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气方刚
血气方刚
参考词语
‧方刚血气 ‧气血方刚 ‧血气方壮 ‧血气方盛
拼音与解释
汉语拼音:xiě qì fāng gāng
解释:泛指年轻人精力正当旺盛,易于冲动。语出《论语.季氏》。或单指年轻力壮。
典故说明
《论语》一书是由孔门弟子记录而成,内容是孔子自述或应弟子、时人及弟子间相互问答的话。典源收录的,主要是论述修养心性的方法。孔子认为君子有三件事要戒慎:年轻时,身体还在发育,血气不足,要戒女色;壮年时期,血气旺盛,容易冲动,所以要戒好勇斗狠;到了老年,血气已衰退,身体状况大不如前,要戒贪得无餍。血气方刚就是直接摘自典源的一个成语,用于泛指年轻人精力正当旺盛,易于冲动;后亦用于单指年轻力壮。
用法说明
一
语义说明:泛指年轻人精力正当旺盛,易于冲动。
使用类别:用在年轻气盛的表述上。
例句
我当年血气方刚,一冲动就从军去了。
我怕他血气方刚,按捺不住冲动就糟糕了。
这小伙子血气方刚、行事叛逆,得多加辅导。
这些血气方刚的青少年,如不善加教导,难免会到处惹事生非。
他虽然正在血气方刚的年纪,却很沉得住气,从来不曾好勇斗狠。
血气方刚的青少年精力无处发泄,这是教育当局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
语义说明:指年轻力壮。
使用类别:用在年轻力壮的表述上。
例句
这些血气方刚的年轻人,干起活来真是带劲。
大力士比赛中,几个血气方刚的小伙子居然把公车拉动了,在场民众无不鼓掌叫好。
辨识
反义词:老成持重
参考词语
方刚血气
汉语拼音:fāng gāng xiě qì
解释:即血气方刚。见血气方刚条。
《缀白裘.第九集》:你方刚血气,好斗勇,为人戒之。
清.朱素臣《十五贯.上卷》:少觅蝇头利,聊资瓮底春,我方刚血气不惮多劳顿。
气血方刚
汉语拼音:qì xiě fāng gāng
解释:犹血气方刚。见血气方刚条。
宋.周恽《清波别志.卷下》:前辈气血方刚,不拘小节,盖或有之。
元.郑光祖《伊尹耕莘.第一折》:莫张荒,等的他那气血方刚,那其间着志求贤将师道访,习练的才高智广,文强武壮。
血气方壮
汉语拼音:xiě qì fāng zhuàng
解释:犹血气方刚。见血气方刚条。
《新唐书.卷一二七》:昔马周起徒步,谒人主,血气方壮,太宗用之,能尽其才,甫五十而没。
血气方盛
汉语拼音:xiě qì fāng shèng
解释:犹血气方刚。见血气方刚条。
《后汉书.卷四八》:黄门郎年幼,血气方盛,既无长君退让之风,而要结轻狡无行之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