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症下药
对症下药
参考词语
‧因病发药 ‧对病用药 ‧对证之药 ‧对证下药 ‧对证用药 ‧对证处方 ‧应病与药 ‧随症用药
拼音与解释
汉语拼音:duì zhèng xià yào
解释:指针对病症开方用药。比喻针对癥结所在,做有效的处理。※语或本《朱子语类.卷四一.论语.颜渊篇上》。
典故说明
《朱子语类》一书载:宋儒朱熹的门人亚夫问何谓克己复礼,朱熹回答:现在的人只会说要克制私欲,严格要求自己,却不去实践礼义,于是失去准则,使得礼法大乱。圣人孔子就说得很明确: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用礼作为克制和实践的标准,就是捉到病根,针对症状开方用药。后来对症下药这句成语可能从这里的对证下药演变而出,用来指针对病症开方用药。亦用来比喻针对癥结所在,做有效的处理。《三国志.卷二九.魏书.方技传.华佗》记载了一个实例,可以助我们了解这个成语的意思:府吏儿寻和李延一起来找名医华佗看病,他们两个人都头痛身体发烧,症状相同。华佗诊断该给儿寻潟药、李延发汗药。他们觉得奇怪,就问:为什么症状相同却开不同的药?华佗回答说:儿寻的病因在体内,李延的病因在体外,所以治疗的方法不同。分别给他们用药,隔天就都好了。
用法说明
一
语义说明:针对病症开方用药。
使用类别:用在医治疾病的表述上。
例句
经过医生对症下药,病人高烧已退。
中医师都是经过望闻问切后,才对症下药。
看病得先接受检查与诊视,否则医生如何对症下药?
这药我吃了完全无效,医生到底是否对症下药呢?
经过心理医师的对症下药,他终于走出失恋的阴影。
他根本不是感冒,你不要胡乱猜测,得找医生对症下药才行。
二
语义说明:比喻针对癥结所在,做有效的处理。
使用类别:用在方法正确的表述上。
例句
经你对症下药,我的电脑果然恢复正常。
关于这件事,我们要找出癥结所在,才好对症下药。
公司经营状况这么坏,你得对症下药,才有可能好转。
我们做心理辅导工作的,也得因对象不同,对症下药。
我们平常就要对机器作深入了解,以便出状况时能对症下药。
他因暗恋而痛苦,你要能找女主角去安慰他,那就是对症下药了。
辨识
近义词:一针见血、切中时弊
反义词:隔靴搔痒
参考词语
因病发药
汉语拼音:yīn bìng fā yào
解释:犹对症下药。见对症下药条。
明.李贽《焚书.卷三》:纵出自圣人,要亦有为而发,不过因病发药,随时处方,以救此一等懵懂弟子、迂阔门徒云耳。
对病用药
汉语拼音:duì bìng yòng yào
解释:即对症下药。见对症下药条。
宋.袁甫〈祕书少监上殿第二札子〉:察脉观证,对病用药,凿凿精实,勿使空谈。
对证之药
汉语拼音:duì zhèng zhī yào
解释:比喻切中要害,能从根本解决问题的言论。见对症下药条。
清.黄宗羲〈子刘子行状〉:思陵亦时忆先生之言,罢而召,召而罢,终不能用,而天下事已去矣。然后知先生之言,为思陵对证之药也。
对证下药
汉语拼音:duì zhèng xià yào
解释:犹对症下药。见对症下药条。
《朱子语类.卷四一》:克己复礼,便是捉得病根,对证下药。
对证用药
汉语拼音:duì zhèng yòng yào
解释:犹对症下药。见对症下药条。
宋.阳枋〈编类钱氏小儿方证说〉:凡小儿关节脉理、百骸九窍、五脏六腑,灿然在目,故能察病论证,对证用药,如指诸掌。
对证处方
汉语拼音:duì zhèng chǔ fāng
解释:犹对症下药。见对症下药条。
元.王恽〈灵照度丹霞图.诗其一〉:对证处方唯一舍,不应真假比如来。
应病与药
汉语拼音:yìng bìng yǔ yào
解释:即对症下药。见对症下药条。
明.叶盛《水东日记.卷九》:盖此刻之金石,传之无穷,不比一时之间,为一两人东说西话,随宜说法,应病与药也。
随症用药
汉语拼音:suí zhèng yòng yào
解释:随症状用药。见对症下药条。
明.海瑞〈赠锺从吾晋灌阳掌教序〉:事中之变,百千万端,君子之应如之,譬之医者随症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