚歎不已吧!这段话乍看颇有自得之色,但细思却也令人感伤。

此词吟出了古今如梦的深悲。词以对比的美感为基调,而相对的情怀中,又以真与假、梦境与现实之间的对比最为强烈。若非外在遭逢极大的困挫,有着极痛的感受,而内在却依旧对人世多所眷恋,有着执着不悔的情意,又岂能激荡出如此深切的人生如梦之感呢?东坡一生多变,在入世与出世间挣扎徘徊,感受既多且深。此时的东坡,抗退洪水,建立事功,得到百姓的信赖,自信可留名于千古;然而,夜深人静,面对徐州的历史陈迹──人去楼空的燕子楼──思前想后,却顿生人间空茫之感。美人韵事俱成过往,官宦事功又何尝不是转眼皆空?东坡由此体悟人生彷如一梦,而人之所以沉醉于梦境之中,无法醒转,主要是因为有一份情在。词,唱出了这剪不断,理还乱的情思,因此就谱成了永恒的哀歌:旧欢不再,新怨不断,抑扬跌宕的情感节奏中,回荡着岁月飘忽、别恨无穷、今不如昔的旋律。此词,在清丽舒徐的风格中有着深刻的生命体验和无穷的感叹。

作者/出处

苏轼

苏轼,生于北宋仁宗景祐三年,卒于北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一〇三六──一一〇一)。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北宋仁宗嘉祐二年(一〇五七)进士。初任福昌主簿,历密州、徐州、湖州知州,后因乌台诗案,涉作诗讽刺朝政被贬黄州团练副使。北宋哲宗元祐七年(一〇九二),官至礼部尚书,其后屡遭贬谪,终任朝奉官。政治上,苏轼反对王安石的新法。任地方官时,关心百姓疾苦,有治绩。

苏轼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一生着述丰富,散文、诗、词、书画皆有卓越成就。其文纵横挥洒,其诗奔放豪迈,清新畅达,富于理趣,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突破了唐五代词绮艳柔靡的传统,开创豪放词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在我国文学史上影响深远。有明万历三十四年(一六〇六)吴兴茅维刊本《东坡全集》七十五卷和《四部丛刊》据南宋刊本影《经进东坡文集事略》六十卷传世。

创作背景

苏轼《永遇乐》(明月如霜)选自《全宋词》。

此词作于元丰元年(一〇七八)秋,东坡四十三岁,任徐州知州。前一年东坡与徐州军民共抗水患,水退后,又亲自参与增修城墙,并向朝廷申请拨款修建大堤,完成种种治水工作。这年二月他另在彭城(徐州城)东门新建一楼台,以黄泥涂壁,命名黄楼。这座黄楼既有克水之意,也用以纪念徐州官民同心战胜洪水的事蹟,同时无疑也见证了东坡在徐州的功业。而在此之前,徐州城另有一座著名的古蹟:燕子楼,是唐代的徐州刺史为爱妾盼盼而建。两座楼建于不同世代,一为美人情意,一与百姓福祉、东坡治绩相关。楼有新旧,建筑目的亦各自不同,然东坡由今思昔,自昔见今,却体悟了此间永恒不变的生命困境。因此,在词序里,他自述夜宿燕子楼梦盼盼,然整篇词作却未曾详细叙述梦见盼盼情事,反而是借梦起兴,引发出人生如梦的感叹。

本站内容来源于网络,若无意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发送邮件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