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寸进尺
得寸进尺
参考词语
‧得寸思尺 ‧得寸觑尺
拼音与解释
汉语拼音:dé cùn jìn chǐ
解释:得到一寸就是一寸,得到一尺就是一尺。指可掌握侵略所得的每一分土地。语本《战国策.秦策三》。后用得寸进尺指得到一些利益,即想进而获得更多利益。比喻贪得无厌。△得陇望蜀
典故说明
战国末期,秦、韩、赵、魏、齐、楚、燕七雄争霸,其中秦国经商鞅变法之后,势力发展最快。秦昭王开始图谋吞并其他六国,以统一天下。昭王三十六年,准备以穰侯领军,越过韩、魏两国而伐齐。但当时秦国的策士范雎以为此法不可行,便阻止秦国的进攻,并向昭王献上远交近攻的策略。他说:现在齐国势力算是强大,离秦国又很远,攻打齐国,军队必须要经过韩、魏两国,这就已经不符兵法了,而且如果出兵过少,难以取胜;出兵过多,又有伤国力。即使打胜了,齐国的土地必须越过韩、魏两国才能到达,距离如此遥远,根本也很难守住,所以不如采远交近攻的策略,慢慢向外拓展,如此所得的一寸一尺土地,都将稳稳当当地为大王您所拥有,就能逐渐统一天下了。若舍此法而偏偏要去攻打相隔遥远的国家,那不是很荒谬的一件事吗?秦昭王听了以后,便采用范雎的策略,积极向东侵略,果然在许多战役中取得胜利,迫使另一强国楚国数度迁都,为秦国的统一大业立下基础。在范雎劝谏秦王的话中有得寸则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也,本是指攻打所得土地,每一寸、每一尺都掌握在秦王手中,后来得寸进尺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但语义有所差异,指的是为得到一些利益,即想进而获得更多利益,用来比喻贪得无厌。
用法说明
语义说明:比喻贪得无厌。
使用类别:用在贪心不足的表述上。
例句
这种得寸进尺的人,不必对他客气!
你得了好处就要知足,别再得寸进尺了。
他这种人就是你对他好,他就会寸进尺。
珍惜你已拥有的,别再贪图得寸进尺,否则会遭天谴。
贪心不足,蛇吞象。你若一再得寸进尺,小心撑破肚皮!
我就知道你这一让步,对方一定会得寸进尺地提出更多的要求。
对方既然已经做出让步,你们不要得寸进尺,再提出无理要求了。
一看到对方有了畏缩的表情,他不禁得寸进尺地往前踏了一步,继续责骂对方。
辨识
近义词:得陇望蜀、贪得无厌
反义词:寸进尺退、知足不辱、知足常乐
得陇望蜀及得寸进尺都有贪得无厌的意思。
得陇望蜀用于得了一样,还要另一样的情况下;得寸进尺则又可强调不断索求,永不满足。
得陇望蜀得寸进尺辨似例句
○ㄨ人如果欲望无穷,时刻计较,~,生活一定很痛苦。
ㄨ○我就知道你这一让步,对方一定会~地提出更多的要求。
参考词语
得寸思尺
汉语拼音:dé cùn sī chǐ
解释:犹得寸进尺。见得寸进尺条。
《清史稿.卷一二三》:小民惟利是图,往往得寸思尺。
得寸觑尺
汉语拼音:dé cùn qù chǐ
解释:犹得寸进尺。见得寸进尺条。
清.方熏《山静居诗话》:贫家少藏书,无奈性所癖。……用此颇自豪,得寸觑盈尺。