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欧阳修醉翁亭记赏析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瑯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峯之间者,酿泉也。峯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环滁1

(环滁:环:围绕。滁:滁州。)

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2

(蔚然而深秀:蔚然:蔚,粤:[畏wai3];普:[wèi],草本茂盛貌。深秀:幽深秀美。)

者,瑯琊3

(瑯琊:即琅琊,山名,有二:一在山东诸城县东南海滨,为秦始皇作琅邪台处;一在安徽滁县西南,为东晋元帝为琅邪王时所居;本文瑯琊,即指后者。)

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峯之间者,酿泉4

(酿泉:酿,粤:[让joeng6];普:[niàng],可以作酒的泉。)

也。峯回路转,有亭翼然5

(翼然:高县如飞(按:这是翼字的极特别的用法,连辞典上都没有的)。)

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绕着滁州城的,全是山。特别西南那些座峯峦,树林溪涧格外美妙;远远望去,一片青葱、幽深明秀的,便是瑯琊。山路走上六七里,渐渐可以听见潺潺水声自两峯之间滑泻而出,这便是酿泉。峯头迂曲、山路转折过来,忽然可以看见一座高悬泉上如将飞起的亭子,这便是醉翁亭。亭子是谁造的?山上的和尚智仙。

作亭者谁?山之僧曰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曰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6

(太守:即作者。)

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7

(饮少辄:饮少:略喝一点。辄,粤:[接zip8];普:[zhé],总是。)

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8

(寓:寄托。)

之酒也。

名字是谁起的?太守──太守替自己取的。太守和宾客到这里来宴会,每次总是随便喝上一点就醉,年寿又算最高,于是自己就把自己叫做醉翁──醉翁的兴趣,其实并不在酒,真正乃在山水之间,祇不过把心中体会到的,足能使人沉醉的山水之乐,寄托到酒上罢了。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巖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9

(林霏:霏:气氛。林霏:林中的雾气。)

开,云归而巖穴暝10

(暝:晦暗。)

,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11

(野芳:野花。)

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提到山水的话──太阳昇起,林中的朝雾且淡且销,暮云归来,山上的巖穴渐暗渐隐,阴晴变化,这便是山中的晨昏。野花开成一片幽香,大树绿成一片浓阴,繁霜在西风下铺出莹洁,涧水消瘦得露出了石头,这便是山中的四时。早晨去,晚上回来,四时景色如此不同,这分快乐自然便永没有完结的时候。

至于负者歌于涂,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至于负者12

(负者:挑东西的。)

歌于涂,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13

(伛偻提携:伛偻,粤:[瘀刘jyu2lau4];普:[yǔlǚ],躬腰曲背。提携:提着带着。)

,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14

(洌:寒凉。)

;山肴野蔌15

(山肴野蔌:肴,粤:[餚ngaau4];普:[yáo],餚的本字,泛指鱼肉等作成的菜。蔌,粤:[策caak8];普:[cè],菜蔬的总称。)

,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至于桃担子的在路上唱着,走路的在树下歇着,前面的在叫,后面的在跟,躬着驼着,提着挽着,来来往往,走个没完的,这便是滁州来此游玩的人。到溪水边去捕鱼,深水溪中的鱼真肥!把泉水汲来酿酒,清香泉水酿成的酒真冽!──山中的口味,野外的果蔬,杂乱地摆在跟前,这便是太守的筵席。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諠譁者,众宾懽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宴酣16

(酣:痛快。)

之乐,非丝非竹,射17

(射:即投壸,为古人的一种游戏。射者中的中字,念去声。)

者中,弈18

(弈:,粤:[亦jik9];普:[yì],下围棋。)

者胜,觥筹19

(觥筹:觥,粤:[轰gwang1];普:[gōng],大酒杯。筹:计数的筹码,这指计算罚酒数目的酒筹。交错:杂乱。)

交错,起坐而諠譁者,众宾懽也。苍颜20

(苍颜:苍:深青色。苍颜:可能指的醉后面色发青。)

白发,颓21

(颓:,粤:[推读阳平声teoi4];普:[tuí],崩坏;衰弱。这里指坐站不稳。)

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酒筵到了兴高采烈时的那种快乐,不是音乐,不是絃歌,祇见投壸的中了,下棋的赢了,酒杯酒筹,乱搁乱抛,或坐或起,闹作一团,这便是诸位宾客的狂欢。青着脸,白着头发,瘫倒在人羣之中,这便是太守的酣醉。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22

(翳:,粤:[隘ai3];普:[yì],隐蔽。)

,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然后,夕阳滚进了山头,人影一片散乱,这便是太守回城,宾客们也跟着归去了。树林中满布阴暗,上上下下,鸣声遍山,这便是游人去后,禽鸟们在欢乐了。然而,禽鸟知道人的快乐,却不知道人的快乐;人知道跟着太守游玩快乐,却不知道太守如何地为了自己的快乐而快乐!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醉时能够同享这一快乐,醒了能够把它记成文字的,是太守。太守是谁?──庐陵欧阳修。

赏析

本文字句极少,但所写意思极多,办法全在简鍊紧凑。全篇一开始,便是层层逼进,环滁皆山也五字,点出了滁州也点出了山(据说是删掉初稿的几十句改成的),从山立刻写瑯琊,从瑯琊立刻写酿泉,然后,便是醉翁亭,便是醉翁,便是山水之乐,景色之佳,从而开出前面主题所说的那么多重乐事──通篇用字异常经济,但交代异常清楚,描写异常传神,几乎没有一句不必要,也几乎没有一句不精彩(譬如临溪而渔四句,写出了酒肴之美,同时也点到了溪泉之美;譬如峯回路转,有亭翼然夕阳在山,人影散乱的生动清新;譬如以风霜高洁来描写秋景的高华脱俗)。读者如能仔细体会本文每处的用意,并设想自己如有同类意思时可能写些什么,再与本文比较,久之自能了解本文的好处。

又,本文几乎每一整句,全以也字结尾,在古今文章里面,大概是独一无二的一篇。这一特殊写法,使本文分外显得整齐爽利,但绝不可学──如果没有本文这种千锤百鍊的功候,不要说通篇全用也字,就是在彼此靠近的句子里多用上几个,文章立刻就会显得板滞不堪。在文言虚字之中,也字是最常用也最难用的。

作者/出处

欧阳修

欧阳修,生于北宋真宗景德四年,卒于北宋神宗熙宁五年(一〇〇七──一〇七二),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北宋仁宗天圣八年(一〇三〇)举进士,初任西京推官,历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刑部尚书及兵部尚书等职,官至太子少师。欧阳修出身寒微,了解民生疾苦与社会弊端。政治上,他支持改革派的范仲淹推行变法,曾因此数度被贬。晚年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辞官归隐。

欧阳修是北宋文坛巨擘,与尹洙、梅尧臣等同倡平易朴实的诗文,反对当时奇涩险怪的文风。他又主张文章应明道致用,继承韩越文以载道的精神。欧阳修被尊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无论散文、诗、词都有很高成就。欧阳修也精于史学,曾奉诏修《新唐书》,又自撰《五代史记》。有明天顺(一四五七──一四六四)间刊本《欧阳文忠公集》一百五十三卷《附录》五卷传世。

创作背景

醉翁亭在滁州(今安徽滁县)城西南瑯琊山两峯之间,为作者任滁州太守时所筑。记,即关于醉翁亭的一篇纪念文字。

本站内容来源于网络,若无意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发送邮件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