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苏洵六国论赏析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1

(赂秦:赂,粤:[路lou6];普:[lù],以财物与人而有所希冀为赂。赂秦,是说六国割地献给秦国求和;汉贾谊《过秦论》:于是从散约解,争割地而赂秦。战国时,苏秦为六国划合从之策,主张六国联合抗秦;张仪为秦划连横之策,诱各国割地和秦。六国互相猜忌,不能团结,终于合从瓦解,秦得各个击破。据史书记载,赂秦最早最多者为魏国:秦孝公二十二年(公元前三四零),商鞅大破魏军,魏迁都大梁,献地求和;秦惠文王六年(公元前三三二),魏献阴晋(今陕西华阴县);八年(公元前三三零),魏献黄河西岸土地;十年(公元前三二八),魏献上郡十五县。韩国曾于秦昭王十四年(公元前二九三),献地求和。楚国曾于顷襄王十九年(公元前三七八),割上庸(今湖北房县、均县等地)与秦。)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六国的所以灭亡,并非兵不够强,也不是仗打得不好,毛病在于把土地割给秦国,向秦国求和。把地割给秦国,向秦国求和,自己的国力自然亏损,这是灭亡的主要原因。或者有人问:六国交互灭亡,都是因为割给秦国土地,向秦国求和吗?我可以这样回答:那些不割地求和的国家,是受了割地求和的国家的连累才灭亡的。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因为丧失了强援以后,自己绝不能单独保全,所以说毛病在于割给秦国土地,向秦国求和。国除了用兵侵略的土地以外,有时得一个小县,有时得一个大城,这些收获,实际上多于它用兵侵略所得的百倍;各国所丧失的土地,实际上也多于因战败而损失的百倍。那么,秦国最希冀的,各国最为患的,就根本不在战争了。

思厥先袓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思厥2

(厥:据《尔雅:释言》,这里应作其字解,即他们的意思,明指六国之君,暗指当时北宋的皇帝。)

先袓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想想他们那些祖先,当年冒着风霜之苦,披荆斩棘,好不易才得到一尺一寸的土地。后代子孙们却不知道爱惜,动不动就拿土地送人,像丢掉草芥一个样。今天割给人家五个城,明天割给人家十个城,然后才能换得一宿的安眠;等到早晨起来看看四境,秦兵已经又来到了。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越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然则诸侯3

(诸侯:指六国。)

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4

(厌:同餍,粤:[俺yim3];普:[yàn],饱足。)

,奉之弥5

(弥:越发。)

繁,侵之越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6

(颠覆:翻倒;这里就是灭亡的意思。)

,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7

(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这几句话引自《史记:魏世家》,原文在犹字上有譬字。)

此言得之。

但是各国的土地是有限的,秦国的欲望却是永远不会满足的,你割给它的越多,它侵略你也越急,所以用不着作战,谁强谁弱谁胜谁败已经可预先判定了。因此而一至于灭亡,照理说那本是应该如此的。古人说:割给秦国土地,向秦国求和,等于抱着木柴去救火,木柴烧不完,火是不会熄灭的。这话很对。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8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六国之中,齐是最后灭亡的;按史书记载,秦始皇十七年(公元前二三零)灭韩,十九年(公元前二二八)灭赵,二十二年(公元前二二五)灭魏,二十五年(公元前二二二)灭楚、燕,二十六年(公元前二二一)灭齐。)

,何哉?与嬴9

(与嬴:嬴,秦国姓氏;与嬴,即是说归附秦国。)

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10

(至丹以荆卿为计:丹:即燕太子,名丹,燕王姬喜的儿子。荆卿:即荆轲,卫国人,好读书,击剑,任侠。燕太子丹曾使荆轲行刺秦始皇,未中,荆轲被杀。事详《史记:刺客列传》;本活叶文选第二一八号燕太子丹谋刺秦王,即从《史记》选出。)

,始速祸焉。

齐国并没有割地给秦国,向秦国求和,但终于也跟随五国之后灭亡了,这是为什么?这是它归附秦国而不帮助五国缘故。五国既已灭亡,齐国也就不能免了。燕、赵两国的君主,起初都有深远的谋略,能够防守自己的国土,做法很对,并没有割给秦国土地,向秦国求和。所以燕国虽然是个小国,自己却还能够支持了一些时候,那些国家灭亡之后,它才灭亡的,这就武力抵抗的效果。至于太子丹使荆轲去行刺秦始皇,那反而更招惹了大祸来。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11

(李牧:赵国的名将,曾大破秦兵。)

连却之。洎牧以谗诛12

(洎牧以谗诛:洎,粤:[记gei3];普:[jì],及、到了。牧以谗诛:秦多给赵王宠臣郭开金,教他进谗杀李牧,杀了李牧以后三个月,赵遂亡。)

