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无完肤
体无完肤
参考词语
‧肌无完肤 ‧身无完肤 ‧体无完皮 ‧体无完肌
拼音与解释
汉语拼音:tǐ wú wán fū
解释:全身上下没有一块完好的皮肤。形容受伤惨重,全身都是伤痕。语本《世语》。后亦用体无完肤比喻遭人批评、驳斥得一无是处,面目全非。
典故说明
体无完肤原作体无完皮。三国时,魏任命司隶校尉锺会为镇西将军,举兵伐蜀,因遭蜀将姜维阻于剑阁,久攻不下,因此萌生退兵之意。另一魏将邓艾趁此率军向南转进,深入蜀地,大破蜀军,逼近成都。后主刘禅觉大势已去,遂送印请降。邓艾率军进入成都,蜀汉灭亡。此次战役中,邓艾的奇袭战术居首功,也因此他深感骄傲,不但擅自任命师纂为益州刺史,拜刘禅为骠骑将军,又将蜀国旧臣,依其地位高低,或任命为朝廷官员,或收为下属。邓艾居功自傲,成为锺会谗谤他的借口,邓艾从此受到司马昭的猜忌。后来,邓艾和司马昭在商量灭吴之策时,意见不同,锺会、卫瓘、师纂等人乘隙向司马昭诬告邓艾谋反,于是朝廷下诏逮捕邓艾父子,派锺会负责将他们由成都押解至京师受审。这时锺会麾下有军队二十余万,遂密谋造反。但司马昭对锺会的野心亦早有防备,遂遣军入蜀讨伐锺会,双方在蜀宫城内外展开激战,锺会被杀,后由监军卫瓘接管蜀军。由于卫瓘亦曾参与诬陷邓艾,怕事迹泄露,于是派人杀邓艾父子,师纂亦在被杀之列。师纂平日为人,个性急躁,对人苛薄而缺乏恩泽,所以死状极惨,甚至被折磨得身上的皮肤没有一处是完好的。后来体无完肤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形容受伤惨重。亦用来比喻遭人批评、驳斥得一无是处,面目全非。
用法说明
一
语义说明:形容受伤惨重。
使用类别:用在身受重伤的表述上。
例句
这些流氓真狠,竟然把他打得体无完肤。
他从火场被救出来后,全身被烧得体无完肤。
这孩子被送来医院时,全身烫伤,几可说是体无完肤。
二
语义说明:比喻遭人批评、驳斥得一无是处,面目全非。
使用类别:用在一无完好的表述上。
例句
这种错误的观点当然会被批判得体无完肤。
我所提出的建议案,竟然被长官批评得体无完肤,真是让人泄气。
不管什么事,他总有自己的意见,除非被人驳斥到体无完肤,他决不轻易放弃自己的主张和看法。
辨识
近义词:皮开肉绽、遍体鳞伤
反义词:安然无恙、完美无缺
参考词语
肌无完肤
汉语拼音:jī wú wán fū
解释:犹体无完肤。见体无完肤条。
《旧五代史.卷六五》:建及少遇祸乱,久从战阵,矢石所中,肌无完肤。
身无完肤
汉语拼音:shēn wú wán fū
解释:即体无完肤。见体无完肤条。
《东周列国志.第九七回》:魏齐亲自下视,见范雎断胁折齿,身无完肤。
体无完皮
汉语拼音:tǐ wú wán pí
解释:即体无完肤。见体无完肤条。
《三国志.卷二八》:师纂亦与艾俱死。纂性急少恩,死之日体无完皮。
体无完肌
汉语拼音:tǐ wú wán jī
解释:犹体无完肤。见体无完肤条。
宋.刘斧《青琐高议.前集》:织罗日日遭鞭箠,经年四体无完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