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鱼亥豕
鲁鱼亥豕
参考词语
‧亥豕帝虎 ‧亥豕鱼鲁 ‧亥豕鲁鱼 ‧帝虎鲁鱼 ‧鲁鱼帝虎
拼音与解释
汉语拼音:lǔ yú hài shǐ
解释:鲁鱼,把鲁字误写成鱼字。语本《抱朴子.内篇.遐览》。亥豕,把亥字误写成豕字。语本《吕氏春秋.慎行论.察传》。鲁鱼亥豕指因文字形似而致传写或刊刻错误。△三豕涉河
典故说明
鲁鱼亥豕系由鲁鱼及亥豕二语组合而成。鲁和鱼、亥和豕的古字皆因为形似,所以容易在传抄或刊刻的过程中造成讹误。《抱朴子.内篇.遐览》就记载古时的一个谚语:书三写,鱼成鲁,虚成虎。意思就是说同一篇文章因不断的传抄,字形很相近的字,就很容易发生错误。如鱼很容易会错写成鲁,虚很容易会错写成虎。另外根据《吕氏春秋.慎行论.察传》的记载:子夏有一次到晋国,经过卫国时,听到有人在读记载历史的书,其中有一句是:晋师三豕涉河,他听了就说:应该不是三豕涉河,而是己亥涉河吧!到了晋国一查,果然是晋师己亥涉河,是说晋国军队在己亥那一天渡过黄河。因为己亥和三豕的古文字形很相近,所以才会造成这个错误。后来这两个词语被合用成鲁鱼亥豕,用来指因文字形似而致传写或刊刻错误。
用法说明
语义说明:指因文字形似而致传写或刊刻错误。
使用类别:用在传抄讹误的表述上。
例句
现今媒体追求快速报导的结果,往往致使鲁鱼亥豕的错误层出不穷。
我国文字颇多笔画近似,因而在书写上经常造成鲁鱼亥豕的讹误。
这部书急着出版上市,校对的品质并不精审,鲁鱼亥豕的情况为数不少。
我国的典籍浩如烟海,其中难免伪讹衍脱、附会误传,以致鲁鱼亥豕,所在多有。
古代文献学家对古籍所出现鲁鱼亥豕的错误进行逐字校勘,目的无非在尽量恢复古书原貌。
辨识
近义词:三豕涉河、乌焉亥豕
参考词语
亥豕帝虎
汉语拼音:hài shǐ dì hǔ
解释:犹鲁鱼亥豕。见鲁鱼亥豕条。
清.查慎行〈自题淳熙修内司官帖后〉:曾经翻刻凡几手,亥豕帝虎辨者谁?
亥豕鱼鲁
汉语拼音:hài shǐ yú lǔ
解释:即鲁鱼亥豕。见鲁鱼亥豕条。
《法苑珠林.卷一○》:夫一代之书,群贤相袭,遂令亥豕换文,鱼鲁易韵。
亥豕鲁鱼
汉语拼音:hài shǐ lǔ yú
解释:即鲁鱼亥豕。见鲁鱼亥豕条。
宋.文天祥〈谢何枢密梦然启〉:顾非麒麟鸑鷟之英,其如亥豕鲁鱼之谬,深有惭于负乘。
清.章学诚《文史通义.序》:先录成副本十六册,其中亥豕鲁鱼,别无定本,无从校正。
帝虎鲁鱼
汉语拼音:dì hǔ lǔ yú
解释:犹鲁鱼亥豕。见鲁鱼亥豕条。
宋.朱翌〈题校书图〉:萤窗孤坐志不分,帝虎鲁鱼相可否?
鲁鱼帝虎
汉语拼音:lǔ yú dì hǔ
解释:犹鲁鱼亥豕。见鲁鱼亥豕条。
清.阮葵生《茶余客话.卷一四》:其繙译诸经……较之西域元文,已经三易。其中舛讹,不但鲁鱼帝虎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