,邯郸为郡13

(邯郸为郡:邯郸:赵郡,即今河北邯郸县。为郡:秦灭赵后,将邯郸改为郡,等于说沦陷于秦。)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赵国曾和国打了五次仗,败了两次,胜了三次;后来秦国一再进攻赵国,都给赵国的大将李牧击败了;直到赵王听信了谗言,杀了李牧,赵都邯郸这才陷落,可惜赵国没有能够抵抗到底。况且当时燕、赵两国从事武力抵抗的时候,其余那些国家都快要给秦国吃掉了,可以说形势孤立,已经非常危险,结果战败而亡,实在是不得已的事。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向使三国14

(三国:指韩、魏、楚。)

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15

(刺客:指荆轲)

不行,良将16

(良将:指李牧。)

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17

(量:审度。)

如果韩、魏、楚那三个国家都能自己爱惜自己的土地,齐国不归附秦国,燕太子丹便不使荆轲行刺秦始皇,赵国的大将李牧不被杀,那么,究竟谁胜谁败,谁存谁亡,和秦国比较一下,或者还不容易推测出来哩。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嚮,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嚮,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唉唉!假使把割给秦国的土地,用以封赏天下的谋臣;用事奉秦国的那份心意,来优礼天下的奇才;集中力量去抵抗秦国的侵略,那么,我恐怕秦国就是吞在口里也不能下咽的。

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可悲呵!有这样的形势,竟然屈服在秦国的积威之下,天天削弱了自己的力量,月月割让给人家土地,逐渐起进了灭亡的绝境!作为一个国家执政的人,能这样屈服在人家的积威之下吗!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按说六国和秦国都是一样的诸侯之国,六国的国势虽然赶不上秦国,但是还有不用割地求和就能战胜秦国的可能;如果天下一统的大国,竟然降格效法六国灭亡的故事,这就更不及六国了!

赏析

宋代散文是我国散文大放异彩的时期。唐宋古文八大家中有六位是宋人,其中三个位置由一家人占去,他们是三苏父子──苏洵、苏轼和苏辙。苏洵是苏轼和苏辙的父亲,他可说是大器晚成。据记载他在二十七岁才发愤读书,但屡试不第。他并没有气馁,仍努力写文章,并全力栽培两个儿子。他在嘉祐元年带着两个儿子到京师赴试,两兄弟同时中进士,苏洵的文章也很受到讚赏,三父子同时名动京师。

苏洵的文章都是政论,议论精闢,很受欧阳修的赏识。他最广为人知的作品是《六国论》。六国即战国时代最后为秦所灭的韩、赵、魏、燕、楚、齐六个国家,苏洵在文中评论这六国破亡的原因。战国末年,秦国不断壮大,六国感受到强秦的威胁。苏秦为六国策划合从,游说六国联合抗秦;张仪则为秦推行连横之策,诱使各国割地向秦求和。后来六国互相猜忌,不能团结,终于合从瓦解,秦国便把六国逐个击破。

《六国论》用了起笔立论的写法,一开始便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六国破灭,并不是因为兵力不够,也不是战略不善,最大的弊病是贿赂秦国。这里说的赂秦,是指把土地割让给秦国,向秦求和。六国因为割让土地,使自己的力量削弱,于是走上破灭的路。作者接着扮作提问者,说六国相继灭亡,是全都因为赂秦吗?显然六国中有些国家并没有割地给秦国,如果只说原因是赂秦,似乎不够全面。作者回答说不赂者以赂者丧,因为赂秦的国家陆续破亡,不赂秦的国家失去了强援,也就不能单独存在了,所以说六国破灭原因是赂秦。

接下来作者开始就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这论点作阐述。他指出秦国接受其他国家割让而得到的土地,较战胜而得的土地多出百倍;诸侯的损失也一样,自动割让的比战败而失的为多。于是,秦国最希冀的,各国最为患的,根本不在于战争了。

这种起笔立论的写法,可以突出主题,收先入为主的效果,加深读者的印象。文中第一段先提出论说的总纲,分别是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和不赂者以赂者丧。下面就着这几个论点反复论证,显得清晰明确,增加文章的说服力。

文章的第二段再就赂秦的祸害加以阐述。这里从各国先祖创业艰难开始,指责赂秦国家的君主不加珍惜,把先祖辛苦得来的土地,如抛弃草芥一样轻易送给人。这种割地求和的做法并不能换取和平,诸侯割地后只有一夕的暂时安寝,很快秦兵又来攻打。诸侯不断割地,只会引诱秦国更频密地攻击,以图获得更多利益。诸侯的土地有限,割地后自己实力更弱,不用开战已分胜负。由此证明,赂秦国家的覆亡是必然的。苏洵接着引了一句古人的话: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指出以地事秦有如抱着柴枝去救火,再次强调赂秦之害。这几句评语引自司马迁《史记.魏世家》。据史书记载,赂秦最早最多的是魏国,从秦孝公二十二年(公元前340年)开始,已多次向秦割地求和,以致版图大幅缩小。后来韩国和楚国都曾向秦割让土地。

文章这里针对第一段立论所提出的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观点,以多种方式去论证。作者首先以前人开国之难和后代轻视土地作一对比,突出赂秦君主的不当;然后以生动的描绘,写出诸侯割让土地后仍然难得安寝的情况,说明秦国要侵略邻国的贪念不会轻易满足。继而从诸侯损失土地而力亏,暴秦得土地而越强的分析,得出赂秦必亡的结论。最后作者引用古人的语例,古语中又包含比喻,让人更清楚相信自己的结论。这一段论证可说是十分精彩。

