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德报怨
以德报怨
参考词语
‧报怨以德 ‧德以报怨
拼音与解释
汉语拼音:yǐ dé bào yuàn
解释:不记仇恨,反以恩德回报他人。#语出《论语.宪问》。△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典故说明
《论语》一书是由孔门弟子记录而成,内容是孔子自述或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间相互问答的话。〈宪问〉篇中有一段论述谢恩报怨的方法。有人问孔子:用恩惠来回报仇恨,你觉得怎么样?孔子的回答是:如果用恩惠来回报仇恨,那用什么来回报对我们有恩惠的人呢?不如用正直之道对待仇人,除非别人用恩惠待我,我才同样的用恩惠回报他。此外,在《礼记.表记》中也记载了孔子曾经说过的话:以德报德,则民有所劝;以怨报怨,则民有所惩。及以德报怨,则宽身之仁也;以怨报德,则刑戮之民也。这些话也是在讨论谢恩报怨的方法。以德报怨就是直接摘自典源的一个成语,用于表示不记仇恨,反以恩德回报他人。
用法说明
语义说明:表示不记仇恨,反以恩德回报他人。
使用类别:用在宽厚待人的表述上。
例句
他的以德报怨,使歹徒深受感动,悔不当初。
与其以德报怨,不如以直报怨;这是孔子给我们的教诲。
他年纪虽轻,却能不计前嫌地以德报怨,令人十分钦佩。
面对这种十恶不赦的罪人,你居然还想以德报怨,真是匪夷所思!
你们两家吵了这么多年,还是解决不了问题,何不彼此以德报怨,将往事一笔勾消?
我们不念旧恶,以德报怨,在他们亟需帮助时雪中送炭,终于赢得世界各国同声喝采。
辨识
反义词:以牙还牙、以血洗血、以怨报德
参考词语
报怨以德
汉语拼音:bào yuàn yǐ dé
解释:即以德报怨。见以德报怨条。
《老子.第六三章》:大小多少,报怨以德。
德以报怨
汉语拼音:dé yǐ bào yuàn
解释:即以德报怨。见以德报怨条。
《三国志.卷四九》:知敦以厉薄,德以报怨;收骨育孤,哀亡愍存;捐既往之猜,保六尺之托;诚深恩重分,美名厚实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