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喻户晓
家喻户晓
参考词语
‧家至户晓 ‧家谕户晓 ‧户告人晓
拼音与解释
汉语拼音:jiā yù hù xiǎo
解释:家喻户晓典源作户告人晓,意为告诉家家户户知晓。#语本汉.刘向《列女传.卷五.梁节姑姊》。后来引申为家家户户都知晓,形容事情、名声传播极广。
典故说明
家喻户晓原作户告人晓。汉朝时,刘向编了一本《列女传》,讲述古代贞烈女子的故事。其中有一篇是叙述古代梁国的一位妇人,有一天家里失火了,她的孩子和姪子都在里面。妇人跑进大火中,原想先救姪子,在慌乱中抱出一个小孩,一看原来是自己的孩子。眼看火势越来越大,已经不可能再进去救人。妇人心里十分难过,想投火自尽,旁人赶紧把她拦下劝说:你原本是想救姪子,只因一时慌乱才救成自己的孩子,又何必想不开呢?妇人说:话虽如此,但我又怎么可能挨家挨户的去解释,让全国上下都知道呢?一定会有许多人不了解事情的经过,因而指责我偏心,只救自己的孩子,我以后都要背负这个不义的罪名,还有什么脸见人?要我再把自己的孩子推回火场,和姪子一起死,我这个做母亲的也办不到,这样下来,还是只有一死吧!说完就冲进屋子,葬身火海。在这篇故事中,原作户告人晓,指的是挨家挨户告诉大家知道。到了北宋的《宣和书谱》,有这么几句话:昔者帝王坐法宫,垂衣裳,不出九重深密之地,使四方万里朝令夕行,岂家至户晓也哉?以吾有庆赏刑威之柄以驭之而已。说皇帝端坐深宫中,靠着行政机制的运作,不用挨家挨户告知就能实行政令,也是同样的用法。后来家喻户晓这句成语就由此演变而出,用来表示家家户户都知道,亦用来形容事情、名声传播极广。
用法说明
语义说明:形容事情、名声传播极广。
使用类别:用在传布广泛的表述上。
例句
西游记的故事家喻户晓。
林海峰是家喻户晓的围棋国手。
白雪公主是家喻户晓的童话人物。
经过报纸报导,王老先生的义举已是家喻户晓了。
慈济是家喻户晓的慈善团体,他们的爱心十分令人敬佩。
登革热的防范宣导要做到家喻户晓,才能真正收到效果。
从前在我们乡下,有哪家子弟考上大学,那必是家喻户晓的大新闻。
辨识
近义词:名满天下、众所周知、妇孺皆知
反义词:不见经传、没没无闻、闻所未闻
参考词语
家至户晓
汉语拼音:jiā zhì hù xiǎo
解释:即家喻户晓。见家喻户晓条。
《宣和书谱.卷二○》:昔者帝王坐法宫,垂衣裳,不出九重深密之地,使四方万里朝令夕行,岂家至户晓也哉?
宋.欧阳修〈乞出第三劄子〉:臣所谓辨诬谤、全名节者,为中外之人不可家至户晓者尔。
家谕户晓
汉语拼音:jiā yù hù xiǎo
解释:即家喻户晓。见家喻户晓条。
宋.楼钥《攻媿集.卷二九》:以言求人,曾未闻有所褒表而遽有免罪之旨,不可以家谕户晓,必有轻议于下者。
户告人晓
汉语拼音:hù gào rén xiǎo
解释:即家喻户晓。见家喻户晓条。
汉.刘向《列女传.卷五》:梁国岂可户告人晓也!被不义之名,何面目以见兄弟国人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