分析赂秦必亡之后,作者在下一段便针对其他没有向秦国割让土地的国家作分析。没有赂秦的国家,他们既没有向秦割地,为甚么又走上灭亡之路呢?他的论点在第一段已提出,就是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齐国是离开秦国最远的国家,他并没有割地给秦国,当然这存在地理上的因素。苏洵认为齐国虽然没有割地,但他依附秦国而没有联合其他国家抗秦,到其他五国相继灭亡后,齐国也就不能倖免了。

下面接着分析燕国和赵国的情况,这两个国家都曾积极与秦对抗,并没有赂秦。苏洵认为燕国虽小,但能支撑到底,是用兵的效果。到了燕太子丹按耐不住,派荆轲刺杀秦王,才加速了秦王灭燕的行动。赵国在武灵王开始一直是武力较强的国家,足以与秦对抗。苏洵就说赵与秦作战五战而三胜,胜多败少,名将李牧多番击退来袭的秦军。最后秦用反间计使赵王诛杀李牧,赵国才在三个月后被秦所灭。苏洵又认为燕赵虽然积极抗秦,但在其他国家都陆续灭亡时,他们显得力孤势危,最后战败而亡,也是不得已的。苏洵在这段最后作一小结,如果这三个国家不是策略失当,齐国不依附秦国,燕国不派刺客,赵国良将仍在,则与秦国较量谁胜谁负,仍是未知之数。这番论说,又证明了他前面提出的另一论点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

文章第四段提出六国应该采取的策略和自己的慨歎。这里说假如六国能改变心态,把割让秦国的土地和事奉秦国的心思,去礼待谋臣和人材,而六国又能团结合力对付秦国,就能与秦抗衡,使秦人食不下咽。苏洵慨歎六国有取胜之势而白白错失,因害怕秦的威势而割地,更走向灭亡。他呼吁治国的人不要被敌人的积威吓倒,主张积极的武力抵抗。

最后一段承接这个观点再作评论。苏洵认为六国个别都比秦国弱,但如策略得宜,仍然可以不用割地而胜秦;如果一个占领天下的大国,却跟从六国的做法(割地求和),就连六国也不如了。看到这里,才晓得苏洵论六国破亡,其实另有所指。古人常说鉴古知今,从历史教训中可以知道如何治国。这篇文章虽是起笔立论,但最后才再点出真正的主旨,是借六国的的故事议论当日北宋的局势。

要了解苏洵所指,我们首先要明白当时的局势。宋朝虽然结束了五代十国的混战时期而一统天下,但北方早已有一个强大的外族政权辽国(契丹),西面又有西夏的威胁,国势偏弱。宋太祖赵匡胤即位后,致力平定国内的割据,对辽国完全采取守势,因此经常受到辽国的侵侮。后来的几位皇帝都不敢以武力对抗辽国,一直采取忍辱求和的政策,对西夏也不敢用兵。宋仁宗时,宋朝每年向辽国纳贡银二十万两,绢三十万匹,尊辽太后为叔母。对西夏也一样,每年向它纳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六万斤。虽然宋朝忍辱求和,事实上毫无效果,两国的侵掠并没有停止。

苏洵正是针对北宋懦弱的外交政策,借评论六国因赂秦而灭亡,讽谕当时执政者对辽国、西夏的忍辱求和。他指出如果不改变这种懦弱的外交政策,从事武力抵抗,必将重蹈六国灭亡的覆辙。苏洵当时只是一介平民,因此未敢直接议论朝政,只能以这种借古讽今的手法提出自己的见解。

作者/出处

苏洵

苏洵(公元一零零九──一零六六),字明允,号老泉,北宋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年二十七,始发愤为学,但举进士及茂才异等,都不中。于是就完全把所写的文章烧掉,从此闭户发愤读书,遂尽通六经百家之说,下笔顷刻数千言。后来他带着两个儿子苏轼、苏辙,一同到了京师;使他们拜当时的翰林学士欧阳修为师。欧阳修读了他所着《权书》《衡论》等文二十二篇,大为激赏,士大夫们争传竞效,名重一时。当时的宰相韩琦亦爱其文,奏于皇上,除秘书省校书郎。后与姚闢同修礼书,成《太常因革礼》一百卷。年五十八卒,赠光禄寺丞,着有《嘉祐集》《谥法》等书。他是古文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说他的作品,可与汉朝的贾谊、刘向相比;曾巩称讚他的文章道:其雄壮俊伟,若决江河而下也;其辉光明白,若引星晨而上也。后世并称他和轼、辙二子为三苏。

创作背景

本篇选自《嘉祐集》,为《权书》诸篇之一;原题无论字,因其为议论文,特照《唐宋八大家文钞》补。六国,即战国时代为秦先后所灭的韩、赵、魏、燕、楚、齐。本文乃析论六国灭亡之由,借以针砭当时北宋对外族忍辱求和的政策。

本站内容来源于网络,若无意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发送邮件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