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若观火

洞若观火

参考词语

‧明若观火 ‧洞如观火 ‧燎如观火

拼音与解释

汉语拼音:dòng ruò guān huǒ

解释:像观看火光一样清楚。比喻观察事物非常透澈。语本《书经.盘庚上》。△有条不紊、明察秋毫

典故说明

盘庚是成汤的十世孙,商朝的十七代君主。《尚书.盘庚》是盘庚为了迁都所作告谕臣民之书,共分三篇。上篇是盘庚对邦伯、执事等贵冑大臣的训诫之词,主要说明迁都是上天的旨意,任何阻碍迁都的行为都是违背天意的;中篇则是对平民的训词,口气严厉,语带威胁,要人民共同支持迁都之举,否则就会被处死;下篇则是迁都后,盘庚告诫百官诸侯之言,希望他们能够把恩德广施于民。在上篇里头,盘庚警告专权弄政的贵族大臣:不是我荒废了先王的美德,而是你们的行为让先王的美德隐晦,不畏惧我这个君王。对于你们的计谋私心,我就像看着火光一样地清楚,只是因为我拙于谋划,才会让你们犯下这样的过失。如果你们能去除私心,把恩泽施于人民,这样才能大声的说你们是积德行善的人啊!盘庚迁殷之后,消弭了王室内部的纷争,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盘庚被称为中兴之主,并为后来的武丁盛世打下基础。而洞若观火这句成语,后来就从这里的予若观火演变而出,用来比喻观察事物非常透澈。

用法说明

语义说明:比喻观察事物非常透澈。

使用类别:用在了解透澈的表述上。

例句

只有智者方能洞若观火地掌握事情真相,因而不忧不惧。

丰富的经验,常能使人洞若观火地预见到事情未来的发展。

他对目前的政局洞若观火,因此总是忧心忡忡地提出建言。

以他多年的办案经验,分析起案情真是洞若观火,令人心服。

凭着对商场的敏感度,他洞若观火地预测电子业将是一片荣景。

你是公司资深员工了,当对公司弊病洞若观火,请立即着手改善。

十年前他已预测到今日产业界将面临的冲击,真是洞若观火之见。

辨识

近义词:一目了然、明察秋毫、了如指掌

反义词:如坐云雾、雾里看花

明察秋毫及洞若观火都有看得一清二楚的意思。

明察秋毫侧重于形容观察鉅细靡遗;洞若观火侧重于形容观察透澈深远。

明察秋毫洞若观火辨似例句

○ㄨ这件案子亏得法官~,终于真相大白,洗刷了被告的冤情。

ㄨ○凭着对商场的敏感度,他~地预测电子业将是一片荣景。

参考词语

明若观火

汉语拼音:míng ruò guān huǒ

解释:犹洞若观火。见洞若观火条。

隋.佚名〈檄陈尚书江总等文〉:遂古成败之机,近代安危之迹,照同悬镜,明若观火,无待指南,自应神悟。

唐.陆贽〈奉天论前所答奏未施行状〉:多同于善则功多,甚同于恶则祸甚,善恶从类,端如贯珠,成败象行,明若观火,此历代之元龟也。

洞如观火

汉语拼音:dòng rú guān huǒ

解释:即洞若观火。见洞若观火条。

清.刘献廷《广阳杂记.卷二》:梁质人留心边事已久……故得悉其山川险要部落游牧,暨其强弱多寡离合之情,皆洞如观火矣。

《清史稿.卷三八六》:论曰:……晚年密陈大计,于数十年驭外得失,洞如观火,一代兴亡之龟鉴也。

燎如观火

汉语拼音:liáo rú guān huǒ

解释:犹洞若观火。见洞若观火条。

宋.洪咨夔《平斋文集.卷一○》:信抱国士之略,亮负王佐之才,得失胜负,燎如观火。

本站内容来源于网络,若无意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发送邮件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