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途而废

半途而废

参考词语

‧半涂而废 ‧半涂而罢

拼音与解释

汉语拼音:bàn tú ér fèi

解释:半途而废之途,典源作涂。事情没做成功就停止。比喻做事情有始无终。语本《礼记.中庸》。△中道而废

典故说明

半途而废原作半涂而废。半途是半路的意思,即中道、中途,半途而废是指半路就停下来而不再前进,整句成语引申为事情没能持续下去就停止的意思。这个成语出自《礼记.中庸》,孔子认为君子遵循正道而行,假如半途而废,而他是绝不能中途停止的。充分显露出对圣人德行的嚮慕。半途而废就用来比喻做事情有始无终。

用法说明

语义说明:比喻做事情有始无终。

使用类别:用在中途停止的表述上。

例句

一个人做事情老是半途而废,怎能有成?

老师告诉我们做事要有恒心,不可半途而废。

做事半途而废的人,永远嚐不到成功的果实。

我不是半途而废,而是发现自己不适合走这条路。

我既然答应你,就会坚持下去,绝不会半途而废。

快到山顶了,大家坚持下去,千万不要半途而废!

事情往往不是败在开头,而是无力为继,半途而废。

一个人无论求学或做事都要有始有终,不可半途而废。

她那时学琴,如果不半途而废,应该已有相当的成绩。

做事应当有始有终,如果半途而废,如何获得大家的信任?

你对这次考试已花费相当多心血,如果半途而废,岂不可惜了?

坚持与不坚持的差别,就在别人取得了成功,自己却落了个半途而废。

辨识

近义词:中道而废、半途自画、有始无终

反义词:有始有终、持之以恒、坚持不懈、贯彻始终、锲而不舍

参考词语

半涂而废

汉语拼音:bàn tú ér fèi

解释:即半途而废。见半途而废条。

《礼记.中庸》:君子遵道而行,半涂而废,吾弗能已矣。

半涂而罢

汉语拼音:bàn tú ér bà

解释:犹半途而废。见半途而废条。

唐.韩越〈论淮西事宜状〉:陛下持之不坚,半涂而罢,伤威损费,为弊必深。

本站内容来源于网络,若无意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发送邮件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