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扑不破
颠扑不破
参考词语
‧攧扑不碎 ‧颠扑不磨 ‧颠簸不破
拼音与解释
汉语拼音:diān pū bù pò (变) diān pū bú pò
解释:无论怎么摔打都不破。比喻理论真确可靠,永远不能被改易或推翻。◎语出宋.朱熹〈与张钦夫书〉其二。△牢不可破
典故说明
朱熹(公元1130∼1200),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晦翁,南宋婺源人。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也是南宋闽学的创始人。一生着述繁富,其中影响最大的是《诗集传》和《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后来历朝学子必读的教科书。其学说源自北宋的程颢、程颐,故后人常以程朱学派称之。典源摘自朱熹写给张钦夫的书信,内容提到关于心性方面的修养工夫:若要导正心性,则必须循着致知、诚意的次序,从中下功夫,才能达到心无时不虚的境界;如果可以一直在这方面努力,就可以常存此心,如此则动静如一,不偏于任何一处。程颢也曾经说过:如果可以从身体力行中体会并且得到乐趣,到达此一境界后,就不必害怕无法把持心性。朱熹赞同程颢所言,认为要能如此下功夫,才是真正不会被推翻,没有任何破绽、缺点的真理。典源又见《朱子语类.卷五.性理.性情心意等名义》。内容则是表述伊川先生(程颐)主张的性即理也以及横渠先生(张载)所主张的心统性情二句理论深远,是永远不会被推翻的至理名言。其中也用到颠扑不破一语。后来颠扑不破就是直接摘自典源的一个成语,用于比喻理论真确,永远不能被改易或推翻。
用法说明
语义说明:比喻理论真确可靠,永远不能被改易或推翻。
使用类别:用在稳定坚固的表述上。
例句
达尔文的进化论至今仍旧颠扑不破。
庄子的寓言故事蕴藏着许多颠扑不破的人生哲理。
地圆说屡经检验而颠扑不破,如今已为世人所公认。
生活是文学的根源这句话是颠扑不破的至理名言。
道理人人会说,禁得起实践的检验,才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各种学说唯有经过正反两面不断地辩证,方能得到颠扑不破的结论。
许多古人认为颠扑不破的思想观念,在今日科学的检验之下,都被证实是错误的。
辨识
近义词:牢不可破、坚不可摧
反义词:不攻自破、漏洞百出
颠扑不破及牢不可破都有无法动摇、摧毁的意思。
颠扑不破侧重于真确,故多用在学说、理论等;牢不可破侧重于坚固,用于一般事物或意志、态度。
颠扑不破牢不可破辨似例句
○ㄨ达尔文的进化论至今仍旧~。
ㄨ○那座城堡以~的严密防御系统闻名于世。
参考词语
攧扑不碎
汉语拼音:diān pū bù suì (变) diān pū bú suì
解释:犹颠扑不破。见颠扑不破条。
宋.文天祥〈西涧书院释菜讲义〉:天地闲只一个诚字,更攧扑不碎。
颠扑不磨
汉语拼音:diān pū bù mó
解释:犹颠扑不破。见颠扑不破条。
《东欧女豪杰.第三回》:这样说来,那个平民主义,正是战则必胜的公理,你不信,试看将来不远的,便应有一个穷源反本、颠扑不磨的定论。
颠簸不破
汉语拼音:diān bǒ bù pò (变) diān bǒ bú pò
解释:即颠扑不破。见颠扑不破条。
《儿女英雄传.第三四回》:这科名一路,两句千古颠簸不破的话,叫作窗下休言命,场中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