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路出家
半路出家
参考词语
‧半路修行
拼音与解释
汉语拼音:bàn lù chū jiā
解释:比喻中途转业改行。※语或出《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后亦用半路出家比喻成年后才出家为僧为尼。
典故说明
半路是指一直从事某种事情,中途突然改变初衷,所以叫半路;出家是指剃度为僧尼。半路出家则是指原本并无此意,中途才改变心意出家,比起原本即出家者,道行自然较浅。所以半路出家不仅有中途转业改行的意思,也有比较不太专业的意思。例如《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中,就用了此语。《京本通俗小说》一般认为是南宋时代说话人的话本,而其中的〈错斩崔宁〉可说是宋代话本中著名的公案小说。冯梦龙将其收入《醒世恒言》中,并更改题目,名为〈十五贯戏言成巧祸〉。故事是一椿冤案,警惕为官者不可率意审案,随便用刑,导致错杀无辜。南宋高宗时,有位官人刘贵,祖上原本家境不错,传到他手中,却因为时运不济,陷入穷困。后来他觉得读书无用,中途改行做生意。但是就好像半路出家一般,从商对他来说,更加不适合,于是没多久就亏损本钱了。他向丈人借了十五贯钱,准备东山再起,而且将妻子王氏留在娘家,待重新开张再将她接回。回家途中他喝了些酒,敲门许久,小妾陈二姐才来开门;一来因为有些酒意,二来怪她开门太慢,于是开玩笑地说,已将她卖给了人家,得了十五贯钱。陈二姐信以为真,心想应该先回家告诉父母,于是待刘贵睡着后,趁夜收拾包袱起程。途中遇到刚从城里卖了丝绸要回家的青年崔宁,正好同路,于是二人结伴同行。不料,当夜刘贵家中遭窃,小偷不仅拿了那十五贯钱,情急之下,更杀了刘贵。天明之后,左邻右舍发现,赶紧追回陈二姐和崔宁。官府查办时,因为崔宁身上刚好有贩卖丝绸所得的款项十五贯钱,误认是二人谋杀了刘贵,因此屈打成招,处以死刑。半路出家这个成语就用来比喻中途转业改行,亦用来指成年后才出家为僧为尼。
用法说明
一
语义说明:比喻中途转业改行。
使用类别:用在转行改业的表述上。
例句
唱歌仔戏,我是半路出家,请别取笑哦!
他本来是当老师的,后来半路出家,做起生意来了。
他改行经营起蔬果进口,虽是半路出家,不料却弄得有声有色。
我本行并非在物理学,所以今日半路出家,夸夸而谈,真是见笑大方了!
二
语义说明:比喻成年后才出家为僧为尼。
使用类别:用在遁入空门的表述上。
例句
他是中年后才落发皈依佛门,可说是半路出家。
也许是看破红尘吧!他从职场退下后,离妻抛子,半路出家,皈依了佛门。
辨识
反义词:科班出身
参考词语
半路修行
汉语拼音:bàn lù xiū xíng
解释:即半路出家。见半路出家条。
明.朱国祯《涌幢小品.卷二二》:晚喜作诗,自称半路修行,语多率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