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灾乐祸
幸灾乐祸
参考词语
‧乐祸幸灾
拼音与解释
汉语拼音:xìng zāi lè huò
解释:幸灾,以灾难为幸。语出《左传.僖公十四年》。乐祸,以祸害为乐。语出《左传.庄公二十年》。幸灾乐祸指对于他人的不幸遭遇引以为乐。△皮之不存,毛将安傅
典故说明
幸灾乐祸系由幸灾及乐祸二语组合而成。幸灾见于《左传.庄公二十年》,故事是说晋惠公时,晋国发生饑荒,秦国卖粮给他们,帮助晋国度过难关。第二年,秦国也遇上荒年,向晋国购买粮食,晋国却不答应。大夫庆郑觉得这样不妥,劝晋惠公说:忘恩负义会导致无亲;看见别人有难而高兴是不仁;贪爱财物不与人分享是不祥之举;得罪邻国是不义的行为。这四种美德都没有,如何能维持国家的长久?虽然庆郑不断地劝说,但惠公还是没采纳他的意见。果真秦国收到消息后非常气愤,隔年起兵攻打晋国,晋国非但大败,连惠公都被俘虏了。此处原文就用了幸灾不仁。乐祸见于《左传.庄公二十年》,故事是说春秋时,周庄王的宠妾生了个儿子子颓,个性荒淫无知。惠王时,有几个大臣发动叛乱,夺取政权,将惠王驱逐,改立子颓为王。惠王逃到郑国,郑厉王打算从中调停,但听说子颓和大臣们每天听歌观舞、寻欢作乐,便对虢叔说:我听说表达哀乐不看时机,必会遭致灾祸,子颓在国家动乱时还那样日夜笙歌,简直是乐祸。连刑官在执行死刑时,君王都不应设宴享乐,更何况是他们用不正当的手段夺取王位之时。眼前大祸临头还不知忧虑,这种人能接受他吗?于是决定转而支持周惠王。后来这两个词语被合用成幸灾乐祸,用来指对于他人的不幸遭遇引以为乐。
用法说明
语义说明:指对于他人的不幸遭遇引以为乐。贬义。
使用类别:用在见祸而乐的表述上。
例句
幸灾乐祸的心态实不可取。
像他这种幸灾乐祸的人,真是没有同情心。
附近发生火灾,他却幸灾乐祸地跑去看热闹。
他那种幸灾乐祸的表情,看了不禁令人勃然大怒。
飞机失事后,网络上居然出现一些幸灾乐祸的言论。
对于遇到困难的人,我们应该伸出援手,不该幸灾乐祸。
对于恶人遭到报应,我虽然不会幸灾乐祸,但也深觉老天有眼。
看到小明被车子溅起的水花弄湿了衣服,小李却哈哈大笑,真是幸灾乐祸。
辨识
反义词:悲天悯人
参考词语
乐祸幸灾
汉语拼音:lè huò xìng zāi
解释:即幸灾乐祸。见幸灾乐祸条。
《宋书.卷七四》:而攸之始奉国讳,喜见于容,普天同哀,己以为庆。此其乐祸幸灾,大逆之罪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