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濡目染
耳濡目染
参考词语
‧目擩耳染 ‧目染耳濡 ‧耳染目濡 ‧耳目濡染
拼音与解释
汉语拼音:ěr rú mù rǎn
解释:耳濡目染之濡,典源作擩。擩义同濡。濡,习染、感染。耳濡目染指经常听到、看到而深受影响。语本唐.韩越〈清河郡公房公墓碣铭〉。△潜移默化
典故说明
耳濡目染原作目擩耳染。唐代时,虔州长史房启因病去世,文学家韩越为他撰写墓志铭,讲述他生前的种种事蹟。房启的身世显赫,曾祖父与祖父都做过宰相,父亲也担任过祕书少监等职务。韩越说他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受到父祖辈的影响,听熟了、看惯了应有的做人处世态度,而养成高尚的品行与才能。后来耳濡目染这句成语就从原文的目擩(ㄖㄨˋ)耳染演变而出,形容经常听到、看到而深受影响。
用法说明
语义说明:经常听到、看到而深受影响。
使用类别:用在教育感化的表述上。
例句
大人都不学好,小孩每天耳濡目染,怎么不变坏?
因为母亲是音乐家,她从小耳濡目染,所以音乐底子不错。
近朱则赤,近墨则黑,为人父母得小心孩子耳濡目染变坏了。
他从小耳濡目染做生意的种种,非常清楚商场的机诈与无情。
因为家里开的是棋社,从小耳濡目染,自然对下棋有点心得。
因为我的室友都是学德文的,耳濡目染之下,我也会说几句德国话。
从小就生长在这样的环境,耳濡目染的结果,使他受到颇为深远的影响。
我想到巴黎去长住,就是希望沉浸在艺术的国度中,耳濡目染,找到灵感。
也许是耳濡目染的关系,相处久了,我竟发现自己的价值观深受他的影响。
我要把小孩送离这纷扰的环境,免得他耳濡目染,误以为世界就是这么丑陋。
辨识
近义词:潜移默化
形音辨误
濡,音ㄖㄨˊ。习染、感染。不可写作儒。
耳濡目染及潜移默化都有受到影响而产生变化的意思。
耳濡目染侧重于环境的影响,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负面的;潜移默化可以是环境,也可以是人的影响,多用于好的方面。
耳濡目染潜移默化辨似例句
○ㄨ大人都不学好,小孩每天~,怎能不变坏?
ㄨ○我们应该多读书,因为一本好的作品对人的思想具有~的功效。
参考词语
目擩耳染
汉语拼音:mù rù ěr rǎn
解释:义同耳濡目染。见耳濡目染条。
唐.韩越〈清河郡公房公墓碣铭〉:胚胎前光,生长食息,不离典训之内。目擩耳染,不学以能。
目染耳濡
汉语拼音:mù rǎn ěr rú
解释:犹耳濡目染。见耳濡目染条。
《清史稿.卷四三九》:伏愿皇太后崇俭黜奢,时以民生为念,俾皇上知稼穑之艰难,目染耳濡,圣功自懋。
《太平天国资料.太平天国史料》:至于诵习书史,博览篇章,目染耳濡,课学即求心之道;通经致用,家修即廷献之资。
耳染目濡
汉语拼音:ěr rǎn mù rú
解释:犹耳濡目染。见耳濡目染条。
《醒世姻缘传.第二七回》:只因安享富贵的久了,后边生出来的儿孙,一来也是秉赋了那浇漓的薄气,二来又离了忠厚的祖宗,耳染目濡,习就了那轻薄的态度。
耳目濡染
汉语拼音:ěr mù rú rǎn
解释:犹耳濡目染。见耳濡目染条。
宋.楼钥〈送从弟叔韶尉东阳〉:吾家有素风,耳目久濡染。毋庸慕豪举,助廉先以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