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瘦如柴
骨瘦如柴
参考词语
‧瘦骨如柴 ‧骨如柴 ‧骨瘦如豺
拼音与解释
汉语拼音:gǔ shòu rú chái
解释:人身骨架瘦得露出来,根根像木材一样。形容非常消瘦的样子。语出敦煌变文《维摩诘经讲经文》。△形销骨立
典故说明
变文是唐代时兴起的一种讲唱文学,由散文和韵文交替组成,内容以演绎佛经故事及民间传说、历史故事为主。〈维摩诘经讲经文〉是根据《维摩诘经》的故事,敷衍而成,形式是先引述一段经文,然后边讲边唱,有时几十字的经文,可以铺陈为数千字。内容叙述维摩诘居士生病了,佛佗欲派弟子前往慰问他的病情,但是所有弟子都不敢去,最后文殊菩萨应命前往。文中描述维摩诘居士未生病之前,神情威猛似虎,生病之后变得十分消瘦,骨架露出,像木柴一样。骨瘦如柴亦作骨瘦如豺,《埤雅.卷一八.释兽》︰瘦如豺。豺,柴也。豺体细瘦,故谓之豺。豺是一种骨架露出看起来像细瘦的动物。骨瘦如豺,也可用以形容人非常消瘦。
用法说明
语义说明:形容非常消瘦的样子。
使用类别:用在形体瘦弱的表述上。
例句
别看他骨瘦如柴,却是耐力十足。
骨瘦如柴的他,怎么能挑得动这桶水?
这场大病把老王折磨得骨瘦如柴,令人心痛。
难民营里的孩子个个营养不足,骨瘦如柴,亟待各界伸出援手。
看到这些骨瘦如柴的孩子,每个人都动了恻隐之心,纷纷慷慨解囊相助。
辨识
近义词:形销骨立、瘦骨嶙峋
反义词:大腹便便、肥头大耳、脑满肠肥
形音辨误
柴,音ㄔㄞˊ。细瘦的样子。不可写作材。
骨瘦如柴及形销骨立都有非常瘦弱的意思。
骨瘦如柴侧重于身体消瘦;形销骨立侧重于精神憔悴。
骨瘦如柴形销骨立辨似例句
○ㄨ难民营里的孩子个个营养不足,~,亟待各界伸出援手。
ㄨ○自从失恋后,她镇日以泪洗面,~,让人心疼不已。
参考词语
瘦骨如柴
汉语拼音:shòu gǔ rú chái
解释:即骨瘦如柴。见骨瘦如柴条。
宋.杨万里〈武陵春.长铗归乎踰十暑〉:旧赐龙团新作祟,频啜得中寒。瘦骨如柴痛又酸,儿信问平安。
明.高明《汲古阁本琵琶记.第二○齣》:我千辛万苦有甚疑猜,可不道我脸儿黄、瘦骨如柴。
骨如柴
汉语拼音:gǔ rú chái
解释:犹骨瘦如柴。见骨瘦如柴条。
清.李永祺〈病起〉:崚嶒未怕骨如柴,排闷时时强散怀。
骨瘦如豺
汉语拼音:gǔ shòu rú chái
解释:豺,兽名,犬科,其体细瘦。骨瘦如豺犹骨瘦如柴。见骨瘦如柴条。
《荡寇志.第三三回》:腾蛟看那章匪,骨瘦如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