毁家纾难
毁家纾难
参考词语
‧毁家抒难 ‧毁家纾国
拼音与解释
汉语拼音:huǐ jiā shū nàn
解释:倾尽家产以解救国家危难。语本《左传.庄公三十年》。
典故说明
《论语.公冶长》提到楚国的鬬穀于菟(子文)三次当令尹,也三次离开官职,来去之间,脸上既无喜乐之色,更不见哀伤的表情。尤其难得的是,每次交接,他都能不藏私,一切政令都如实以告,孔夫子因此给予忠于职守的评价。至于在治理国政事务上,《战国策.楚策一》曾引录莫敖子华一段话说:从前令尹子文穿着黑色帛衣上朝,回家则换上鹿皮缝制的粗衣。天还未亮就在朝堂上等候朝见,到了天黑才回家吃饭。家里所储备的粮食从来都不曾有过一个月的份量。真要找一位做官清廉,终生虽不丰裕,却依旧忧心国家社稷的人,那令尹子文则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了。《左传.庄公三十年》记载:这年秋天,楚国申县的县尹鬬班杀掉子元后,鬬穀于菟继任为楚国令尹,看到国家如此贫穷衰弱,当下决定捐出自己的家产,用这些钱来帮助楚国,缓解当时所面临的危难。从这件事里,更可看出他不重视一己小利,而谋国家大利的高贵情操。后来毁家纾难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形容倾尽家产以解救国家危难。
用法说明
语义说明:倾尽家产以解救国家危难。
例句
面对强敌侵犯,民众毁家纾难的义举令人感动。
诸位若能有志一同,毁家纾难,国家复兴必定指日可待。
国家危难来临时,民众纷纷毁家纾难,投入保乡卫国的行列。
他在抗战期间毁家纾难,虽然散尽了家财,却始终无怨无悔。
国难当头,他非但不知毁家纾难,甚至还趁机牟利,真是令人不齿!
参考词语
毁家抒难
汉语拼音:huǐ jiā shū nàn
毁家纾国
汉语拼音:huǐ jiā shū guó
本站内容来源于网络,若无意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发送邮件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