敷衍塞责

敷衍塞责

拼音与解释

汉语拼音:fū yǎn sè zé

解释:形容做事不认真负责,只是表面应付。※语或出清.张集馨《道咸宦海见闻录.丁巳五十八岁》。△敷衍了事

典故说明

敷衍一词本来的意思是散播、传播的意思。例如《旧唐书.卷一一.代宗本纪》:赞曰:……扫除沴气,敷衍德音。沴,音ㄌㄧˋ,沴气就是恶气、邪气。意思是将恶气扫除,把德音传播出去。传播有表面铺陈的意思,所以后来引申转化成办事不切实,仅顾表面应付的意思,所以有敷衍了事、敷衍塞责的语词。塞责本来的意思有抵偿过失、抵罪的意思。例如《韩诗外传》卷一○:前犹与母处,是以战而北也,辱吾身!今母没矣,请塞责。此处是说春秋时,鲁国勇士卞庄子,在母亲还活着的时候,三次参与战役,三次败北,因而被众人取笑。等到母亲过世后,卞庄子自动请求加入军队,他向领兵的将军说:以前是考虑到母亲在世,应保全性命,所以参加战斗,屡次败北,因而受辱。今日母亲已经不在,已无后顾之忧,请让我尽番心力,抵偿过去的过错吧!后来塞责一词,另外衍生出搪塞责任、敷衍了事的意思。例如《明史.卷二○六.张逵列传》:会疏则删削忌讳以避祸,独疏则毛举纤微以塞责。意思是说如果奏章是大家一起上奏,就避重就轻,以免惹祸上身;如果是自己上奏,就尽举一些微细的理由来推卸责任,所以敷衍和塞责就变成了相似词,合起来就是敷衍塞责的成语了。例如清代张集馨《道咸宦海见闻录.丁巳五十八岁》提到当时甘肃省筹款一事,经过年余,因为地方上实在太穷,半数地方官都只是敷衍塞责而已。敷衍塞责,就用来形容做事不认真负责,只是表面应付。

用法说明

语义说明:形容做事不认真负责,只是表面应付。

使用类别:用在敷衍随便的表述上。

例句

做一行要像一行,千万不可敷衍塞责,随便应付了事。

各单位敷衍塞责的弊端若不革除,行政效率如何提升?

这是重大民生政策,大家要认真执行,不能敷衍塞责。

老板对于营业员敷衍塞责的态度十分不满,决定严厉处罚。

我要的是用心尽责的菁英部属,而非敷衍塞责的一大堆人。

只要是我分内的工作,我一定会尽心尽力去做,绝不会敷衍塞责。

在处理有关垃圾问题的过程中,各单位之间互相推诿、敷衍塞责的现象十分严重。

兴建中的车站发生倒塌事件之后,承包厂商仍一再敷衍塞责,不愿意坦然出面处理。

辨识

近义词:敷衍了事、潦草塞责

反义词:一丝不苟、尽心竭力

敷衍塞责及敷衍了事都有做事随便不认真的意思。

敷衍塞责侧重于对职责内应做的事随便应付;敷衍了事侧重于随便马虎就把事情了结。

敷衍塞责敷衍了事辨似例句

○ㄨ兴建中的车站发生倒塌事件之后,承包厂商仍一再~,不愿意坦然出面处理。

ㄨ○这么重要的事,全力以赴犹恐不及,怎么可以如此马虎,~!

本站内容来源于网络,若无意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发送邮件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