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卫填海
精卫填海
参考词语
‧冤禽衔石 ‧帝女填海 ‧投石填海 ‧石填大海 ‧精禽填海 ‧精卫塞海 ‧精卫衔木 ‧精卫衔石 ‧精卫衔薪 ‧衔沙填海 ‧衔石冤禽 ‧衔石填海
拼音与解释
汉语拼音:jīng wèi tián hǎi
解释:本指炎帝幼女女娃溺死东海,化为精卫鸟,愤而衔木石以填东海的故事。典出《山海经.北山经》。后用精卫填海比喻心怀冤愤,立志报仇。亦比喻意志坚定,不惧艰苦。
典故说明
精卫,为古代神话中的鸟,《山海经.北山经》里描述它的头有着漂亮的花纹,嘴是白色的,脚是红色的,据说为炎帝之女死后魂魄所化成。相传炎帝有个美丽的小女儿名叫女娃。女娃很喜欢大海。有一次,她独自在海边游玩,不幸失足跌入海中,再也没有回来。而在东海西边的发鸠山上,在女娃死后,却突然出现一种美丽的小鸟,据说就是女娃的化身,总是精卫、精卫地叫着,于是被称作精卫。这种小鸟,不断地用它小小的嘴,衔着山里的小树枝和小石子,投入东海,一心想把东海填平,以化解心中之恨。后来这个故事被浓缩成精卫填海,用来比喻心怀冤愤,立志报仇。然而,东海是如此的深广,精卫鸟是如此的弱小,所以又可借精卫填海来比喻意志坚定,不惧艰苦。
用法说明
语义说明:比喻意志坚定,不惧艰苦。
使用类别:用在意志坚定的表述上。
例句
这是项艰鉅的工程,若没有精卫填海的毅力,是不可能成功的。
他虽然资质不佳,却有精卫填海般的傻劲,所以才考取了大学。
先民以精卫填海的意志开疆拓土,其坚忍不拔的精神为后代子孙所景仰。
政府效法精卫填海,造出了海埔新生地,使这个没落已久的小渔村又重现生机。
在重重的困难下,她凭着精卫填海的精神,终于创立这家育幼院,完成了父亲的遗志。
辨识
近义词:心坚石穿、水滴石穿、南山可移、移山填海、愚公移山
参考词语
冤禽衔石
汉语拼音:yuān qín xián shí
解释:指精卫衔石填海。见精卫填海条。
清.洪楝园《悬岙猿传奇.自题本传奇卷首》:千古英雄尽浪淘,冤禽衔石尚悲号。
帝女填海
汉语拼音:dì nǚ tián hǎi
解释:即精卫填海。见精卫填海条。
清.吴嘉纪〈善哉行.诗二首之二〉:夸父逐日,帝女填海。虽罕成功,志愿恒在!
投石填海
汉语拼音:tóu shí tián hǎi
解释:精卫投石填海,语本精卫填海,见精卫填海条。
唐.韦应物〈难言〉:掬土移山望山尽,投石填海望海满。
石填大海
汉语拼音:shí tián dà hǎi
解释:指精卫衔石填海。见精卫填海条。
清.孙朝庆〈满江红.怒浪如山〉:手挽狂澜原不易,石填大海终何补?
精禽填海
汉语拼音:jīng qín tián hǎi
解释:即精卫填海。见精卫填海条。
清.柳亚子〈巢南初度将及感成六绝和韵.之二〉:精禽填海感沉冤,六月霜飞鑒水昏。
精卫塞海
汉语拼音:jīng wèi sè hǎi
解释:即精卫填海。见精卫填海条。
元.杨维桢〈五湖游〉:精卫塞海成瓯窭,海荡邙山漂髑髅,胡为不饮成春愁。
精卫衔木
汉语拼音:jīng wèi xián mù
解释:精卫衔木填海。见精卫填海条。
晋.陶潜〈读山海经.诗一○首之一○〉: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精卫衔石
汉语拼音:jīng wèi xián shí
解释:精卫衔石填海,语本精卫填海,见精卫填海条。
晋.左思〈吴都赋〉:精卫衔石而遇缴,文鳐夜飞而触纶。
清.唐孙华〈过淮阴见数百人舁土置城下……作诗告哀为淮民危之也〉:精卫衔石心已尽,孟津捧土谁能壅?
精卫衔薪
汉语拼音:jīng wèi xián xīn
解释:指精卫衔薪填海。见精卫填海条。
金.元好问〈游承天悬泉〉:子胥鼓浪怒未泄,精卫衔薪心独苦。
衔沙填海
汉语拼音:xián shā tián hǎi
解释:指精卫衔沙石填海。见精卫填海条。
明.何景明〈赠吕子迁左给事中〉:衔沙填海志,鍊石补天情。
衔石冤禽
汉语拼音:xián shí yuān qín
解释:指衔石填海的冤禽精卫。见精卫填海条。
清.朱祖谋〈金缕曲.斗柄危楼揭〉:衔石冤禽寒不起,满眼秋鲸鳞甲。
衔石填海
汉语拼音:xián shí tián hǎi
解释:指精卫衔石填海。见精卫填海条。
元.杨维桢〈精卫操〉:东海水虽大,精卫心不移,衔石填海有满时。海有底,吁嗟人心不如海!
《镜花缘.第九回》:小弟向来以为衔石填海,失之过痴,……但如此难为之事,并不畏难,其志可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