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之如饴
甘之如饴
参考词语
‧甘之若饴 ‧甘如饴
拼音与解释
汉语拼音:gān zhī rú yí
解释:指苦难来临,甘心承受。语本汉.赵晔《吴越春秋.勾践归国外传》。
典故说明
甘之如饴典源作甘如饴,后以成语多为四字,乃成甘之如饴。饴,麦芽糖,引申为甜的糖食。如饴,像麦芽糖一样甜。《诗经.大雅.绵》有周原膴膴,堇荼如饴一句,意思是说:周原的土壤肥沃,即使是像堇荼之类的苦菜,也会变得甘美不已。甘如饴是说苦的东西,吃起来像糖一样甜。用来形容人为了某种崇高的目标,心甘情愿承受痛苦或牺牲。汉.赵晔《吴越春秋.勾践归国外传》记载了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打败之后,一直忍辱负重,希望有天能够雪耻复国。他为了随时提醒自己亡国之恨,于是卧薪尝胆,过着刻苦的生活。他又积极地讨好夫差,降低夫差对越国的戒心,获取其信任。例如勾践得知夫差喜欢葛制的轻薄衣服,就命令人民入山采葛,织成布料,好献给夫差。勾践的作法果然获得夫差的信任与赏识,赐给他许多奖赏。采葛的妇人知道勾践为了复国雪耻,用心良苦,所以作了〈苦之诗〉来称颂自己的君王,其中有句尝胆不苦甘如饴,便是描述勾践尝胆之事是极苦之物,但勾践刻苦自励,却把它当成像糖那样甜美。后来甘之如饴就用以形容乐意承担艰苦的事情,或处于困境却能甘心安受。甘之如饴较早的书证是出自于宋.真德秀〈送周天骥序〉:非义之富贵,远之如垢汙;不幸而贱贫,甘之如饴蜜。
用法说明
语义说明:指苦难来临,甘心承受。
使用类别:用在安于困厄、积极承担的表述上。
例句
多年来箪食瓢饮的生活,别人不堪其苦,他却是甘之如饴。
尽管从小家境清寒,为了求学,三餐不继,这种生活,他却甘之如饴。
他承受了一般人所无法承担的压力,却甘之如饴,只为了求取事业成功。
军旅生活虽然困苦,处境危难,但大家都甘之如饴,领略了另一种不同的人生。
对于这种费力不讨好的差事,别人都避之不及,而他却甘之如饴,争着抢先去做。
辛苦又劳累的教师生涯,许多老师们都甘之如饴,因为他们看到的是国家未来的希望。
这里地处偏远,工作既艰苦,待遇又非常微薄,但这些人却能甘之如饴,因为他们是抱着回馈乡里的心意来做事的。
辨识
近义词:心甘情愿、安之若素
反义词:苦不堪言、勉为其难
参考词语
甘之若饴
汉语拼音:gān zhī ruò yí
解释:若,如。甘之若饴即甘之如饴。见甘之如饴条。
《明史.卷二一○》:赞曰:……言者踵至,斥逐罪死,甘之若饴,而不能得君心之一悟。
甘如饴
汉语拼音:gān rú yí
解释:即甘之如饴。见甘之如饴条。
汉.赵晔《吴越春秋.勾践归国外传》:尝胆不苦甘如贻,令我采葛以作丝。
宋.文天祥〈正气歌〉:鼎镬甘如饴,求之不可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