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门弄斧

班门弄斧

参考词语

‧弄斧班门 ‧班门取罪

拼音与解释

汉语拼音:bān mén nòng fǔ

解释:班,鲁班,古代巧匠。班门弄斧指在巧匠鲁班门前玩弄大斧。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事,不自量力。#语本唐.柳宗元〈王氏伯仲唱和诗序〉。

典故说明

唐代大文学家柳宗元的朋友王纬兄弟,出身于书香世家,富有文采。两人前来京师为文,柳宗元为他们的唱和诗作写序,讚美他们有如三国时的应璩、应玚及南朝时陆机、陆云两对兄弟,写出音律玄妙、内容精美的诗句,并自认所写的序文是在行家面前献丑,有如在善于工艺的鲁班、郢匠前耍弄斧头。后来班门弄斧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事,不自量力。

用法说明

语义说明: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事,不自量力。贬义。

使用类别:用在愚昧无知的表述上。

例句

他可是大名家,你别班门弄斧了。

在您面前,我怎敢班门弄斧,随便发言呢?

今天在各位名家面前谈创作,我真是班门弄斧了。

今天我竟然在专家面前大谈科学,真是班门弄斧。

我这点浅见,在行家面前,不免有点班门弄斧了。

你少在那儿班门弄斧了,在座的有哪个不是专家?

就凭你这点本事,就敢在专家面前班门弄斧,真是可笑。

我又不是书法家,不敢在这里班门弄斧地谈什么运笔技巧。

辨识

近义词:布鼓雷门

参考词语

弄斧班门

汉语拼音:nòng fǔ bān mén

解释:即班门弄斧。见班门弄斧条。

明.高濂《玉簪记.第一六齣》:小生略记一二,弄斧班门,休笑,休笑。

《儒林外史.第二八回》:先生大名,如雷灌耳。小弟献丑,真是弄斧班门。

班门取罪

汉语拼音:bān mén qǔ zuì

解释:在行家面前卖弄才能,招来不自量力之咎。见班门弄斧条。

《人中画.风流配》:况西蜀小子陋学之才,焉敢班门取罪?

本站内容来源于网络,若无意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发送邮件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