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沛流离

颠沛流离

参考词语

‧流离颠沛

拼音与解释

汉语拼音:diān pèi liú lí

解释:颠沛,比喻世道衰乱或人事挫折。语出《论语.里仁》。流离,流亡离散。◎语出《汉书.卷二四.食货志上》。颠沛流离形容生活困迫不安,四处流浪。△百六之会、流离失所、阳九之阸

典故说明

颠沛流离系由颠沛及流离二语组合而成。颠沛出自《论语.里仁》,内容记录孔子说过的一段话,他主张人们应该用正当的方法去取得富、贵,远离贫、贱。君子如果失去仁德,还能被称为是君子吗?一个真正的君子无论是在仓卒之间,或是在世道衰乱、人事挫折的环境中,都会守住仁德,不会做出违背仁德的事情。流离则是出自《汉书.卷二四.食货志上》。西汉末年,王莽篡位,建立新朝。先是贬低外族,开启战端;之后又一味仿古,更改既有的制度法令,末年又遇到干旱穀物歉收,一时间天下动乱,百姓生活陷入困境。王莽认为田地会没水灌溉,作物遇上霜害和蝗灾,导致连年灾荒,加上外族侵犯,盗贼群起,使得百姓流亡离散,都是因为他正遭到厄运。没多久之后,新朝就灭亡了。流离的典源又见《汉书.卷四五.蒯伍江息夫传.蒯通》、《汉书.卷八三.薛宣朱博传.薛宣》。〈蒯通传〉内容则是表述谋士蒯(ㄎㄨㄞˇ)通为齐王韩信分析天下局势,说到刘邦和项羽相争多年,造成人民惨死,流亡离散荒野。因而建议齐王韩信发挥手握重兵的影响力,进而与楚、汉三足鼎立。〈薛宣传〉内容则是表述汉成帝责备薛宣在六年宰相任内,怠忽职守,导致国家穀仓空虚,使得百姓挨饿,流亡离散各地,几万人因此生病而死。后来颠沛和流离被合用成颠沛流离,用来形容生活困迫不安,四处流浪。

用法说明

语义说明:形容生活困迫不安,四处流浪。

使用类别:用在困顿漂泊的表述上。

例句

假如一个国家战祸连年,必然造成人民颠沛流离。

有谁愿意抛妻离子,颠沛流离在外,这是不得已啊!

过去在抗战时候,不知有多少家庭妻离子散,颠沛流离。

他颠沛流离地度过了大半辈子,如今好不容易才安定下来。

在那颠沛流离的岁月,他一边逃难,一边仍不忘写他的日记。

他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份安定的工作,希望从此可以结束颠沛流离的生活。

辨识

近义词:流离失所、断梗飘蓬

反义词:安土重迁、安居乐业

颠沛流离及流离失所都有流亡离散、到处迁徙的意思。

颠沛流离侧重于生活困顿受挫;流离失所重于无安身之处。

颠沛流离流离失所辨似例句

○ㄨ他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份安定的工作,希望从此可以结束~的生活。

ㄨ○灾变过后首要做的事是安顿灾民,不要让他们~。

参考词语

流离颠沛

汉语拼音:liú lí diān pèi

解释:即颠沛流离。见颠沛流离条。

宋.黄庭坚〈书睢阳事后〉:流离颠沛义不辱,去就死生心自知。

《浮生六记.卷三》:君之不得亲心,流离颠沛,皆由妾故。妾死则亲心自可挽回,君亦可免牵挂。

本站内容来源于网络,若无意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发送邮件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