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险为夷

化险为夷

参考词语

‧化险为平

拼音与解释

汉语拼音:huà xiǎn wéi yí

解释:转化危险为平安。语本唐.韩云卿〈平蛮颂〉。

典故说明

吐蕃本是我国西部古老游牧民族羌人的一支,早就和中原的汉人有往来,唐朝时的接触亦颇为频繁,太宗贞观年间,更与唐宗室通婚和亲。安史之乱后,唐的国际地位出现了变化,西南防务无暇顾及,自此边疆民族常乘机侵扰边境。代宗广德元年,吐蕃一度攻入长安,使代宗东逃至陕州,后在郭子仪的领兵抗御下,吐蕃虽然退兵,却仍时常威胁京畿重地及陇右、剑南诸地。大历十二年,吐蕃又来犯,朝廷派崔宁应战,告捷,据史书载:破吐蕃十万,斩首八千,生擒九百人。 韩云卿〈平蛮颂〉一文即记此事。文中赞颂唐王朝对战败部族的处置极为妥当,使为恶者受到应有的惩处,自新者得到适合的嘉勉,变氛沴为阳煦,化险阻为夷途,即把原有的灾祸之气转变成和煦的暖阳,坎坷堪忧的前途改造成平坦的道路。后来化险为夷从这里演变而出,被用来形容转化危险为平安。

用法说明

语义说明:转化危险为平安。

使用类别:用在转危为安的表述上。

例句

无论遇到什么危险,身经百战的老王总能化险为夷。

有了医护人员的细心照顾,爷爷的病情才能化险为夷。

幸亏颱风转向,才让这支登山队化险为夷,平安下山。

遇到意外,首先要保持冷静,才能沉着应付,化险为夷。

遇到这么危险的事,他竟然能化险为夷,真是福星高照。

由于大家的共同努力,终于化险为夷,消弭一场可能发生的灾祸。

如果不是消防队员及时抢救,化险为夷,这场火灾恐怕会造成惨重的伤亡。

辨识

近义词:转危为安

参考词语

化险为平

汉语拼音:huà xiǎn wéi píng

解释:犹化险为夷。见化险为夷条。

清.林则徐《林文忠公政书.东河奏稿》:河臣总揽全局,筹度机宜,必须明晓工程,胸有把握,始能釐工剔弊,化险为平。

本站内容来源于网络,若无意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发送邮件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