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不顾身
奋不顾身
参考词语
‧奋不虑身 ‧奋不顾命 ‧奋不顾生 ‧奋身不顾
拼音与解释
汉语拼音:fèn bù gù shēn (变) fèn bú gù shēn
解释:奋勇向前,不顾生死。#语出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大谬不然、戴盆望天
典故说明
奋不顾身是指勇往直前,不顾自己的生死之意,出自于《汉书.卷六二.司马迁传》。司马迁是西汉史学家,太史令司马谈的儿子。在父亲过世后继承父志,任太史令,从事编载史事兼掌天象历法的工作。武帝天汉二年,李陵带兵五千力战匈奴十余万人,后因寡不敌众,力竭而降,武帝大为光火,下令诛其全家。司马迁出面为他辩护,触怒了武帝,被捕下狱,处以腐刑。出狱后,转任中书令,决心效法先贤在逆境中愤发的精神,完成太史公书,即现在的《史记》。司马迁受刑后,他的老朋友益州刺史任少卿写了封信给他,告诉他贤臣应有的作为。司马迁看了后回信,陈述对李陵之事的观点以及受辱的经过。并说自己跟李陵并不熟,但见他为人自奇士,事亲孝,与士信,临财廉,取予义,分别有让,恭俭下人,常思奋不顾身以徇国家之急。认为李陵孝顺、讲信用、有义气,对下人也很好,并且出生入死,为国家的存亡奋不顾身,实在是个好人啊!如今降敌也是迫于无奈。后来奋不顾身这句成语就出自此处,用来形容奋勇向前,不顾生死。
用法说明
语义说明:奋勇向前,不顾生死。
使用类别:用在勇往直前的表述上。
例句
面对熊熊大火,消防队员个个奋不顾身地上前灭火。
一看到有人不慎落水了,他就奋不顾身地跳下去救人。
像他这种奋不顾身、见义勇为的精神,值得每个人学习。
虽然天气恶劣,但救难队员仍奋不顾身,深入山区搜救。
三军将士面对敌人的猛烈进攻,仍旧奋不顾身,坚守阵地,一次又一次将敌人击退。
辨识
近义词:出生入死、赴汤蹈火、挺身而出、舍生忘死、义无反顾
反义词:畏缩不前、贪生怕死
参考词语
奋不虑身
汉语拼音:fèn bù lǜ shēn (变) fèn bú lǜ shēn
解释:犹奋不顾身。见奋不顾身条。
《宋史.卷三九二》:论曰:……汝愚独能奋不虑身,定大计于顷刻。
奋不顾命
汉语拼音:fèn bù gù mìng (变) fèn bú gù mìng
解释:犹奋不顾身。见奋不顾身条。
南朝梁.任昉〈奏弹曹景宗〉:故司州刺吏蔡道恭,率厉义勇,奋不顾命,全城守死,自冬徂秋。
《魏书.卷一一》:或徇节感恩,奋不顾命;或临戎对敌,赴难如归。
奋不顾生
汉语拼音:fèn bù gù shēng (变) fèn bú gù shēng
解释:即奋不顾身。见奋不顾身条。
《旧唐书.卷一四一》:惟忠与孝,天与臣心,常思奋不顾生,以身殉国,无由上达,私自感伤。
奋身不顾
汉语拼音:fèn shēn bù gù (变) fèn shēn bú gù
解释:犹奋不顾身。见奋不顾身条。
宋.吴泳〈齐敏授武翼郎制〉:尔总戎于韶,奋身不顾。援弓赴敌,射杀渠魁,厥功隽矣。
宋.苏轼〈与章子厚书〉:然独念愚夫小人,以一言感发,犹能奋身不顾,以遂其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