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髮冲冠

怒发冲冠

参考词语

‧怒发沖冠 ‧发上冲冠

拼音与解释

汉语拼音:nù fǎ chōng guān

解释:愤怒得头发直竖顶起帽子。形容盛怒的样子。◎#语本《史记.卷八一.廉颇蔺相如列传》。△完璧归赵

典故说明

头发直竖,把戴的帽子都顶了起来,这是古人用来形容极度愤怒的样子。古代成年人是要戴冠的。和怒发冲冠相关最有名的故事当属蔺相如完璧归赵了。战国时代,秦王想用十五座城池换取赵国的和氏璧。赵王因宦者令缪贤推荐,召见蔺相如,并且问他对这件事的看法。蔺相如不想使秦国有攻打赵国的借口,主张送和氏璧到秦国去,并说:君王如确定没有合适的人选,我愿意带着和氏璧出使。秦国真的给城,璧就留给秦国;不给,我会将和氏璧完好的送回赵国。于是赵王派他带着和氏璧西行入秦国。到了秦国,蔺相如发觉秦王并不是真正想用十五座城池来交换和氏璧,于是在秦王欣赏和氏璧时,假意的说璧上有瑕疵要指给秦王看。等和氏璧回到他的手上,立刻后退了几步,倚柱而立,气得头发竖立,顶起帽子,说秦王既无意把城池偿还赵王,他只好把头、璧都在柱上撞碎。事实上,在《庄子.盗跖》篇中就已提到盗跖一听孔子来访,气得发上指冠,这和怒发冲冠的意思是一样的。《史记.卷八六.刺客列传.荆轲》中讲到燕太子丹在易水之边为荆轲送行,壮烈的场面让在场的人发尽上指冠,内心慷慨激昂到发尽直竖,意思也是相近的。《庄子》的典故虽较早,但是推究后来所用的怒发冲冠,当以蔺相如故事较为贴近。

用法说明

语义说明:形容盛怒的样子。

使用类别:用在激愤恼怒的表述上。

例句

听到儿子犯下如此罪行,气得他怒发冲冠。

他遭受到如此诬赖,难怪要怒发冲冠,大声申辩。

你脾气不要那么坏,芝麻点大的事就气得怒发冲冠。

对方提出如此无理的要求,令人怒发冲冠,忿恨难平。

看到他怒发冲冠、振臂挥舞的样子,在场的人全吓到了。

听到敌人的阴谋,不由得令人怒发冲冠,誓死反抗到底。

听到这种荒唐的事,连脾气最好的老李也气得怒发冲冠。

当他一知道造谣者是谁,马上怒发冲冠,找对方理论去了。

辨识

近义词:咬牙切齿、怒火中烧、怒不可遏、怒气冲天、勃然大怒、眦裂发指

反义词:心平气和、平心静气

参考词语

怒发沖冠

汉语拼音:nù fǎ chōng guān

解释:犹怒发冲冠。见怒发冲冠条。

《封神演义.第二八回》:子牙看到切情之处,怒发沖冠:此贼若不先除,恐为后患!

发上冲冠

汉语拼音:fǎ shàng chōng guān

解释:即怒发冲冠。见怒发冲冠条。

汉.赵晔《吴越春秋.阖闾内传》:孙子顾视诸女连笑不止,孙子大怒,两目忽张,声如骇虎,发上冲冠。

《花月痕.第一二回》:同秀这一气,真是发上冲冠,一手将帕子内包的东西,向碧桃脸上摔来,一手将烟灯砸在地下。

本站内容来源于网络,若无意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发送邮件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